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对自我损耗的相关概念与理论模型、评估工具、慢性疼痛病人自我损耗现状及不良影响、影响因素、干预措施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工作者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3.
宫颈癌术后患者性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宫颈癌的发病日趋年轻化,人们对宫颈癌术后的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性生活质量是影响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在综合了国内外近几年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宫颈癌术后患者的性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韦荣泉  兰梅卉  陈英 《癌症进展》2021,19(4):325-328
恶性肿瘤是一种恶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因机体组织贮存的脂肪丢失和肌蛋白过度分解,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发展为恶液质,严重营养不良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依从性,给患者带来不良的临床结局,包括住院时间延长,并发症和住院费用增加,生命质量下降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问题突出,常并发营养不良.营养干预能有效改变肿瘤患者的临床结局,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正确选择并运用营养筛查和评估工具是有效识别营养不良风险的关键.然而,目前关于肿瘤相关的营养筛查和评估工具尚无统一标准,因此,本文对肿瘤相关的营养筛查和评估工具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医护人员选择适合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评估工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颅内肿瘤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状况,并探讨其风险因素。方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营养不良评定标准、营养风险筛查评分表、抑郁自评量表对128例颅内肿瘤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128例颅内肿瘤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得分为(3.93±1.58)分,具有营养风险者占33.59%。Logistic多元线性回归显示,体质指数和血清白蛋白、抑郁程度是影响患者营养风险的主要因素。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评估颅内肿瘤患者的营养风险,以便及早发现并预防营养风险的发生,给予颅内肿瘤患者及时、规范、合理的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6.
骨肿瘤手术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创伤性,多数患者难以耐受康复训练的强度和频率,且卧床时间较长,导致并发静脉血栓栓塞(VTE)风险高。为降低患者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护理人员应做到以下几点:加强围手术期护理,严密观察病情,提供专业的疼痛护理,加强肢体功能锻炼指导,注意合理用药,开展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等。术后居家康复期的院外延续护理进一步巩固治疗效果,最大限度改善患者预后。通过文献查阅,目前国内外对骨肿瘤相关VTE预防及护理研究进展尚无借鉴,故本文对骨肿瘤VTE研究现状、骨肿瘤术后VTE危险因素、预防及护理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制定护理干预措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疾病不确定感是癌症患者疾病体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疾病康复和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本文就癌症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应激理论的心理及认知干预对骨肉瘤患者负性情绪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骨肉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基于应激理论的心理及认知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疾病不确定感及睡眠状态。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DS及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疾病不确定感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睡眠状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肉瘤患者给予基于应激理论的心理及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消除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未成年的儿童、青少年恶性肿瘤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中文版儿童、青少年疾病不确定感量表(the uncertainty scale for kids,USK)和基线资料调查问卷对112例7~18岁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112例未成年的儿童、青少年恶性肿瘤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总分平均为(45.16±6.67)分;未成年儿童、青少年恶性肿瘤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受其年龄、性格、病程、治疗方式、目前疾病状况、是否因病休学、住院次数、家庭月收入以及父母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的影响;目前疾病状况、家庭月收入、是否因病休学以及父母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未成年的儿童、青少年恶性肿瘤患者普遍存在疾病不确定感,日常医疗与护理中应加强该方面的工作,尤其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士应重视疾病不确定感对儿童、青少年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响,尽早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降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减轻其心理压力,进一步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全程关护护理模式对降低子宫颈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效果。方法 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选取60例有较高水平疾病不确定感的子宫颈癌患者,应用全程关护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结果 全程关护护理模式干预前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分别为(77.64±7.65)分和(71.71±7.83)分,复杂性维度分别为(30.70±3.14)分和(29.34±4.01)分,不明确性维度分别为(46.94±5.90)分和(43.00±5.13)分,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实施全程关护护理模式可降低子宫颈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