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早期阶段,大量肺泡塌陷导致肺容积减少,顺应性下降,所以ARDS治疗的关键是促进肺复张并保持肺开放。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是二十多年前提出的一种机械通气模式,但是直到最近它才作为一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对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14例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氧合指数(Pa02/Fi02)<100 mmHg]患者,均使用肺动脉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观察仰卧位和俯卧位通气16 h后氧合指数(PaO2/Fi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平台压(Pplat)、呼气末正压(PEEP)、驱动压(DP)以及右心房压(PRA)、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动脉嵌钝压(PAWP)、跨肺梯度(TPG=mPAP-PAWP)、肺血管阻力(PVRi)的变化。结果与仰卧位比较,俯卧位通气16h后PaO2/FiO2,PRA及PAWP明显升高,Pplat、DP、TPG及PVRi明显降低(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可减轻重度ARDS患者肺血管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