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30例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吞咽困难而胃肠功能正常需长期供给营养的患者[1].它能建立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也能较好地解决留置鼻胃管注食所引发的并发症问题.2008年5月~2010年12月,我们对30例吞咽功能障碍需长期置管注食的患者实施PEG,术后给予相应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指导40例脊髓损伤排尿障碍病人或家属掌握清洁间歇导尿技术,定时观察尿常规、自主排尿能力、残余尿量、并发症和洗手前后细茵培养.36例病人经过3 d~12 d治疗能自行排尿,4例病人出院后仍需清洁间歇导尿;出院时自行排尿病人中34例残余尿量<100 mL,2例残余尿量100 mL~150 mL,治疗期间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提示,脊髓损伤排尿障碍病人应用清洁间歇导尿技术可促进病人的临床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丰泽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数据,提高监测质量。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2年AEFI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丰泽区2010—2012年共报告AEFI病例55例,总发生率7.90/10万剂,以麻疹疫苗(43.45/10万剂)、麻风疫苗(19.86/10万剂)及23价肺炎疫苗(17.64/10万剂)发生率较高;反应时间集中在当日和次日(92.9%),临床损害多见发热。在AEFI分类中,一般反应占63.6%,异常反应占27.3%,偶合症占9.1%,无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及心因性反应报告。48h内及时报告率98.2%,48h内及时调查率100%,AEFI个案完整率100%。结论目前丰泽区AEFI监测系统总体运转较好,各项监测指标维持在较高水平,仍需提高AEFI监测敏感性,保持系统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4.
5.
清洁间歇导尿技术在脊髓损伤排尿障碍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导40例脊髓损伤排尿障碍病人或家属掌握清洁间歇导尿技术,定时观察尿常规、自主排尿能力、残余尿量、并发症和洗手前后细菌培养。36例病人经过3d-12d治疗能自行排尿,4例病人出院后仍需清洁间歇导尿;出院时自行排尿病人中34例残余尿量〈100mL,2例残余尿量100mL-150mL,治疗期间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提示,脊髓损伤排尿障碍病人应用清洁间歇导尿技术可促进病人的临床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经口喂食功能食品对脑卒中后口咽期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通过洼田饮水试验筛选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1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常规饮食护理基础上采用功能食品进行治疗性经口喂食,然后给予相应饮食指导,对照组则给予常规饮食护理。经干预1个月后采用视频吞咽造影检查(VFSS)数字化分析技术和误吸渗漏评分量表(PAS)评估2组患者吞咽改善情况。 结果 通过VFSS数字化分析发现,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口腔运送时间(OTT)、咽期吞咽启动时间(IPS)及喉前庭关闭时间(LCT)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渗漏误吸情况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 结论 经口喂食功能食品不仅能有效减少脑卒中患者误吸发生,而且对其吞咽功能也有明显改善作用,值得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高流量气道湿化对气管切开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的误吸与残留的影响。 方法 纳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气管切开伴吞咽障碍患者17例,在气管套管处配接高流量湿化仪并抽空气囊,对照条件为气管套管堵管、抽空气囊、充盈气囊的三种状态,在不同状态下给予患者5 ml中稠食物,使用喉镜吞咽功能评估(FEES)对残留和误吸情况进行评估。 结果 17例患者在高流量湿化、气管套管堵管、抽空气囊、充盈气囊四种状态下的渗漏-误吸评分和残留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配接高流量湿化仪时,17例患者的渗漏-误吸评分为(3.2±2.0)分,明显低于另三种状态下的渗漏-误吸评分[气管套管堵管(5.2± 2.3)分、抽空气囊(5.6±2.3)分、充盈气囊(6.0±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配接高流量湿化仪时,17例患者的残留评分为(2.8±1.1)分,亦明显低于另三种状态下的残留评分[气管套管堵管(3.8±1.2)分、抽空气囊(3.6±1.3)分、充盈气囊(3.9±1.4)分],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配接高流量湿化仪可以有效改善气管切开患者的吞咽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8.
陈琼梅 《海南医学》2003,14(5):77-77
为了提高临终病人的生存质量,尽可能使病人无憾地离开人世,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将护理程序应用于数例肿瘤晚期病人的临终关怀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一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防范和降低护理风险的管理活动中,护士长应转变管理思维模式和方法,变"事后问责"为"事前预防",对现有或潜在的护理风险隐患采取防范措施,并实行"制度、奖惩、思想教育"三步并进的管理方法,负起领导者、决策者和组织、监督实施者的重要作用.可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融洽护患关系,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CAI)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正在医学教育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临床护理教学课堂,将必成为临床护理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