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目的:探讨MRI对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责任血管的显示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血管相关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头颅MR平扫、桥小脑角区高分辨3DTOF和3DFIESTA序列扫描。分析MRI显示病变责任血管,并追踪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发现责任血管,右侧22例,左侧16例,分别为小脑上动脉25例,小脑下前动脉9例,小脑下后动脉3例,椎动脉1例。结论:MRI 3DTOF和3D-FIESTA序列对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的责任血管的显示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临床术前准备和评估。  相似文献   
2.
3.
【摘要】目的 研究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动态对比增强MRI对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治疗反应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76例,所有患者均行弥散加权成像(DWI)与动态对比增强MRI扫描和新辅助放化疗治疗,在化疗结束后行手术干预治疗。以患者手术后病理检测分级为金标准,根据手术病理检测分为治疗反应组和治疗无反应组,分析患者肿瘤退缩率、ADC值、定量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结果 76例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前肿瘤最大直经为(502±058) cm,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最大直径为(300±035) cm;在新辅助放化疗结束7 d后76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治疗,行手术病理分级Ⅰ级~Ⅲ级53例为治疗反应组,Ⅳ~Ⅴ级23例为治疗无反应组。治疗反应组患者肿瘤退缩率、ADC值均高于治疗无反应组,定量血流动力学参数ktrans、Kep、Ve均低于治疗无反应组(P<005)。弥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对比增强MRI与直肠癌治疗反应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DC值、ktrans、Kep、Ve与直肠癌治疗反应相关(P<005)。结论 弥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对比增强MRI中肿瘤退缩率、ADC值、定量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可有效预测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的治疗反应。  相似文献   
4.
患儿1岁半,以反复吐奶年余入我院胸科治疗,全身物理检查未见异常胸部正侧位X线片示:右下肺野可见约6 5cm×6 5cm大小之肿块影,边缘清楚光整,密度均匀,余肺野清晰,侧位肿块位于后下方,轮廓光整,右侧膈肌略受压,左侧膈肌正常。X线诊断:右下肺大肿块影考虑囊肿。食管钡透:服钡后见食管明显变短,胃位于右侧胸腔内,食管及胃黏膜较规则,壁光整,X线诊断:胸腔胃。手术记录示:取上腹正中切口,依次切开各层进入腹腔,探查见肝大,延及肋下二横指,左上腹空虚,结肠升高,未见胃体,掀起肝叶,切断左三角韧带,探查见有一孔斜向通往右胸,用手指轻拉疝入的胃…  相似文献   
5.
6.
正患者男,38岁。入院4个月前因高处跌落致右膝关节肿胀,患者主要表现为患处隐痛、胀痛、软组织肿块以及运动障碍,病程约为5个月。均行CT及MRI头部扫描检查,CT扫描检查。患者于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右髌骨肿瘤刮除术及骨水泥填充术,术中可见右髌骨内可见淡黄色肿瘤组织,皮质破损及关节面处未见明显破坏。经实验室相关检查提示肿瘤标志物CD138、VS38C、CD38明显升高,同时合并肌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双源CT冠状动脉双低扫描对冠脉支架显示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西安市北方医院收治的78例疑似或确诊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39例和B组39例; A组采用320 mg I/ml碘克沙醇对比剂及管电压100 k V,B组采用270 mg I/ml碘克沙醇对比剂及管电压80 k V。两组均行新双源CT冠状动脉扫描,并对两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和客观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年龄、BMI、心率、图像质量评分及各血管段总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5)。B组患者图像CT值明显高于A组(P 0. 05)。B组图像噪声明显多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A组比较,B组冠状动脉与周围组织对比度较好。结论采用新双源CT冠状动脉双低扫描方式优于常规扫描,有利于确保图像质量,降低辐射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