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脑压板长时间压迫脑组织,病人体位不当,气道不畅,缺氧及CO2蓄积,麻醉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均可造成急性脑膨出.本文探讨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急性脑膨出的原因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简易头皮定位法和徒手定位法不同锥颅方式治疗自发性基底节小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基底节小血肿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均采用相同的单孔穿刺引流术,试验组采用简易头皮定位技术,而对照组采用徒手定位。比较2组治疗效果,出血量、手术前后Barthel指数的变化情况及拔管时间。结果治疗7d后,2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基底节区的血肿80%以上得到了清除,2组均未出现死亡病例。2组出血量、术前术后的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拔管时间为(5.2±1.6)d短于对照组的(7.7±1.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种不同的锥颅治疗方式治疗自发性基底节小血肿均达到了明显的临床效果,其中简易头皮定位法治疗时拔管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创钻孔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的疗效及影向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微创钻孔治疗的105例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疗效,并依据GOS预后评定分为预后良好组(n=71)及预后不良组(n=34),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其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入院时GCS评分、血肿量、颅内合并损伤、伤后距手术时间、复合伤、术后严重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GCS评分、血肿量、术后严重并发症及颅内合并损伤是影响微创颅骨钻孔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疗效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响微创钻孔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包括入院时GCS评分低、血肿量大、颅内合并损伤等,应高度重视及对症处理,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大面积外伤性脑梗死区的血管成像的临床特点以及临床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手术治疗的20例大面积外伤性脑梗死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采用主要观察技术手段为CAT观察,运用这项技术观察患者脑梗死区域的情况。对患者的治疗方法主要采取扩容、解痉、高压给氧的综合治疗方案。结果:通过对外伤性脑梗死的血管成像特点进行分析,发现闭塞的血管主要为穿支及末端血管,通过进一步的临床观察发现未见脑部的主干血管闭塞,主要包括了大脑的钱动脉、大脑中动脉和基地动脉的主干血管。20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有15例,有5例采用了保守治疗的方法。在后期的随访过程中,按照临床上患者健康出院的评分标准,恢复良好的患者有8例,中度残疾的有5例。重度残疾的有2例,已成为植物人的有1例,死亡有4例。结论:大面积的外伤性脑梗死的血管闭塞的主要为大脑深部的穿支小管以及皮质小管,如果在早起能够及时采取相关的综合治疗手段和措施,患者会取得一个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化州市人民医院2014年3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脑中风后遗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生活质量评分(SF–36)。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