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最佳护理方法,提高护理效果.[方法]对85例(85眼)儿童挫伤性前房积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5例中77例经保守治疗后积血吸收,视力恢复;8例须手术治疗.[结论]儿童挫伤性前房积血治疗关键是促进前房积血尽快吸收、降低高眼压,护理配合中应正确指导患儿卧位,及时、有效护理密切配合治疗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的护理配合。方法:对986例行FFA检查的患者在检查前、中、后进行全程护理,并对造影剂的副作用进行观察。结果:患者行FFA均成功,未出现1例重度副作用。结论:护理措施正确,可以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可使检查获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触摸护理在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将47例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随机分为触摸组26例和对照组21例。触摸组入院初即给予有关触摸技术的沟通与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结果:随访6~12个月,触摸组视网膜复位25眼,对照组复位18眼。结论:触摸护理可提高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通管方结合针灸、通液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通管方结合针灸、通液术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针灸、通液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管方配合针灸、通液术在提高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妊娠率方面优于针灸配合通液术。  相似文献   
5.
凡是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以功能性因素为主所引起的远视力低于0.9且不能矫正者,均列为弱视,弱视是妨碍儿童视觉发育的严重眼病之一,我科门诊自1997年7月至1999年12月,采用CAM视刺激疗法,小功率氦-氖激光疗法,光刷法,配合传统遮盖疗法或压抑疗法同时进行,对446只不同程度的弱视眼进行了综合疗法治疗,随访6个月~3年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82例446眼,其中男性148例,女性134例,3~7岁196例(320眼),8~13岁86例(126眼)。l.2方法每例儿童…  相似文献   
6.
触摸护理对减轻视网膜脱离病人术后不适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触摸护理在视网膜脱离病人围手术期的应用,用触摸与关爱性语言给病人以情感上、心理上的支持,减轻围手术期病人的不舒适,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将103例视网膜脱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触摸组51例,从病人入院起由2名受过专门培训的资深护士完成,用适当触摸技术给予沟通与护理,对照组52例,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在术后3d的血压、心率与术后疼痛的持续时问,不良反应程度的比较。[结果]两组术后比较,触摸组术后第3天平均血压、心率比对照组低。[结论]触摸护理能提高病人的生理、心理健康,缓解了躯体与精神的痛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抑制学龄期中度以上(≥-3.00D)近视眼进展的简便可行方法,观察分别配戴远、近用两种屈光度的眼镜对其近视眼进展的延缓作用.[方法]给年龄6~19岁的学龄期中度以上(≥-3.00D)的近视眼分别配戴远、近用两副眼镜,即近距离用眼时戴用较远用镜减少-1.50~-2.00D的近用镜,连续2年观察对其近视进展及近距离用眼活动感觉的影响(实验组195例),并与远近用眼只配戴同一屈光度眼镜者(对照组176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年间实验组近视屈光度增加的例数较对照组少7.03%,其中近视增加-0.50~-1.50D实验组为55.38%,对照组为40.90%,增加-1.75~-2.75D实验组为28.20%,对照组为47.15%,增加>-3.00D实验组为2.56%,对照组为5.1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近距离用跟活动时实验组大多数感觉良好,丽对照组则多有程度不等的视疲劳症状.[结论]分别配戴远、近用两种屈光度的眼镜通过减轻调节和眼疲劳对学龄期中度以上近视眼的进展有一定的抑制、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我科1995-12~2005-10采用泪道探通加冲洗术治疗婴幼儿泪囊炎183例202眼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感染性角膜炎的眼部表现、临床类型及发病规律。方法对127例确诊为糖尿病的感染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系在血糖控制不良状态时和无明显外因的作用下发病,63.77%的患者在眼科就诊时才发现患有糖尿病。诊断主要依靠病史要点、临床特征、全身体检及治疗反应综合判断,以病毒性、条件致病菌或混合性感染居多,临床上有缓慢起病、病程迁延、体征与症状不对称等特点,根据病灶感染特征和各种检验结果综合考虑进行个体化诊治疗,疗程20~68 d,平均43.84 d,治愈102例,好转19例,无效6例。结论对感染性角膜炎尤其是缺乏外因发病者的临床思维宜结合患者的全身局部检查和辅助检验进行全面综合分析、诊治。提倡应关注糖尿病患者的角膜并注意加以保护,最大限度地减少糖尿病性角膜病变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角膜塑形术矫正青少年近视的远期疗效,评估其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配戴角膜塑形镜的40例青少年近视患者进行了3年临床观察。结果40例近视患者中38例患者77眼裸眼视力显著提高,屈光度的降低在1.25~4.25D之间。近视度数在戴后1~3个月下降最为明显;1年后13.79%患者的主觉残余近视度数出现上升趋势,3年后89.66%出现残余近视度数上升。结论角膜塑形镜矫正中、低度近视有明显效果,但仍不能完全控制近视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