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皮肤病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64岁.10年前右大腿出现-暗褐色斑块,表面粗糙,后逐渐增大,无破溃.1年前患者胸部、背部、右手背、右手指、左手指陆续出现大小不等的斑块,右手指斑块反复破溃,并形成明显疣状增生,触之出血,疼痛明显,于2008年4月人我院住院治疗.患者既往无长期服中药史,否认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史.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腔内激光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及多磺酸黏多糖乳膏治疗下肢淤积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2015年12月至2017年5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皮肤科收集下肢淤积性皮炎患者52例,共60条患肢,利用随机数字表及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将患肢随机分为分为联合组、黏多糖组和对照组,每组20条患肢。3组均先接受大隐静脉主干腔内激光消融术,联合组肢体在激光术中同时注入泡沫硬化剂后,外用多磺酸黏多糖乳膏治疗4周;黏多糖组在激光术后仅外用多磺酸黏多糖乳膏治疗4周;对照组在激光术后仅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4周。记录3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湿疹面积严重程度评分(EASI)、瘙痒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前后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3组间总体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结果 联合组、黏多糖组、对照组治疗前EASI(分别为9.64 ± 4.58、9.94 ± 4.18、9.50 ± 4.41)、VAS(分别为7.25 ± 1.29、7.50 ± 1.19、7.45 ± 1.3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0.052、0.218,均P > 0.05)。治疗4周后EASI分别降至3.54 ± 1.57、5.86 ± 2.39、7.04 ± 2.75,VAS分别降至2.35 ± 0.67、3.85 ± 0.67、4.65 ± 1.23,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30 ~ 18.80,均P < 0.05)。治疗4周后,联合组EASI低于黏多糖组、对照组(均P < 0.05),黏多糖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联合组VAS低于黏多糖组、对照组(均P < 0.05),黏多糖组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对于淤积性皮炎,腔内激光消融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和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外用短期疗效优于仅联合外用多磺酸黏多糖乳膏或糠酸莫米松乳膏,联用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对瘙痒的改善优于联用糠酸莫米松乳膏,长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成纤维细胞是真皮主要功能细胞,在皮肤抗衰老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基础研究表明,自体成纤维细胞移植具有高度的细胞存活率和良好的安全性.移植的微环境以及其他细胞、基因、蛋白、细胞因子等因素可影响成纤维细胞的活性和功能.临床研究表明,自体成纤维细胞填充移植可有效改善皱纹、治疗凹陷性瘢痕、溃疡等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采用Mohs手术和整形技术联合应用的治疗效果。方法:37例皮肤恶性肿瘤分为Mohs治疗组12例,普通手术组25例,并对切取肿瘤创面采用肌皮瓣、皮瓣、游离皮片,或直接缝合方式修复。结果:Mohs治疗组病例伤口Ⅰ期愈合,皮瓣全部成活,随访2年无复发。普通手术组病例伤口及皮瓣愈合好,但在2年随访中有4例复发(16%)。结论:Mohs手术和整形技术联合应用是治疗皮肤恶性肿瘤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普外科常见手术,其优点是对患者创伤微小,恢复快,缺点是镜下手术操作与直视手术操作有视觉、定向和运动协调上的差别,需要护士熟练默契地配合手术[1]。我院于2006年4月12日收治了1例右位心及内脏反位的胆囊结石患者,手术护士不仅需达到平面视觉、定向和协调的适应,更要考虑解剖畸形的因素及应对方案。于4月13日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疗效满意,康复出院,现将手术配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45岁。胆囊炎,胆囊结石病史10余年。既往有内脏反位,右位心病史。因反复出现左上腹疼痛,放射到左肩背部来院诊治,体检左上腹轻压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对黑素细胞生物活性及迁移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表皮黑素细胞。检测不同浓度的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对黑素细胞增殖活性、酪氨酸酶活性、黑素合成的影响以及对黑素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均能促进黑素细胞的增殖和上调酪氨酸酶活性。欧前胡素未显示出对黑素合成的促进作用,而异欧前胡素在20μg/m L浓度时显著促进黑素合成。欧前胡素未发现促进黑素细胞迁移的作用,而异欧前胡素组在20μg/m L浓度和50μg/m L浓度时显著促进黑素细胞的迁移。结论欧前胡素能促进黑素细胞的增殖,上调酪氨酸酶活性。异欧前胡素在正向调节黑素细胞生物活性三方面均有显著作用,并且能显著促进黑素细胞迁移。  相似文献   
7.
皮肤炭疽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临床资料患者男,50岁,藏族,四川阿坝州小金县双柏乡农民。因左侧颜面部起丘疹,伴红肿痒痛6天入院。6天前患者感左侧面部受蚊虫叮咬后出现豌豆大小红色丘疹伴瘙痒,此后3天内丘疹周围逐渐出现红肿、疼痛,到当地县医院就诊,予切开引流,未见任何脓性分泌物。后患者左颜面部肿胀呈进行性加重,累及颈部,并渐感呼吸困难,急诊以“疖”收入院治疗。患者曾于入院前13天宰杀一头病牛。当地是“炭疽”流行区。皮肤科情况:左侧颜面、颈部、胸V三角区高度肿胀,触之皮温较高,触痛明显。左侧面部可见一长约3 cm切口,切口处见少量血性渗液,尚无脓性分泌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3种微创方式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下肢慢性静脉曲张综合征患者79例,共94条患肢。根据临床表现,采取静脉腔内激光、点式抽剥术、泡沫硬化剂注射中1 ~ 3种方式治疗。通过体检及血管多普勒彩超动态观察术后静脉曲张消退情况、复发情况以及并发症等。同时,通过皮肤病生活质量评分(DLQI)评估患者术前、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 ~ 6个月(平均4.2个月),未见复发。术后1个月,所有患者完成复查,治愈肢体46条(48.9%),有效43条(45.7%),无效5条(5.3%)。术后3个月,69例患者(82条肢体)完成复查,其中治愈肢体71条(86.6%),有效9条(11.0%),无效2条(2.4%)。术后6个月,61例患者(70条肢体)完成复查,其中治愈肢体62条(88.6%),有效7条(10.0%),无效1条(1.4%)。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显示,患者总体DLQI量表评分术前(9.12 ± 2.87)及术后1个月(6.97 ± 2.39)、3个月(5.12 ± 1.96)、6个月(3.69 ± 1.45)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328.84,P < 0.01),且两两时间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1)。79例患者中,术后并发症包括皮下瘀斑7例(8.9%),小腿足靴区麻木感6例(7.6%)和皮下条索状硬结3例(3.8%)。结论 3种微创方式联合或单独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有效且恢复快,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并发症可以接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微创手术腔内激光联合药物治疗下肢淤积性皮炎的疗效。方法下肢淤积性皮炎患者43例,共60例肢体,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肢。两组均接受药物治疗1个月;试验组除药物治疗外还联合腔内激光手术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治疗前,接受治疗后2周及4周时皮损红斑、鳞屑、肿胀、色素沉着、渗液、毛发脱落、疼痛、瘙痒程度的评分,并记录两组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客观评价腔内激光联合药物治疗淤积性皮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治愈5例,显效21例,有效4例,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14例,好转11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53.3%,经Ridit分析,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腔内激光联合药物治疗淤积性皮炎与单用药物治疗相比,具有更好疗效,但长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藏毛窦     
报告2例位于骶尾部及腋窝的藏毛窦。患者均为男性,分别为17岁及27岁。皮肤科检查:骶尾部可见两处淡红色结节,周围可见边界较清的色素沉着斑。腋窝可见一脐凹状窦道口,其内侧约3 cm处可见一紫红色溃疡。皮损组织病理:窦道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伴较多毛干碎片。诊断:藏毛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