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情感共鸣护理在急诊自杀性药物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1日~2019年12月30日急诊科收治的84例服药自杀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门诊号奇偶数分为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情感共鸣护理。比较两组不良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病情转归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好转离院例数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情感共鸣护理应用于急诊自杀性药物中毒患者中,能安抚患者在急诊救治过程中的焦虑与抑郁情绪,且能有效促进患者病情转归,降低住院率。  相似文献   
2.
陈全红  徐安等 《中国药师》2001,4(6):477-477
目的:对吲哒帕胺片含量均匀度测定中样品的溶解方法进行改进。方法:采用超声溶解法。结果:改进法与药典法比较,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改进法简单,快捷,准确。  相似文献   
3.
张红霞  陈全红 《吉林医学》2011,32(23):4894-4895
目的:通过对4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过程的观察及护理,总结溶栓患者的护理经验,推广其护理方法,提高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方法:针对患者溶栓前、中、后存在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干预措施,使患者身心得到全面及时有效的护理,能尽快减轻或解除患者的症状和心理压力,促进病情好转。结果:43例患者中除2例因合并脑出血,家属要求放弃抢救,其余41例用溶栓有效指标衡量,均属于溶栓治疗成功病例。结论:掌握溶栓患者的护理要点,充分做好溶栓前、中、后患者的各项护理,能积极预防并发症发生,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5.
杨亚红  陈全红 《吉林医学》2013,34(11):2142-2143
目的:探讨并总结老年无张力疝修补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和体会。方法:收集265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通过综合评估,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结果:发生阴囊水肿2例,尿潴留3例,经诱导排尿无效,行导尿,手术次日拔出尿管,其余患者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率98%,没有病例复发。结论:结合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全方位的整体护理,才能保证手术的成功,保证患者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6.
小儿由于其自身的生理解剖特点,许多常规护理操作诸如吸氧、导尿、灌肠术等在小儿临床实践中有一定的难度,即使选用最小型号的导尿管、吸氧管、肛管进行操作有时也不易成功,操作难度大,也增加了患儿的痛苦。为此我科自1995/2002用改良的头皮针代替各种导管应用于小儿吸氧、灌肠、导尿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陈全红  杨亚红 《吉林医学》2012,(26):5787-578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2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DS)和抑郁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记录两组患者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DS)和抑郁自评量表(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SDS的t值=8.6,故P<0.01,SAS的t值=8.1,P<0.05。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健康教育可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12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另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和健康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情绪状态及应对方式。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SDS及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入院时,且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应对方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减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患者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永久人工心脏起搏植入术患者的护理,可以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针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及出院康复指导存在的护理问题,采取切合实际的护理干预措施,使患者身心得到全面及时有效的护理.结果:所有患者成功安置起搏器,术后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实施系统全程护理提高了手术依从性,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头孢哌酮钠致药物热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1 患者,男,40岁.以“发作性右上腹痛1年”于2003年12月6日入院,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查体:T36.1C,P82次/分,R20次/分,BP105/70mmHg,心肺(一)右上腹压痛阳性,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入院诊断:慢性胆囊炎及胆囊结石。入院后第4日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术后静脉滴注0.9%氯化钠溶液500ml加头孢哌酮钠2.0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