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医学生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是从医学生向医生转变的必经之路,该文记述了实习医生临床思维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对临床实习教学有一定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4.
<正> 自1987年3月至1992年3月,作者采用腹膜透析治疗110例肾功能衰竭患者,其中17例29次发生肉眼血性透出液,内有2例重新手术置管。现就腹腔出血的原因及防治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性10例,女性7例。年龄31~67岁。除1例系流行性出血热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外,16例均为慢性终末期肾衰。本组中1例反复发生4次血性透出液,有3例各发生3次,发生2次的有3例,发生1次的有10例。 2.腹腔出血原因:(见下表)。  相似文献   
5.
洛汀新临床应用31例观察武警安徽总队医院肾内科陈利宏李元勋①王汉民①(西安710032)关键词肾疾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洛汀新(Iotensin)又名苯那普利(Benazepril),系第3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具有胆管及肾脏双通道排泄。血管...  相似文献   
6.
阿魏酸钠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作用.方法将40例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RTG组)和阿魏酸钠治疗组(SFG组),进行治疗观察.结果与治疗前比较,SFG组UAER及尿ET均显著降低(P<0.01),并且脂质代谢紊乱亦有改善;而RTG组UAER与尿ET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魏酸钠具有降低DN患者肾脏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和改善脂代谢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拮抗ET与其受体结合有关.  相似文献   
7.
陈利宏  冯云霞  齐向明 《安徽医学》2015,36(11):1346-1349
目的:了解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心室重构情况及其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0(MMP-10)、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浓度的关系。方法选取肾内科住院 CAPD 及临床符合诊断慢性肾脏病(CKD)患者135例,分为 CKD3、CKD4、CKD5期组和 CAPD 组,其中 CAPD 组68例;多普勒心脏彩超仪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左室相对厚度(RLVT);血清 MMP-10,MMP-8, TIMP-1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 CAPD 组 IVST 值最大,与 CKD3、CKD4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APD组中 IVST 增厚占38.23%;CAPD 组 LVDd 值低于 CKD5期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较 CKD3、CKD4期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APD 患者存在左室肥厚(LVH)及向心性肥厚均占48.53%;CAPD 患者血清 MMP-10,MMP-8,TIMP-1浓度明显高于 CKD3、CKD4、CKD5期患者;CAPD 患者中 IVST 增厚组 MMP-10,MMP-8,TIMP-1浓度较 IVST 正常组均增高,仅 MMP-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APD 患者中向心性肥厚组和无向心性肥厚组 MMP-10,MMP-8,TIMP-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APD 患者中 LVH 组 MMP-10,MMP-8,TIMP-1水平高于无 LVH 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Spearman 直线相关分析提示 IVST 与 MMP-10(r =0.382,P =0.010),TIMP-1(r =0.252,P =0.038)成正相关,与 MMP-8无相关性,RLVT 与 MMP-10成正相关(r =0.243,P =0.045),LVDd、LVMI 与 MMP-10,MMP-8,TIMP-1间关联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APD 患者心室重构较早期 CKD 患者明显;CAPD 可能不能逆转尿毒症患者已经存在的心室重构;MMP-10,TIMP-1与心室重构之间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血液透析中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相关并发症处理,本文对2006年8月-2009年1月在我院住院放置长期颈内静脉双腔插管的血透患者32例进行观察,血液透析(简称血透)患者建立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基本前提,自体动静脉内瘘系国际推荐的血管通路金标准,但内瘘衰竭、动脉疾病、造瘘困难等因素无法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具有涤纶环的深静脉长期透析导管代替长期血管通路,但导管长期放置的并发症也较多…。就本组32例临床常见并发症及处理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徐珩  高秀侠  王强  陈利宏 《淮海医药》2007,25(3):227-227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是保证透析成功的首要条件.目前自体动脉-静脉(AV)内瘘仍是最理想的选择[1].我科2000年8月~2006年4月应用钛轮钉建立自体AV内瘘128例,对部分血管条件较差者在操作上做了改进,成功124例(成功率96.88%).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留置中心静脉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方法 56例尿毒症患,26例行颈内静脉插管,30例行股静脉插管进行血液透析。观察不同插管途径的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血尿素氮(BUN)重复循环率、评价透析的充分性(KT/V值)。结果 留置中心静脉双腔导管建立血管通路方便快捷,取得良好效果。经颈内静脉途径留置导管与经股静脉途径相比,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BUN重复循环率及KT/V值无明显差异。结论 经中心静脉留置双腔导管是进行血液透析的一条重要血管通路,具有显优越性。两种不同插管途径各有其优缺点,经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相对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