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一院SOS抢救护理小组的组建、运营和管理,提高了抢救病人的医护应急速度、效率和质量、并有利于护理队伍的培养和急救护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医学模式的转变,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精密医疗仪器设备和新疗法的不断引进运用,已经和正在有力地促进护理内容和手段的变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4.
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的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层分离而引起的常见的致盲眼底病,多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而玻璃体切割联合C3F8(perfluoropropane全氟丙烷)气体注入术对于病情严重、复杂的视网膜脱离病例是目前临床常用且治疗效果较好的手术方法之一。由于该手术的特殊性,其相应的围手术期的护理要求较高。现将玻璃体切割联合C3F8注入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无阴道指阴道先天缺失,常合并无子宫或痕迹子宫,但输卵管、卵巢等女性第二性征及全身生长发育正常为特征的Rokiarsky-Kuster-Hauser综合征病人为常见.……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老龄化,疾病谱的改变,各种急、危、重、难病人明显增多,压疮的发生率日渐上升。压疮一旦发生不但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增加住院日数,甚至会引起护患纠纷,更严重的可造成患者残疾并危及生命。根据美国的资料统计,每年要花费3.52~7亿美元在压疮的处理治疗上[1]。而预防压疮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也是医院基础护理质量的主要评价指标。科护士长作为医院各项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中间环节,对临床压疮的预防、护理和监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临床资料我院系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护理管理以护理部主任、科护士…  相似文献   
7.
肾脏、输尿管上段结石大多由于遗传,机体代谢,不均衡饮食导致,当发现一侧或双侧腰部酸胀,疼痛时可能由于结石多发或结石体积过大引起肾包膜牵拉疼痛即肾绞痛和肾脏输尿管积水所致。传统上是采用开放性的手术达到去除结石。解决患者痛苦的目的。Mini—PCNL(微创经皮肾取石术)是目前临床上微创处理肾结石的较好的方法之一,是在PNL(经皮肾造瘘术)和PCN(经皮肾取石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微创手术,它取代并改进了肾脏疾病的传统开放性手术。尤其是针对以血尿、疼痛、尿砂为主要症状的肾、输尿管结石在水化疗法,止痛无效,ESWL成为首选治疗方法仍无效和开放性手术无法进行的情况都可选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PCNL把肾镜经皮肤穿入肾盂、肾盏内进行体内碎石和取石的现代外科技术。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对患者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出血少、恢复快、结石取净率高、住院时间短,越来越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现将护理进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建立“1 7”住院医疗服务保障流程与集中管理模式(模型)。【方法】建立后勤调度中心,分解并重组运送任务; 发挥网络优势,优化资源配置;优化工作流程,完成网络运送流程图及时间安排表;运用科学的项目管理法,实施并优化该网络模型。【结果】建立全院集中统一管理的、由计算机进行调度的服务管理中心,初步形成了住院病人临床医疗护理的支持与保障网络。【结论】集中管理的住院医疗服务保障流程的建立和运行,符合临床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可以确保病人、物资、药品、各类送检标本及报告能安全、及时达到规定位点,同时提高医院服务的效率和效力。  相似文献   
9.
我院是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妇产科病房由产房、待产室、妇科病房、母婴同室组成。过去 ,由于强调技术 ,普遍实行护理人员相对固定。而双因素理论认为 ,工作本身是一个主要的激励因素 ,要根据个人的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安排相应的工作 ,使工作对个人有更大的吸引力[1]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 ,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过去的单一服从发展为多元化思维。鉴于以上原因 ,通过采用自行设计问卷 ,对我院妇产科护理人员进行调查 ,旨在了解护理人员对岗位固定意向。更好的发挥各级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为我…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复杂网络分析针刺治疗呃逆腧穴配伍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基于复杂网络分析针刺治疗呃逆不同处方中的腧穴配伍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PubMed数据库,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选择合格文献,提取相关数据建立针刺治疗呃逆处方数据库,利用复杂网络分析研究针刺治疗呃逆的核心腧穴及配伍规律。结果:共纳入606篇文献,提取出634个针刺治疗呃逆的处方,单穴处方有133条(20. 98%),明显低于多穴处方(501条,79. 02%)。多穴处方中均存在主要配穴法,以远近配穴为主(326条);存在次要配穴法的处方有447条,以上下配穴为主(370条)。共涉及163个腧穴,总使用频次为2 969次,其中,内关穴使用频次最高(400次,13. 47%),其次为足三里、中脘、太冲、膻中等穴。从腧穴归经来看,任脉腧穴应用频次最高(666次,22. 43%),其次为胃经、心包经、膀胱经以及肝经。特定穴共计67个,使用频次为2 555次,占总频次的86. 05%,其中以五输穴使用频次最高(875次,29. 47%),其次为络穴与八脉交会穴。复杂网络分析核心节点腧穴为足三里、内关、中脘、膻中、太冲。结论:针刺治疗呃逆的临床常用核心腧穴为足三里、内关、中脘、膻中太冲,常用四肢部与胸腹部的远近配穴法、上下配穴法,符合临床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