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强筋功法训练对腰骶部多裂肌的影响。方法 :招募健康志愿者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25~55岁,平均(31.30±6.48)岁;BMI指数18.1~24.9 kg/m~2,平均(21.70±1.95)kg/m~2。采用超声影像分析健康志愿者行仰卧抬腿强筋力时仰卧位及仰卧抬腿30°、60°、90°多裂肌厚度,行双手攀足固肾腰时坐位屈髋、前屈至极限位、前探至极限位多裂肌厚度。结果:仰卧抬腿强筋力时,仰卧抬腿0°时多裂肌平均厚度为(16.867±2.460)mm,仰卧抬腿30°时多裂肌平均厚度为(19.010±2.510)mm,仰卧抬腿60°时多裂肌平均厚度为(22.477±2.220)mm,仰卧抬腿90°时多裂肌平均厚度为(27.593±2.37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3.619,P0.05)。双手攀足固肾腰时,坐位屈髋时多裂肌平均厚度为(25.810±2.440)mm,前屈位多裂肌平均厚度为(15.677±2.130)mm,前探位多裂肌平均厚度为(15.533±2.11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7.789,P0.05)。结论:健康志愿者在行强筋功法时,多裂肌的厚度随仰卧抬腿度数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前屈度数的增加而减小,可以通过特定动作训练改变多裂肌的伸缩状态,从而实现锻炼多裂肌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侧卧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男17例,女23例,年龄32~70岁,病程1周~6年,40例患者均经CT扫描或MRI明确诊断:膨出型8例,突出型25例,游离型7例。采用侧卧斜扳法治疗,隔日1次,每周3次,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4周。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的症状与体征各方面较治疗前都有较大的改善,治愈23例(57.5%),好转14例(35%),未愈3例(7.5%),总有效率为92.5%。结论: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针灸治疗下腰痛(LBP)的临床疗效进行Meta分析。方法 :计算机检索2004年1月至2014年5月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查找针灸与其他疗法比较治疗LBP患者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位评价员依据纳入排除标准分别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通过Rev Man 5.2软件对治疗前后VAS、ODI、JOA、RMDQ等评分变化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0个RCT,共计75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纯针灸治疗组VAS评分改善优于非针灸治疗组[RR=-1.32;95%CI(-1.41,-1.22);Z=27.28;P0.000 01];单纯针灸治疗组ODI评分改善优于非针灸治疗组[RR=-5.07;95%CI(-7.50,-2.65);Z=4.10;P0.000 1];单纯针灸治疗组JOA评分改善优于非针灸治疗组[RR=2.83;95%CI(2.02,3.63);Z=6.90;P0.000 01];单纯针灸治疗组RMDQ评分改善优于非针灸治疗组[RR=-2.80;95%CI(-3.49,-2.11);Z=7.95;P0.000 01]。结论:单纯针灸疗法在改善下腰痛患者疼痛症状和腰部功能障碍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和优势。  相似文献   
4.
正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高和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等原因,颈椎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对个人的健康和生存质量造成了重大负担。我国颈椎病患病率约为3.8%—17.5%~[1],且呈明显的年轻化趋势。传统医学认为,"骨错缝、筋出槽"是颈椎病发病的关键病机~[2],牵引能够拉开椎体间距离,以减轻椎间盘压力,缓解神经根、脊髓、血管的受压,调整颈椎与周围神经、血管、肌肉间的关系~[3],恢复其"骨正筋柔"  相似文献   
5.
正下背痛(low back pain)定义为背部肋下缘以下、臀褶以上的疼痛或不适,伴或不伴腿痛。多数人在一生中的某一时间会经历背部疼痛,而文献报道最高可达84%成年人曾经历过下背痛~([1—2])。临床上一般将下背痛分为特异性下背痛(包括特异性脊柱病变以及根性下背痛)和非特异性下背痛~([3])。非特异性下背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定义为一种无法将其归因于某种特异病理因素(如感染、肿瘤、骨质疏松、骨折、结构变形、炎症、神经根综合征或马尾综合征的下背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颈椎定位旋转扳法对不同曲度颈椎内部结构应力的影响。方法:基于可靠的正常颈椎有限元模型(正常模型),结合1例颈椎曲度变直患者和1例颈椎反弓患者的颈椎CT图像,建立曲度变直颈椎有限元模型(变直模型)和反弓颈椎有限元模型(反弓模型)。模拟右侧颈椎定位旋转扳法,分别加载于正常模型、变直模型和反弓模型,观察3种模型椎间盘、韧带、关节软骨和终板的应力特征。结果:(1)颈椎椎间盘应力分布。正常模型椎间盘应力主要集中于C_(6~7)和C_7T_1椎间盘右侧纤维环,变直模型椎间盘应力主要集中于C_(2~3)椎间盘左侧纤维环,反弓模型椎间盘应力主要集中于C_(2~3)、C_(3~4)、C_(4~5)椎间盘右侧纤维环;3种模型椎间盘最高应力均集中于下段颈椎椎间盘纤维环,其中正常模型最高应力集中于C_6~C_7右侧钩椎关节处,变直模型和反弓模型最高应力集中区域分别为C_7~T_1左侧钩椎关节处和C_5~C_6左侧钩椎关节处;反弓模型椎间盘最高应力值最大,变直模型次之,正常模型最小。(2)颈椎主要韧带应力分布。正常模型韧带应力主要集中于C_2~C_3、C_3~C_4、C_4~C_5双侧关节囊韧带及横韧带,最高应力集中于C_3~C_4右侧关节囊韧带;变直模型韧带应力主要集中于寰枕后韧带、前纵韧带(寰枕节段)、横韧带,最高应力集中于齿突尖韧带;反弓模型韧带应力主要集中于下颈段右侧关节囊韧带、上颈段左侧关节囊韧带、横韧带,最高应力集中于寰枕后韧带。(3)颈椎关节软骨应力分布。3种模型关节软骨应力均主要集中于寰枕关节两侧,最高应力均集中于寰枢关节软骨,正常模型和反弓模型应力主要集中区域、最高应力集中区域位于右侧,变直模型应力主要集中区域、最高应力集中区域位于左侧;反弓模型关节软骨最高应力值最大,变直模型次之,正常模型最小。(4)颈椎终板应力分布。正常模型、变直模型、反弓模型终板应力主要集中部位分别为C_2下终板、C_3下终板和C_4上终板;正常模型终板最高应力集中于C_3上终板左前部,变直模型和反弓模型终板最高应力均集中于C_3上终板后部。结论:在颈椎定位旋转扳法作用下,不同曲度颈椎内部结构应力集中部位及大小均不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石氏伤科颈椎定位旋转扳法动力学参数的特征及各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招募34名无明显手法治疗禁忌证的健康志愿者,男29名、女5名,年龄(22.30±4.60)岁。由同一位操作者分别对所有受试者进行石氏伤科颈椎定位(C_5棘突)旋转扳法操作,左右两侧各操作1次。手法操作前,分别在受试者C_5棘突两侧和双侧颏结节处粘贴测力片。采用Runinsense运动力学测量系统记录测定的力-时间曲线图,通过分析力-时间曲线图获取预载荷、载荷峰值、扳动力、扳动时间和施术时间等动力学参数。结果:34名受试者全部完成试验,未发生不良事件。左右两侧施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362.65±559.28)ms,(2 403.24±645.33)ms,t=3.591,P=0.631]。C_5棘突左侧的预载荷、扳动力均大于右侧[(7.84±4.03)kg,(6.42±3.20)kg,t=3.374,P=0.042;(6.93±3.21)kg,(6.90±2.36)kg,t=3.363,P=0.049];C_5棘突两侧的载荷峰值、扳动时间比较,两侧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4.78±4.78)kg,(13.33±4.50)kg,t=3.202,P=0.069;(159.12±34.50)ms,(148.82±33.00)ms,t=3.271,P=0.056]。左侧颏结节处的载荷峰值、扳动力均大于右侧[(7.68±2.90)kg,(6.68±2.82)kg,t=3.025,P=0.034;(4.49±2.10)kg,(3.42±2.03)kg,t=3.403,P=0.017],扳动时间小于右侧[(165.59±33.59)ms,(182.94±55.21)ms,t=3.786,P=0.025];双侧颏结节处的预载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8±1.29)kg,(3.27±1.30)kg,t=3.423,P=0.067]。C_5棘突左侧的扳动时间比右侧颏结节处的扳动时间短(t=3.356,P=0.042),C_5棘突右侧的扳动时间比左侧颏结节处的扳动时间短(t=3.307,P=0.038)。左侧颈椎定位旋转扳法操作时,C_5棘突左侧的预载荷与载荷峰值呈正相关(r=0.747,P=0.000);载荷峰值与扳动力呈正相关(r=0.551,P=0.003);C_5棘突左侧其他动力学参数相互之间均不存在直线相关关系。右侧颏结节处的预载荷与载荷峰值、扳动力均呈正相关(r=0.756,P=0.001;r=0.413,P=0.023);载荷峰值与扳动力呈正相关(r=0.908,P=0.007);右侧颏结节处的其他动力学参数相互之间均不存在直线相关关系。右侧颈椎定位旋转扳法操作时,C_5棘突右侧的预载荷与载荷峰值呈正相关(r=0.861,P=0.002),与扳动时间呈负相关(r=-0.434,P=0.031);载荷峰值与扳动力呈正相关(r=0.728,P=0.001);C_5棘突右侧的其他动力学参数相互之间均不存在直线相关关系。左侧颏结节处的预载荷与载荷峰值、扳动力均呈正相关(r=0.758,P=0.002;r=0.434,P=0.027);载荷峰值与扳动力呈正相关(r=0.917,P=0.000);左侧颏结节处的其他动力学参数相互之间均不存在直线相关关系。结论:在颈椎两侧施行石氏伤科颈椎定位旋转扳法的施术时间相同,但作用力特征存在一定差异;手法操作过程具有"寸劲"的特征;手法作用力的大小与预载荷有关。  相似文献   
8.
腰骶部多裂肌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疾病,既往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多关注对椎间盘局部的治疗,如手术疗法及其他介入治疗等,但术后并发症及高复发率一直是相关专业领域内的难点问题。随着脊柱生物力学及解剖学的发展,对腰突症的研究也日益增多。研究者们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和转归与局部肌肉等软组织密不可分。而作为脊旁深层肌肉,多裂肌对腰椎椎体节段间的稳定性起到重要作用,其功能的异常可使腰椎的稳定性降低,而腰椎的慢性疾病也可导致多裂肌的萎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