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Notch2和MEK/ERK信号通路在胃癌细胞SGC-7901中是否存在交叉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化学合成的特异性针对Notch2的siRNA(Notch2siRNA)和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E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的抑制剂PD98059,分别单独和联合处理体外培养的胃癌SGC-7901细胞,以转染阴性对照siRNA(control siRNA)细胞作为siRNA对照组,并设不给予任何转染的空白对照组。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磷酸化ERK1/2(p-ERK)1/2和Notch2蛋白的表达水平。比色法(MTT)检测癌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Notch2siRNA能降低蛋白Notch2的表达水平,并抑制癌细胞增殖[(38.26±1.82)%],而p-ERK的表达水平则较对照组增加。PD98059能降低p-ERK的表达水平,并抑制癌细胞的增殖[(30.05±3.16)%],Notch2水平则无明显变化,联合应用Notch2siRNA和PD98059能明显降低p-ERK和Notch2蛋白的表达水平,与Notch2siRNA或PD98059单独应用比较,显著抑制癌细胞增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2.55±5.30)%,P0.01]。结论特异性抑制Notch2信号通路,且抑制MEK/ERK通路可进一步增强抑制Notch2通路的抗肿瘤增殖效果,提示MEK/ERK和Notch2 2条信号通路在胃癌SGC-7901细胞中存在交叉作用。  相似文献   
2.
吾师何嘉珍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举其验案2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蛋白酶抑制剂sporamin对人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及Notch4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sporamin对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和MiaPaCa-2增殖能力的影响,Transwell法检测胰腺癌细胞体外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的sporamin(0、25、50、75、100 μg/ml)对人胰腺癌细胞中Notch4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Sporamin能显著抑制人胰腺癌PANC-1和MiaPaCa-2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三种作用均呈显著质量浓度依赖性(P<0.05),但无显著时间依赖性(P>0.05);随着sporamin质量浓度的增加,Notch4蛋白水平的表达也逐渐下降.结论:胰蛋白酶抑制剂sporamin能质量浓度依赖性抑制人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同时抑制人胰腺癌细胞中Notch4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及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9年2月温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帕金森病患者(PD组)和同期健康体检者(HC组),各30例。对PD组进行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Hoehn&Yahr分级量表(H-Y分级)、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帕金森病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COPA-AUT)、Wexner便秘评分等评估。采集两组对象血液、粪便样本,通过16S-rDNA测序确定微生物种类并进行微生物分类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比PD组和HC组之间的差异菌群,并对PD组患者菌群丰度和临床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D组和HC组菌群多样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组患者粪便中门水平疣微菌门、黏胶球形菌、异常球菌的丰度高于HC组,属水平毛螺旋菌属、链球菌属、克雷伯菌属、伯劳特菌属丰度低于HC组,埃希菌属、瘤胃球菌属、巨单胞菌属、阿克曼菌属、巨型球菌属、颤杆菌属、伯克菌属、埃森博格拉菌属、异味杆菌属、丹毒丝菌科未命名属、脱硫弧菌属、普雷沃菌属、单胞菌属、脱硫弧菌科未命名属、嗜胨菌属丰度高于H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UPDRSⅢ与脱硫弧菌呈正相关(rho=0.482,P<0.05)。HAMA、HAMD与巨型球菌属呈正相关(rho=0.524、0.429,P<0.05)。SCOPA-AUT与普雷沃菌属呈负相关(rho=-0.558,P<0.05)。MMSE与埃森博格拉菌属呈负相关(rho=-0.547,P<0.05)。结论PD组和HC组的菌群结构在门、属水平上均有明显的差异。PD组患者肠道菌群中条件致病菌的增多及短链脂肪酸产生菌减少。帕金森病菌群变化与临床特征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直背综合征     
直背综合征(Straight back syndrome),也有人称之为扁胸综合征(Flat chest syndrome)或扁胸直背综合征,是由于胸椎正常后凸变直或反向前凸,或伴胸骨扁平,致胸廓前后径变小,心脏和大血压受压、扭曲、从而产生心脏杂音及相应的X线改变。湖南有色地质医院等三家医院近几年共见到12例,现综合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两种免疫程序和途径制备抗血清的效价,并在免疫学溶血反应中的运用效果比较,寻求获取符合实验教学需要的高效价溶血素的较佳方法。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绵羊红细胞(Sheep red blood cells,SRBC)间隔1天和间隔3天腹腔、耳静脉免疫家兔,用血球凝集法浓度为1.5%SRBC悬液检测并比较两种免疫程序和途径所制备溶血素的效价结果免疫后获得的溶血素效价几何平均滴度,A组脱纤维绵羊RBC全血皮内多点注射家兔为1:22286.09,B组10%脱纤维绵羊RBC悬液耳静脉注射家兔为1:72407.73。结论 10%脱纤维SRBC悬液耳静脉注射家兔制备的溶血素效价高于脱纤维SRBC全血皮内多点免疫家兔,是获取实验教学用溶血素的较佳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7.
陈依依  何霏  孙文江  陈文华  余波 《中国康复》2023,38(12):748-753
目的:总结肌内效贴(KT)作为单一治疗方式或辅助其他治疗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应用。方法:检索建库至2022年6月27日的PubMed、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VIP Data、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等数据库中肌内效贴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治疗效果的文献。采用Scoping综述方法提取文献内容。结果:共检索到332篇相关文献,最终纳入2013年到2022年来自6个国家的10篇文献。ACLR的身体结构和功能障碍主要涉及术后疼痛、肿胀、活动度、大腿围度及功能表现。评价工具包括:疼痛指标如VAS、NRS、Laitinen量表、WHO疼痛程度分级;活动度评估工具如量角器;肌力评估工具如等速肌力测试、Baseline手持测力计;肢体围度测量双侧大腿周径;功能评价工具如:Lysholm评分、改良Cincinnati评分、Tampa评定量表(TSK)、星移平衡测试(YBT)、单腿跳跃测试、10码下肢功能测试和Tegner-Lysholm膝关节量表等。贴扎方法以Y形,I形和爪形为主,使用不同贴扎方法联合贴扎。结论:肌内效贴干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疼痛肿胀、肌肉力量及功能恢复等问题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未来需要进一步探讨贴扎介入时机、持续时间、贴扎方法、拉力大小等问题,为基于循证医学推广肌内效贴技术提供更充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形式肌内效贴扎对髂胫束综合征(ITBS)膝外侧痛患者感觉输入的影响。 方法 共选取30例ITBS膝外侧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等速系统和数字震动感觉检查仪,分别在无贴扎、股外侧肌放松位贴扎、股外侧肌拉伸位贴扎三种条件下,检测ITBS患者膝关节位置觉、运动觉及股骨外侧髁处震动觉数据,并利用光学空间坐标采集系统观察患者在端坐位时其股外侧肌表面皮肤长度变化情况。 结果 30例入选患者其膝关节位置觉被动角度重现测试值(PAR)、运动觉被动运动阈值测量值(TDPM)、股骨外侧髁处皮肤震动感觉阈值(VPT)及股外侧肌表面皮肤长度D0,在NT(无肌内效贴扎)、T1(股外侧肌放松位贴扎)、T2(股外侧肌拉伸位贴扎)三种贴扎条件下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在NT条件下PAR、TDPM及D0数值均最大,在T1条件下上述指标数值次之,在T2条件下上述指标数值最小。在T1及T2条件下,入选患者PAR(T1:r=0.370,T2:r=0.411)、TDPM(T1:r=0.513,T2:r=0.562)及VPT(T1:r=0.492,T2:r=0.599)均与股外侧肌表面皮肤长度具有正相关性(P<0.05)。 结论 肌内效贴扎可能通过产生局部皮肤形变,影响ITBS膝外侧痛患者感觉输入,在肢体拉伸摆位时贴扎可使皮肤产生更显著的各向形变,进而获得更多的感觉输入,有助于改善患者本体感觉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药物涂层球囊介入治疗病组的患者住院费用构成及影响因素,评价DRG对患者住院费用的控费效果,为优化DRG改革的实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某三甲医院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使用药物涂层球囊的患者病例,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平衡组间差异,运用卡方检验、秩和检验等方法分析患者的住院费用。结果:经DRG控费的患者住院费用明显下降,DRG组和非DRG组的耗材、手术和其他费用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耗材费是影响费用差异的主要因素,其由控费前的68.91%下降到控费后的48.82%。结论:DRG对药物涂层球囊介入治疗病组具有显著的控费效果,同时对住院费用结构合理化起到促进作用。应推进促成DRG控费的实施,不断完善革新医保机制,使资源配置、社会保障更科学、完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