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嗜酸性胃肠炎2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正伟  姚芳  冯远碧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1):2285-2286
嗜酸性胃肠炎是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黏膜异常。该病与常见的食物抗原及其他因素无明显关系,且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与寄生虫感染无关。我们对收治的2例“嗜酸性胃肠炎”患者,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诊、误治。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红  方兴国  饶正伟  赵逵 《山东医药》2003,43(34):50-51
糜烂性食管炎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其病因、临床表现多样,胃镜检查是确定诊断的主要手段。2001年7月至2003年7月,我院共收治糜烂性食管炎118例,现将其胃镜所见及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在我院就诊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十二指肠钩虫病的感染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05年1月~2007年7月我院电子胃镜检查的2 421例患者榆出钩虫病的情况及治疗转归.结果 在2 421例患者中有28例患者合并十二指肠钩虫病感染.结论 在我院就诊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合并十二指肠钩虫病感染率较高,及时驱虫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杆菌(HP)已经被证实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与胃癌及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胃MALT淋巴瘤)的发病密切相关。为了解我院胃镜检查消化性疾病患者的病种分布及HP感染情况,我们对2000年1月~2006年1月的胃镜检查结果进行了初步统计归类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电子结肠镜检查是目前诊断肠道疾病,尤其是诊断肠道早期肿瘤的最理想的医疗仪器,它的作用是其他医疗器械检查,如CT,核磁共振,钡透,B超等所不能替代的。但是,由于电子结肠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检查,操作时会引起轻度不适,如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少部分患者因无法忍受或耐受而终止检查.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1997年3月~2008年10月贵州省凤冈县迎新路龙泉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468例(年龄:3~72岁),急性阑尾炎住院手术和非手术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其中3~12岁82例。13~18岁123例,19~40岁110例,41~60岁84例.61~72岁69例;妊娠期阑尾炎25例,手术治疗413例.保守治疗55例;结合临床,经整理分析,总结出如下经验.受益匪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两种清洁肠道方法效果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分别应用两种不同清洁肠道方法进行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并进行了初步对比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幽门螺杆菌与胆汁反流性胃炎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12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和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洛赛克、海地特、吗叮啉等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莫西林、甲硝唑等药物进行根除Hp治疗。结果实验组总好转率为76.7%,而对照组为58.3%。实验组Hp阴转率为85%,对照组为13.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9.
冯轶  饶正伟  冯刚 《医药世界》2010,12(3):218-219
目的:探讨电子结肠镜单人操作检查中患者自身双手腹部压迫的临床意义。方法:将入选的82例检查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采用助手压迫患者腹部,治疗组采用自身腹部压迫法,观察检查所用时间、痛苦程度、检查成功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结肠镜单人操作检查中患者自身双手腹部压迫法能够明显缩短检查时间,减轻痛苦,提高检查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简单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患者病情危重、病种复杂,致使院内感染发生率相对较高.院内感染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和额外经济负担,同时也增加医护工作量,给个人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对医院的声誉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