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岗位培训的有效措施。方法制定切合实际、科学可行的培训方案,科学组织实施,定期检查督促考核,给予恰当奖励。结果提高了全体护士的心理素质及角色适应能力,调动了全体护士的学习自觉性,巩固了全体护士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了全体护士的护理操作技术水平,促进了护理工作。结论切合实际的培训方案、科学的组织实施、有效的督促检查和恰当的奖励是取得岗位培训预期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正> 采血是门诊治疗室最常用的护理操作之一,也是患者较为惧怕的一种护理操作,因此一次采血成功不仅能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对护士的信任度,而且也能保证检验结果及时、准确,保证医疗诊治的顺利进行,现将多年临床采血时摸索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分析炎症性肠病患儿应用粪便钙卫蛋白指标检测对敏感性及特异性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到医院诊治的56例炎症性肠病患儿纳入研究组,另选择同时间段内到医院健康体检的56例受检者列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接受粪便钙卫蛋白检测。对比两组的检测结果,观察不同疾病类型、不同疾病活动度患儿的粪便钙卫蛋白,分析粪便钙卫蛋白指标检测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粪便钙卫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急性肠炎组粪便钙卫蛋白水平高于溃疡性结肠炎组、克罗恩病发作期组、腹型过敏性紫癜组(P <0.05)。中重度活动度组粪便钙卫蛋白水平高于轻度活动度组(P <0.05)。粪便钙卫蛋白诊断炎症性肠病患儿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9诊断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5.00%、92.00%。结论粪便钙卫蛋白用于炎症性肠病患儿的检测价值良好,有利于鉴别炎症性肠病类型,可作为炎症性肠病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235例小儿用不同体位进行肘静脉采血的成功率,实验组取平卧位,对照组取坐位,结果表明,体位对静脉穿刺成功率无影响,对血标本量有影响,说明平卧位可以提高血标本足量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加强临床护理工作的做法和体会.包括加强业务培训、严格管理考评、掌握工作特点等.认为加强临床护理工作能够有力地促进全体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并且统一思想认识、合理制定计划、及时解决问题、深入检查督促是保证预期目标实现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HBsAg定量值与HBVDNA定量值的相关性。方法对福建省平潭县医院实时荧光PCR定量检测血清HBVDNA载量分别<5.00E2、E3、E4、E5、E6、E7、E8浓度各10份标本,HBsAg定量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检测其浓度,探讨其有无相关性。结果对HBVDNA定量值与化学发光法HBsAg定量法比较,采用EXCEL2003及sps 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其相关性差(R2≤0.096)。结论不能以HBsAg的定量值观察乙型肝炎的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水平。也不能以HBsAg的定量值观察抗病毒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正> 洗胃是抢救口服中毒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我科自1997年到1998年共抢救23例口服中毒患者,全部经鼻腔插胃管用SC-Ⅰ全自动洗胃机洗胃,洗胃及时、彻底。 1.临床资料 本组23例,男6例,女17例,年龄2—76岁,其中6岁以下6例,60岁以上3例,口服有机磷农药6例,鼠药4例,安定3例,有毒植物根系2例,其他8例。服  相似文献   
9.
10.
留置胃管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护理技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种病人的病情不同,行胃管插入时常会遇到各种情况,造成插管失败。如何提高插管质量,降低复插率,减少操作性损伤和病人痛苦,是临床护理工作不断探讨的问题。为此,我们结合临床实际,对胃管插入法进行了改进,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 方法在行胃管插入时,意识正常病人取平卧位,护士左手持胃管置于患者鼻腔上方,右手用镊子将胃管送入鼻腔,使胃管在鼻腔上方自然弯曲约120°,当胃管进入咽部时嘱其做吞咽动作,其余操作步骤均同常规法;昏迷病人自然平卧即可。采用改进方法进行留置胃管 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