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4篇
药学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三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女,25岁,阵发性胸骨下段、上腹胀痛7d,恶心、呕吐胃内容物1次。BP166/76mmHg。入院次日凌晨突然死亡。病理检查:心包腔内充满370ml血液及血凝块,主动脉起始部外膜向外膨出,偏中央有0·5cm线形裂口,中膜自主动脉瓣缘始向远端分层剥离,形成夹层腔,纵贯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主动脉,达腹主动脉膈下12cm处,其剥离面宽窄不一,占周径的60%~100%,内膜于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胸主动脉各有1个完全或不完全的横裂口,剪开时内层呈套管状或片块状翻卷,切片示双层膜粘液变性,弹力纤维和平滑肌纤维肿胀,排列方向紊乱,外膜充血、出血,纤维母细胞增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5例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和病理资料,提高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对2007-10/2008-02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好发于中老年。头痛、头晕可为临床首发症状。影像学单发或多发,类圆形,中等或略高密度,周围有水肿。组织形态与结外淋巴瘤相似。免疫组化5例均为B细胞性。结论:完整系统的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减少术前误诊,明确诊断有赖于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p16蛋白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p16基因蛋白在139例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p16的表达:WNL<CIN1<CIN2<CIN3<CC.病理变化和p16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p16基因蛋白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和确诊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临床资料患者女,17岁.左上臂伸侧肿物2年.2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发现左上臂伸侧绿豆大小皮下结节,无自觉症状,此后缓慢增大,偶有痒感.曾于本地医院就诊,考虑为接种疫苗后引起的异物反应,未治疗.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等无特殊.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无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53基因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22例胰腺癌中P53基因表达状况并结合临床参数进行分析。结果22例胰腺癌中P53基因阳性表达率为64%(14/22),胰腺癌中P53阳性表达率与转移(P〈0.05)密切相关。结论P53基因阳性表达与胰腺癌恶性程度、有无转移密切相关,发生P53基因阳性表达的胰腺癌恶性程度高,易于发生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在甲亢性心脏病(HHD)大鼠心室重构过程中的作用及缬沙坦对HHD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32只随机均分为4组:A、B、C组腹腔注射L-甲状腺素0.5mg.kg-1.d-1×28d建立甲亢模型,B、C组同时分别用缬沙坦10mg.kg-1.d-1、30mg.kg-1.d-1灌胃;D组不用药,作为空白对照组。造模前后分别采取静脉血,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水平;第28天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完成心脏超声检查后,解剖动物测定各组大鼠心肌肥厚指数(MCHI)、左心室心肌细胞直径和胶原容积分数(CVF)及免疫组化观察心肌VEGF的表达。结果与D组比较,A、B、C三组血清T3和T4水平均明显升高,A组心肌VEGF表达明显增强,左室腔扩大,室壁增厚,MCHI、心肌细胞直径和CVF增大。而B、C组上述心室重构指标和VEGF表达的改变均比A组轻。结论 VEGF可能参与了HHD大鼠心肌重构过程;缬沙坦可抑制VEGF表达和心室重构,从而保护心功能。  相似文献   
7.
胃肠道淋巴瘤多发生于胃,小肠原发少见,且多为B细胞型,由于其起病隐匿、无典型的临床表现、预后差、目前缺乏有效的小肠检查手段,漏诊率及误诊率比较大.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伴有梭形细胞分化的病例尚未见报道,本文就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最近的1例伴有梭形细胞分化的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8.
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2 257例病理报告延迟原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院2005-01~2006-06 2257例病理报告的延迟原因调查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05-01~2006-06病理标本12 160例。 1.2 方法 根据无锡市医院科室建设管理规范,病理报告所需时间为从病理科收到标本开始到最后报告签发为止所占用的工作日(节假日顺延),应不超过72h。对超过72h的报告统计延迟原因,将原因进行分类并计数,其中有多种原因的以延迟时间最长的为统计指标。  相似文献   
9.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23岁。腋下和腹股沟出现疣状赘生物2月。2个月前,患者左侧腋下和右侧腹股沟出现粟粒至米粒大肤色丘疹,无自觉症状。后皮疹逐渐增多和增大,呈疣状。未予治疗。既往体健,家族无类似病史,否认不洁性接触史。体检: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左侧腋下和右侧腹股沟见集簇性分布的米粒至黄豆大肤色疣状丘疹(图1~2),醋酸白试验阳性。外生殖器和肛周未见类似皮疹。梅毒血清试验阴性。皮损组  相似文献   
10.
临床资料患者女,17岁.左上臂伸侧肿物2年.2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发现左上臂伸侧绿豆大小皮下结节,无自觉症状,此后缓慢增大,偶有痒感.曾于本地医院就诊,考虑为接种疫苗后引起的异物反应,未治疗.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等无特殊.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无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