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1.
目的观察连续粪便隐血试验(FOBT)阳性人群应用结肠镜二次筛查结直肠癌的效果。方法选取FOBT阳性2 192例为目标人群,应用结肠镜进行二次筛查结直肠癌。发现息肉样病变即取活检或摘除,病理确诊。分析筛查数据,计算初筛阳性人群中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人群的结直肠肿瘤检出率。结果 2 048例完成结肠镜检查,检出结直肠肿瘤307例,检出率为14.99%(95%CI:12.89%~17.01%)。其中结直肠癌33例,检出率为1.61%(95%CI:0.91%~2.03%);进展期腺瘤92例,检出率为4.49%(95%CI:3.88%~5.12%);非进展期腺瘤182例,检出率为8.89%(95%CI:7.81%~10.01%)。结直肠癌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P=0.013),年龄段越大结直肠癌发病率越高(P0.05)。结论 FOBT阳性人群应用结肠镜二次筛查结直肠癌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顾滔 《环球中医药》2013,(Z1):97-98
目的探讨复苏后综合征(PRS)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改变及血必净注射液对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68名PR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血必净治疗组(n=34)和常规治疗组(n=34),另选择20名健康个体作为健康对照组。常规治疗组按照2005年国际心肺脑复苏指南给予常规治疗,血必净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静脉注射血必净。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MODS评分、30天死亡率、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参数。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RS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和ICAM-1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血必净治疗组患者MODS评分、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较常规治疗组明显改善,血必净治疗组30死亡率率也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血必净治疗组患者ICAM-1浓度也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PRS患者存在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异常,血必净注射液能够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异常,提高PRS患者30天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正> 阿霉素的主要副作用表现为对心肌的损伤效应。门冬氨酸钾镁通过门冬氨酸的载体作用.使细胞内钾镁离子浓度明显增加。国外学者曾报道镁可使心肌组织免受药物的损伤。为此.我们分别采用体外心肌细胞培养和在体动物模型.观察门冬氨酸钾镁对阿霉素性心肌损伤的影响。以2~3 d龄Wistar大鼠的心肌细胞为实验材料.取培养3 d的心肌细胞19瓶.随机分成阿霉素组(n=10)和门冬氨酸钾镁加阿霉素组(n=9)(门冬氨酸钾镁系上海海普药厂产品.含钾10g·L~(-1).镁4g·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分析胸腰椎骨折在后路器械固定下对椎管间接减压与开放减压两种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7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将其分为两组:42例行后路暴露、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将其定义为间接减压组;34例行半椎板或全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半椎板、横突或关节突融合术,定义为开放减压组。观察两组的术中情况及并发症,评价各组的脊柱矫形、椎管占位、复位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各组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间接减压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分别为65 min、150 mL和70 mL,而开放减压组为110min、360 mL和145 mL,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椎体前高、后高、Cobb角随访时的丢失率及丢失角度两组分别为:间接减压组为2.3%、1.2%和0.5°,开放减压组为7.7%、2.6%和3.1°,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间接减压组术后椎管平均减压30.2%,开放减压组32.2%。两组术后Frankel分级均有1~2级改善。结论间接减压组较开放减压组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引流量少、脊柱矫正度丢失率低、术后康复快、脊柱稳定性好及无明显并发症的优点,两组在椎管减压程度及神经功能恢复进步方面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崇明县结直肠癌(CRC)筛查结果。方法在上海市崇明县抽取4个乡镇筛查CRC人群,首先发放调查表确定目标高危人群,初筛采用免疫法粪隐血试验(FOBT)2次,复筛采用结肠镜检查,并且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CRC的影响因素。结果筛查目标人群14 820例,发放问卷后回收有效问卷8 150份,问卷顺应率55%。有效问卷个体FOBT检查总阳性率8.6%,700例阳性者共145例(20.7%)行肠镜检查,共筛查出CRC 24例(癌症早期8例)。高脂饮食、亚硝酸盐饮食、胆囊结石是发生CRC的重要危险因素,高纤维素饮食是保护因素。结论崇明县CRC的发生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且筛查依从性及筛查效能较低。  相似文献   
6.
<正> 镁是仅次于钾的细胞内阳离子,对循环系统具有诸多的生理功能和药理作用。本文将我们用镁剂成功地治疗左心衰伴室上速1例情况报告如下。患者,男,69岁。冠心病,陈旧性下壁心梗。高血压性心脏病,慢性心功能不全,长期口服地高辛0.125mg,每日1次,因气促,心悸加剧一周入院。体检:神清,Bp17/9.5kPa(128/71 mmHg),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00次/分,早搏3—4次/分,心尖部第一心音降低,心尖区Ⅱ级收缩期杂音,二肺底湿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