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于脑动脉瘤夹闭术全麻插管患者,旨在评价对抑制气管导管刺激引起的心血管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急、慢诊脑动脉瘤夹闭术患者,ASA为Ⅱ~Ⅳ级,拟施全麻气管插管行动脉瘤夹闭术,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I组),不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气管导管,实验组(II组),将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均匀涂抹气管导管套囊及前端,麻醉诱导后行气管内插管。分别记录患者在麻醉前、插管前、插管时、变动体位、抬头消毒和拔管时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插管时与插管前,I组患者明显出现一过性MAP升高和HR增快。而II组插管刺激反应弱于I组。组间与同时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变动体位和抬头消毒时与插管前I组仍出现MAP升高和HR增快现象。而II组却无明显变化,组间与同时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拔管时与插管前,I组患者明显出现MAP升高和HR增快现象,而II组却弱于I组,组间与同时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均匀涂抹气管导管用于脑动脉瘤夹闭术全麻插管患者,可以有效抑制气管导管刺激引起的心血管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60例高龄高危患者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LIP)麻醉处理的临床经验。方法60例合并有多系统疾病的高危患者,年龄80~101岁,ASAⅡ~Ⅲ级。所有患者均是在硬脊膜外间隙阻滞下实施TURP。硬脊膜外间隙穿刺点选择L3~L4椎间隙,严格控制阻滞平面在T9以下。手术中连续监测SBP、DBP、MAP、HR、SpO:和ECG。结果所有患者的硬脊膜外间隙阻滞效果满意。麻醉后血压降低程度超过基础血压20%以上者有22例。手术中发生TURP综合征9例(15%),经积极处理后患者均及时恢复。全部患者手术后顺利恢复。结论对于实施TURP的高龄、高危患者,硬脊膜外间隙阻滞是一个较为满意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的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手术中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单侧股骨头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56例,年龄〉65岁,ASAⅠ~Ⅲ级,随机分为两组,神经阻滞组(N组)和硬膜外阻滞组(E组),每组28例,在麻醉前(T1),麻醉后(T2),手术开始时(T3),手术结束时(T4),记录MAP、HR、SpO2、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56例患者均阻滞完善,麻醉效果满意,两组患者的MAP在麻醉前(T1)和手术结束时(T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外阻滞组患者的MAP在麻醉后(T2)和手术开始时(T3)显著低于神经阻滞组(P〈0.05)。两组患者的HR和SpO2在各时点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下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应用于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手术是安全有效的,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以往对食管癌手术患者的麻醉都选择单腔气管导管,但在开胸后不易暴露手术视野,术中对呼吸循环影响较大,易出现严重的呼吸循环抑制。因此,笔者将Robe~shaw双腔气管导管用于35例食管一贲门癌手术中实施单肺通气麻醉,其目的是观察单肺通气麻醉在食管-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大转子截骨非骨水泥全髋置换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人工全髋哭竹置换是公认的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晚期髋关节病变的仃效手段,但存在较多的困难及风险。目的:评估行大转了截骨的非骨水泥全髋置换治疗Crowe Ⅳ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短期疗效。方法:18例(22髋)成人CroweIV掣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采用后外侧入路非骨水泥固定,行火转于截骨调整臀t心肌张力,在髋臼的解削位胃安放臼杯。结果与结论:患者随访均超过10个月,最K随访38个月。患者关节置换前甲均患肢短缩4.5cm(3.4-6.0cm),置换后患肢较置换前平均延长4.0cm(3.2—4.8cm)。置换后最终随访时Harris评分平均87分(79分-91分),显蒋高于置换前(P〈0.01)。置换中3例3髋股骨近端发生骨折,但股骨假体稳定,予俐丝固定或未作特殊处理,均于茂换后2个月复查X射线片提小骨折已愈合。1例胃换后出现坐骨神经麻痹症状,3个月后症状消失。术出现置换后髋关节脱值、假体松动、感染及有临床表现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表明行大转了截骨的作水泥假本能订效治疗CroweIV型成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能重建复杂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生物学及生物力学,不增加并发症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病理分级脑胶质瘤患者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MSCTPI)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表面渗透性(PS)]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103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为脑胶质瘤组,82例行去骨瓣减压手术的颅脑外伤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MSCTPI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及不同病理分级脑胶质瘤患者的BF、BV、PS值,并分析BF、BV、PS值与脑胶质瘤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脑胶质瘤组患者BF、BV、PS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脑胶质瘤患者病理分级的升高,BF、BV、PS值均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BF、BV、PS值与脑胶质瘤病理分级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 不同病理分级脑胶质瘤患者的MSCTPI参数存在较大差异,且BF、BV、PS值与脑胶质瘤病理分级均呈正相关,对该疾病的诊疗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聚乙烯颗粒诱导骨溶解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为防治假体无菌性松动提供新思路.方法:建立小鼠气囊植骨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聚乙烯组、溶剂组、姜黄素组(姜黄素+溶剂).干预完成后杀死小鼠,取出背部气囊组织及其内植骨骨片.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检测骨片中破骨细胞的数量.QPCR检测气囊组织中c-Fos,NFATc1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气囊组织中IκBa以及p-IκBa的蛋白含量.结果:TRAP染色发现,聚乙烯组和溶剂组骨片中染色的破骨细胞较多,而空白组和姜黄素组极少或没有染色的破骨细胞.QPCR检测基因表达情况:c-Fos,聚乙烯组>溶剂组>空白组>姜黄素组,前两组与后两组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NFATc1,聚乙烯组>溶剂组>空白组>姜黄素组,前两组与后两组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Western印迹检测IκBα蛋白相对灰度值:姜黄素组>空白组>溶剂组>聚乙烯组,前两组与后两组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IκBa蛋白相对灰度值:聚乙烯组>溶剂组>空白组>姜黄素组,前两组与后两组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1).结论:在小鼠气囊植骨模型中,姜黄素可以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以及c-Fos,NFATc1的表达来抑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UHMWPE)诱导的骨溶解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成人CroweⅣ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时,分别采用大转子截骨或转子下截骨的疗效差异。方法 2007年6月-2013年12月,36例(43髋)CroweⅣ型DDH患者行THA,其中19例(23髋)术中采用大转子截骨(A组),17例(20髋)采用转子下截骨(B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侧别及术前Harris评分、双下肢长度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髋关节Harris评分、双下肢长度差。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7%(5/23)、5%(1/2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5%(2/19)、22.2%(4/1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1例(37髋)获随访,其中A组16例(19髋),B组15例(18髋);随访时间1~7年,平均3年。X线片复查示,两组假体均在位良好。末次随访,A、B组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双下肢长度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43,P=0.188)。结论 THA结合大转子截骨或转子下截骨均可有效处理成人CroweⅣ型DDH高位脱位,但转子下截骨在调整肢体长度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9.
背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是公认的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晚期髋关节病变的有效手段,但存在较多的困难及风险。目的:评估行大转子截骨的非骨水泥全髋置换治疗CroweⅣ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短期疗效。方法:18例(22髋)成人CroweⅣ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采用后外侧入路非骨水泥固定,行大转子截骨调整臀中肌张力,在髋臼的解剖位置安放臼杯。结果与结论:患者随访均超过10个月,最长随访38个月。患者关节置换前平均患肢短缩4.5cm(3.4-6.0cm),置换后患肢较置换前平均延长4.0cm(3.2-4.8cm)。置换后最终随访时Harris评分平均87分(79分-91分),显著高于置换前(P<0.01)。置换中3例3髋股骨近端发生骨折,但股骨假体稳定,予钢丝固定或未作特殊处理,均于置换后2个月复查X射线片提示骨折已愈合。1例置换后出现坐骨神经麻痹症状,3个月后症状消失。未出现置换后髋关节脱位、假体松动、感染及有临床表现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表明行大转子截骨的非水泥假体能有效治疗CroweⅣ型成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能重建复杂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生物学及生物力学,不增加并发症风险。  相似文献   
10.
背景:外科治疗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能够最大程度的切除病变滑膜,最大限度的恢复关节功能。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与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治疗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膝关节功能和复发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2006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34例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行手术治疗患者,治疗后病检均为弥漫性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其中24例患者行膝关节镜下滑膜切除,10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后根据病情行辅助放疗。膝关节镜下滑膜切除组采用Lysholm功能评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组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随访观察比较两组间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复发率。结果与结论:34例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均获有效随访,随访时间12-66个月,平均41.3个月。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关节镜下滑膜切除组治疗后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为(86.3±10.3)分,明显高于治疗前的(55.5±13.2)分(t=3.81,P =0.016,P < 0.05)。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组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由治疗前的(40.7±2.2)分提高到(90.2±1.1)分(t =6.27,P < 0.01);关节镜下滑膜切除组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由治疗前的(34.2±3.9)分提高到(80.8±1.9)分 (t =16.58,P < 0.01)。证实,关节镜下滑膜切除结合辅助放疗治疗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可取得较好效果,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晚期膝关节弥漫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可较好恢复膝关节功能,且复发率较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