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共治疗28例。结果经10~36个月(平均23个月)随访,优良率达85.71%。结论早期应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满意,可明显减少卧床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微创穿刺血肿粉碎清除术和内科保守治疗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人被分成微创血肿清除术组(简称微创组)或内科保守治疗组(简称内科组)进行治疗。评价治疗第14天时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第90天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量表)。结果:共37人入选,其中微创组20例,内科组17例,治疗后第14天时微创组斯堪地纳维亚卒中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90天时微创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量表)评分好于内科组(P<0.05),微创组的致残率和明显依赖生存率低于内科组(P<0.05)。结论:与单纯内科保守治疗相比,微创侧脑室引流与尿激酶治疗全脑室出血具有独特的优势,病人损伤小,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致残率和明显依赖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资料和方法  脑卒中后肩痛患者 2 9例 ,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15例 ,男 9例 ,女 6例 ;年龄 4 4~ 79岁 ,平均 6 2 .3岁 ;其中脑出血 10例 ,脑梗死 5例 ;病程15d~ 2个月。对照组 14例 ,男 8例 ,女 6例 ;年龄5 3~ 72岁 ,平均 6 3.6岁 ;其中脑出血 7例 ,脑梗死7例 ;病程 2 0d~ 2个月。两组患者均除外患脑血管意外前有肩痛病史 ,发病年龄、病程等差异无显著性 ,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采用 :①矿泉浴 ,全身浸浴 37~ 39℃ ,8~10min/次 ;②中频电疗法 (北京产K8832 -T电脑中频治疗仪 )低频频率 1~ 15 0Hz ,中频频率 2kH…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我院1994年5月~2004年5月收治60例周期性麻痹患者行临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中,男 48例,女 12例,年龄 18~57岁,平均 37.2岁,其中首次发病 39例,反复发病 21例,均为散发病例。1 2 病因及临床表现: 60例患者均为低血钾型, 发作期血清钾均在 3.5 mmo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小儿坏死性肠套叠发展特点、临床表现和手术方式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总结我院17年来收治的99例需手术治疗的急性肠套叠的临床资料,对术前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肠坏死29例(29.39%),复套高达20例(68.96%),发现器质性病变5例(17.24%),18例发病至手术时间在48h内肠管已坏死。结论:强调急性肠套叠早期肠坏死的可能性,采用非手术治疗时应极其慎重。  相似文献   
6.
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及个性特征与中医证候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个性特征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0-07/2001-03在辽宁鞍山鞍钢铁西医院门诊部及住院部的血液透析患者180例作为受试对象。使用症状自评量表(以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作为观察指标,按照0-4的5级评分,0=无,1=轻度,2=中度,3=相当重,4=严重)、艾森克个性问卷[由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维度和掩饰量表组成。结果采用标准T分表示,根据各维度T分高低判断人格倾向和特征,还将神经质和内-外向维度组合,进一步分出外向稳定(多血质)、外向不稳定(胆汁质)、内向稳定(黏液质)、内向不稳定(抑郁质)4种人格特征]心理学量表及中医证候诊断问卷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状态、个性特征和中医证候方面的问卷调查分析;使用Log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个性与中医证候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80例患者均进入本观察,无脱落者。①中医证候与心理状态的相关性:在血液透析患者中,躯体化因子与肾虚(0R=3.635,P=0.002)、脾虚(OR=8.362,P〈0.001)、肝郁(OR=8.325,P〈0.001)均有较强的正相关联系,敌对因子与肾虚(OR=5.652,P=0.002)、强迫因子与肝郁(DR=13.362,P〈0.001)正相关。②中医证候与个性特征的相关性分析:抑郁质倾向的血液透析患者较易出现肾虚(0R=2.268,P=0.035)、脾虚(0R=3.365,P=-0.004)及肝郁(OR=8.265,P〈0.001)表现,胆汁质倾向的患者较易出现肝郁表现。结论:肾虚、脾虚、肝郁等证候表现至少部分是由心理因素所引起的心身反应或心身紊乱;抑郁质倾向的血液透析患者较易出现肾虚、脾虚、肝郁表现,胆汁质倾向的患者较易出现肝郁表现;初步显示了中医证候类型与个性特征、异常心理状态之间的某些相关性,提示特定的气质类型、情志因素与脏腑之间可能具有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个性特征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0-07/2001-03在辽宁鞍山鞍钢铁西医院门诊部及住院部的血液透析患者180例作为受试对象。使用症状自评量表(以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作为观察指标,按照0~4的5级评分,0=无,l=轻度,2=中度,3=相当重,4=严重)、艾森克个性问卷犤由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维度和掩饰量表组成。结果采用标准T分表示,根据各维度T分高低判断人格倾向和特征,还将神经质和内-外向维度组合,进一步分出外向稳定(多血质)、外向不稳定(胆汁质)、内向稳定(黏液质)、内向不稳定(抑郁质)4种人格特征犦心理学量表及中医证候诊断问卷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状态、个性特征和中医证候方面的问卷调查分析;使用Log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个性与中医证候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80例患者均进入本观察,无脱落者。①中医证候与心理状态的相关性:在血液透析患者中,躯体化因子与肾虚(OR=3.635,P=0.002)、脾虚(OR=8.362,P<0.001)、肝郁(OR=8.325,P<0.001)均有较强的正相关联系,敌对因子与肾虚(OR=5.652,P=0.002)、强迫因子与肝郁(OR=13.362P<0.001)正相关。②中医证候与个性特征的相关性分析:抑郁质倾向的血液透析患者较易出现肾虚(OR=2.268,P=0.035)、脾虚(OR=3.365P=0.004)及肝郁(OR=8.265,P<0.001)表现,胆汁质倾向的患者较易出现肝郁表现。结论:肾虚、脾虚、肝郁等证候表现至少部分是由心理因素所引起的心身反应或心身紊乱;抑郁质倾向的血液透析患者较易出现肾虚、脾虚、肝郁表现,胆汁质倾向的患者较易出现肝郁表现;初步显示了中医证候类型与个性特征、异常心理状态之间的某些相关性,提示特定的气质类型、情志因素与脏腑之间可能具有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韦飞景  梁友玲  马振强 《全科护理》2013,(32):3031-3032
总结56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护理配合,包括术前访视及物品准备,术中严密观察病情、密切配合医生手术、接送病人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微创穿刺血肿粉碎清除术和内科保守治疗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人被分成微创血肿清除术组(简称微创组)或内科保守治疗组(简称内科组)进行治疗。评价治疗第14天时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第90天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量表)。结果:共37人入选,其中微创组20例,内科组17例,治疗后第14天时微创组斯堪地纳维亚卒中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90天时微创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量表)评分好于内科组(P〈0.05),微创组的致残率和明显依赖生存率低于内科组(P〈0.05)。结论:与单纯内科保守治疗相比,微创侧脑室引流与尿激酶治疗全脑室出血具有独特的优势,病人损伤小,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致残率和明显依赖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报告  男患 ,66岁 ,以“右臀部疼痛 4周伴局部肿胀 2天”入院。一月前曾在中国医大确诊为韦格纳肉芽肿 (WG)。查体 :T 37℃ ,P 96次 /分 ,Bp 1 6/ 1 1kPa,R 1 8次 /分 ,鼻腔溃疡 ,双肺呼吸音清 ,室率 80次 /分 ,律齐 ,右臀部外上方可扪及约 1 2cm× 1 5cm大小包块 ,其表面皮肤略发红、发热 ,指压痕阳性。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WBC 4 8× 1 0 9/L ,PLT 54× 1 0 9/L。试管法凝血时间 1 4分 2 9秒 ,血ASO 40 0U ,RF 1∶2 0 ,C31 4g/L ,血ANA阴性 ,ds -DNA阴性 ,ENA谱阴性。B超示双侧胸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