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3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α-干扰素应用于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住院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15例,应用α-干扰素300万U,皮下注射,1次/d,共12d为1疗程,之后300万U,皮下注射,每周2次,维持〉2个月。观察血小板计数,PAIgG,T细胞亚群,肝肾功能等。结果15例患者中显效5例(30%),良效8例(50%),进步1例(10%),无效1例,总有效率90%。结论α-干扰素应用于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尤其是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韩效林 《工企医刊》1996,9(4):47-47
近年来我院应用颅通定治顽固性剧咳54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54例中,男38例,女16例。年龄4~69岁。病程1周19例,1周以上35例,最长者达4个月。上呼吸道感染35例,急性支气管炎10例,慢性支气管炎9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CHOP或R-CHOP方案化疗前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变化及其对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60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NLR中位数的水平将其分为L组33例(NLR2.27)和H组27例(NLR≥2.27),比较两组行CHOP或R-CHOP方案化疗后的疗效及生存情况。结果:H组化疗后治疗总有效率(55.56%)明显低于L组(87.88%),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组化疗后1、2、3年累积生存率(70.37%、59.26%、37.04%)均明显低于L组(93.94%、87.88%、60.61%)(P0.05)。化疗前外周血NLR≥2.27是DLBCL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本组化疗前NLR≥2.27可能是DLBCL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其水平偏高可能提示临床疗效欠佳,预后也较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苦参碱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将74例MM患者分为2组: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VAD)组35例,给予基础治疗,苦参碱+VAD组39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苦参碱,28d为1个疗程。以胸片、心电图、骨髓穿刺结果、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血清免疫固定电泳、血尿本周氏蛋白电泳、24h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能与全血细胞计数检查结果为指标,根据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2009年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标准疗效判断标准(疗效评估分为完全缓解(CR)、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疾病进展(PD))进行疗效评估,并统计不良反应。结果:苦参碱+VAD组和VAD组CR患者比例分别为12.8%和8.6%,无显著性差异;VGPR患者比例分别为33.3%和11.4%,有显著性差异(P<0.05);PR患者比例分别为46.2%和45.7%,无显著性差异;苦参碱+VAD组恶心呕吐、乏力、发热出现的比率显著低于VAD组(P<0.05),出现腹部不适的比例2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均未出现心动过速、化疗相关死亡情况。结论:苦参碱有助于提高多发性骨髓的缓解率与减少化疗相关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疗效.方法 5例对其他治疗效果反应较差的复发SLE患者接受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造血干细胞动员方案采用环磷酰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应用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干细胞,预处理方案采用环磷酰胺+抗胸腺球蛋白抗体方案,常规措施预防移植相关并发症.移植后3个月,复查各项免疫指标,评估疗效.结果 5例患者造血干细胞动员均获成功,造血重建顺利回输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的天数为8~16 d;白细胞总数恢复正常的天数为10~20 d;血小板计数>20×109/L的天数为12~20 d.无一例出现严重的移植后并发症.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3个月后复查各项指标均较移植前有明显改善.结论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LE的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是治疗难治性SLE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病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6月至2008年3月本院收治的13例TT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进行统计分析。患者行血浆置换治疗,治疗间期行对症支持治疗。结果3例继发性TTP中2例死亡,1例治愈。10例原发性TTP中9例行血浆置换,8例治愈,2例死亡。病死率30.8%(4/13)。结论本组TTP中以原发性多见,多为急性起病,误诊率高,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和及时的血浆置换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继发性TTP应注重病因治疗。  相似文献   
7.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来源于浆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目前该病缺乏有效治愈的方法。近年来,随着三氧化二砷(As2O2)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进展,三氧化二砷也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共应用三氧化二砷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12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疗效。方法5例对其他治疗效果反应较差的复发SLE患者接受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造血干细胞动员方案采用环磷酰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应用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干细胞,预处理方案采用环磷酰胺+抗胸腺球蛋白抗体方案,常规措施预防移植相关并发症。移植后3个月,复查各项免疫指标,评估疗效。结果5例患者造血干细胞动员均获成功,造血重建顺利回输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的天数为8。16d;白细胞总数恢复正常的天数为10-20d:血小板计数〉20×10^9/L的天数为12~20d。无一例出现严重的移植后并发症。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3个月后复查各项指标均较移植前有明显改善。结论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LE的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是治疗难治性SLE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MAE方案治疗急性难治性白血病2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应用米托蒽醌+阿糖胞苷+足叶乙甙(MAE)方案治疗急性难治性白血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MAE方案联合化疗治疗20例急性难治性白血病患者,并监测化疗后骨髓象变化及化疗相关毒性反应。结果:本组CR率达60%,总有效率为75%,持续缓解时间3~20个月。结论:MAE方案可提高急性难治性白血病的缓解率,对治疗该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