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联合泮托拉唑预防急性后循环供血区梗死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3年6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后循环供血区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及B组各40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治疗脑血管病,A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泮托拉唑注射液进行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口服,3组疗程均为14 d; 记录并比较3组的胃液pH变化、大便潜血率、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治愈率及病死率。结果 3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治疗3、7及14 d 3组胃液pH存在明显差异(P<0.05),组间两两比较,治疗3、7及14 d B组胃液pH(分别为3.4±0.9、4.7±1.3、5.7±1.6)显著高于A组(2.8±0.6、3.9±1.1、4.8±1.5)及对照组(2.3±0.5、3.0±0.9、3.8±1.2),A组胃液pH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 治疗14 d内,3组患者大便潜血发生率、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治愈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两两比较,B组大便潜血发生率(20%)明显低于A组(32.5%)及对照组(47.5%),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12.5%),治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均有明显差异(P<0.05); 病死率B组低于另外2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美托洛尔口服联合泮托拉唑用于预防急性后循环供血区梗死致应激性溃疡出血,可明显改善胃内酸性环境,降低大便潜血发生率及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显著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ESWT)联合针灸对脑卒中上肢屈肌痉挛状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脑卒中后上肢单瘫恢复期伴有上肢屈肌肌张力增高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针灸组、ESWT组和联合组,每组20例,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针灸组另予针灸治疗,ESWT组另予ESWT,联合组另予针灸联合ESWT治疗,连续治疗4周。应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简化Fugl-Meyer评定法上肢部分(U-FMA)和Barthel指数(BI)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的上肢屈肌痉挛情况、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各组MAS、U-FMA、B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各组M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U-FMA、B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联合组的MAS评分低于对照组、ESWT组、针灸组,U-FMA、BI评分高于对照组、ESWT组、针灸组(P0.05)。结论:ESWT联合针灸对脑卒中上肢屈肌痉挛状态患者疗效显著,且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于我院治疗的78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CTA检查,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与表面阴影成像技术(SSD)对所获得的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并将CTA检查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手术所见结果相比较,评价CTA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CTA对急性脑血管病诊断的准确率为96.15%,对自发性颅内出血、脑缺血性疾病、脑血管畸形诊断的准确率高达100.0%,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准确率也较高,为90.63%(29/32),CTA对急性脑血管病的诊断结果与DSA或手术所见结果大致相同,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血管造影对急性脑血管病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可作为神经内科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眼针联合运动功能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130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运动功能训练,观察组采用眼针联合运动功能训练,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治疗4周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风病症状和体征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钙调素(CAM)水平。结果 (1)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风病症状和体征积分、NIHSS评分、FMA评分、BBS评分、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HMGB1、CTRP9、CAM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眼针联合运动功能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神经...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80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合并脑内微出血灶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合并脑内微出血灶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4组,每组20例,其中A组予保守治疗,B组予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C组予静脉溶栓,D组予动脉拉栓或静脉溶栓桥接动脉拉栓.统计各组治疗3d、7d、14d后死亡率;生存患者治疗前及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