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筛选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膜腔镜手术患者350例,年龄≥18岁, ASA分级1级或Ⅱ级,手术类型为普外科或妇科腹腔镜手术。根据患者术毕或术后第1周是否发生,将其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记录患者年龄、体重指数、性别、合并疾病、手术体位、气腹针穿刺次数、手术时间、气腹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的危险因素。结果350例患者中8例因手术原因中转开腹手术,术后13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4 h、气腹压≥20 mmHg、头高脚低位为腔镜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手术时间≥4 h、气腹压≥20 mmHg、头高脚低位为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在手术前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难易程度的评估方法与参数,作者对1998年3月至2002年7月所做的12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及实际手术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后定期结肠镜检查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4年1月113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结肠镜检查及活栓结果。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发现大肠癌复发或再发9例(其中吻合口复发6例,非吻合口大肠癌2例,直肠息肉恶变1例),发生率达7.9%;吻合口重度不典型增生1例;大肠息肉19例(吻合口息肉9例。其他部位10例,其中腺瘤性息肉6例),病变检出率25.7%(29/113)。结论结直肠癌术后可再发良、恶性病变,结肠镜检查应作为常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变并作相应治疗。  相似文献   
4.
5.
胆源性胰腺炎的手术时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胆源性胰腺炎的手术时机。方法 对 85例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早期手术 (72h内 )和延期手术 (6d以后 )胆总管探查率分别为 79.5 %和 5 2 .2 % ,P <0 .0 5 ;胆总管探查阴性率分别为 38.5 %和 1 3.0 % ,P <0 .0 1 ;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1 2 .8%和 4 .3% ,P >0 .0 5 ;病死率分别为 5 .1 %和 0 .0 % ,P<0 .0 1 ;早期手术组胆总管探查率及胆总管探查阴性率明显高于延期手术组。APACHEⅡ≥ 8分的 9例 ,早期手术组 5例 ,并发症发生率 80 % ,病死率 4 0 % ,延期手术组 4例 ,并发症发生率 2 5 % ,病死率为 0 .0 %。结论 对轻症胆源性胰腺炎建议延期手术 ,对重症的胆源性胰腺炎也可考虑延期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临床效果以及手术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观察组患者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手术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切口疝、切口种植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为5.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在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方面,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的优势,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在手术前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难易程度的评估方法与参数,作者对1998年3月至2002年7月所做的12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及实际手术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手术治疗体会进行探讨。方法该组研究对象为医院2005年2月~2010年2月治疗的108例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行结肠减压和结肠灌洗。49例右半结肠癌患者行一期肠切除吻合术,34例左半结肠癌患者行一期肠切除吻合术,单纯造口术9例,短路手术10例,6例患者中转为捷径手术。结果有19例(17.6%)发生切口感染,15例(13.9%)发生肺部感染,2例(1.9%)发生造瘘口感染,2例(1.9%)发生泌尿系统感染,未有患者发生吻合口瘘。术后有1例患者(0.9%)因感染并发中毒性休克而死亡,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2年,有2例(1.9%)患者因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选择恰当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手术时机,积极抗感染治疗,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原发性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了21例原发性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胆总管空肠吻合术,2例行胆总管T管引流减黄术,7例行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肿块切除术,3例复发行十二指肠切除术,癌变1例。结论:早期诊断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早期诊断的关键是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警惕,对可疑病例做相关的特殊检查,确诊后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大肠癌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及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大肠癌并行手术治疗患者160例,根据静脉血栓的诊断将患者分为静脉血栓栓塞组(n=15)和无静脉血栓栓塞组(n=145),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既往史、伴随疾病、肿瘤、治疗情况等。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有静脉栓塞史、高血压史、冠心病史、呼吸疾患史、手术并发症、限制运动时间长、输血、住院天数长的患者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静脉栓塞史、高血压史、冠心病史、手术并发症和限制运动时间是大肠癌术后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结论静脉栓塞史、高血压史、冠心病史、手术并发症、限制运动时间是手术治疗大肠癌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应对患者进行干预性治疗和预防血栓形成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