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三军 《四川医学》2006,27(11):1181-1182
目的探讨重型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手术的治疗方法。方法对41例重型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采用改良翼点入路治疗与41例小骨窗清除术比较。结果ADL评定疗效。改良翼点组:Ⅰ级17.1%,Ⅱ级24.4%,Ⅲ级29.3%,Ⅳ级17.1%,Ⅴ级2.4%,死亡9.8%,恢复良好(达Ⅲ级以上)70.7%;小骨窗组:Ⅰ级9.8%,Ⅱ级12.2%,Ⅲ级14.6%,Ⅳ级29.3%,Ⅴ级4.9%,死亡29.3%,恢复良好36.6%。P<0.05。结论改良翼点入路与小骨窗清除术相比,具有止血彻底,血肿清除率高,可及时有效的解除脑疝对脑干的压迫,从而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22例白血病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血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有关自身免疫性疾病红细胞免疫功能异常研究较多。我们对近年来22例白血病患者的红细胞C3b受体黏附花环率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进行检测,观察其与白血病之间的相互关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性与临床疗效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白血病细胞的多药耐药性与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法(RT-PCR)检测65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的多药耐药基因(MDR1mRNA)表达。同时采用MTT法对35例患者做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初治组MDR1mRNA阳性表达率为31.1%,复发难治组性表达率为75.0%;MDR1mRNA阳性表达组完全缓解率和总缓解率均低于MDR1mRNA阴性表达组(P<0.01)。药敏试验与化疗疗效相关,总临床符合率为80.0%。结论:MDR1mRNA表达及体外药敏检测与AL的化疗效果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疗放与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苯中毒致再生障碍性贫血2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苯中毒致再生性障碍贫血 (简称再障 )发生率有所增加 ,本院自 1993~ 1999年共收治再障10 7人 ,其中苯中毒致再障的 2 5例 ,占全部再障的2 3.4 % ,居继发性再障发病因素的首位。现将苯中毒致再障的 2 5例患者临床特征 ,苯接触情况 ,治疗及预后报告如下 ,并与同期收治的原因不明的原发性再障 4 2例 (排除年龄、性别、治疗方案、治疗持续时间等各方面的差异 )进行比较。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苯中毒致再障 2 5例为Ⅰ组 ,男性 16例 ,女性 9例。年龄 15~ 57岁 ,中位年龄 2 5岁 ,其中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AA) 19例 ,占 76.0 % …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2岁。2006年3月30日以“乏力2年,腹胀腹痛1月”入院。患者2年前无诱因出现面色苍黄,体力下降。近1月来渐感腹胀、腹痛,进食后明显。当地B超CT均提示巨脾,血常规:WBC15.8×109/L、HGB101 g/L、PLT538×109/L,骨髓提示“增生性贫血”,治疗无效且腹痛加重入我院治疗。入院查体:T36.7℃、P80次/min、R18次/min、BP125/75 mmHg。面色苍黄,皮肤黏膜黄染可疑、无明显出血点、紫癜等。结膜舌质较苍白,两肺呼吸音清,心率80次/min。律齐,腹饱满,腹壁无静脉曲张,左上腹有轻压痛,全腹无反跳痛。肝肋下未及,巨脾(A线:8 cm、…  相似文献   
6.
白血病是起源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其发生机制与发展过程已经证实与多种遗传学相关,多种原因导致二类基因突变,I类突变导致细胞增殖或抑制凋亡,Ⅱ类突变导致细胞分化受抑,二类突变同时存在而导致白血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根据额叶挫裂伤伴血肿形成患者的CT特点和临床表现,探讨分类方法与手术指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额叶挫裂伤伴血肿形成359例行6个月~3年随访。依据头颅CT表现将359例分为两型:Ⅰ型:局部挫伤局限血肿形成134例,Ⅱ型:弥漫挫伤散在血肿形成225例。探讨两型手术指征,并分析两型患者的硬膜下积液、情感障碍的发生率及ADL。结果:Ⅰ型134例手术治疗23例(17.16%);发生硬膜下积液18例(13.43%),情感障碍17例(12.69%);ADL:优良79例(58.96%),生活自理30例(22.39%),生活半自理13例(9.70%),卧床不起9例(6.72%),死亡3例(2.24%)。Ⅱ型225例手术治疗145例(64.44%);发生硬膜下积液163例(72.44%),情感障碍59例(26.32%);ADL:优良73例(32.44%),生活自理71例(31.56%),生活半自理32例(16.44%),卧床不起26例(11.56%),死亡23例(10.22%)。两型患者手术率、硬膜下积液、情感障碍发生率及ADL预后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额叶脑挫裂伤伴血肿患者进行分类,有利于对患...  相似文献   
8.
吡柔比星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血液病40例陈文准,扬碧云,陈三军,杨丽红,陈辉,冯锦玲吡柔比星(Pirarubicin),亦名吡喃阿霉素(THP)。是新一代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1],该药可迅速进入癌细胞内,且分布浓度高,能阻抑DNA合成,使细胞在G2期中止...  相似文献   
9.
异搏定成功逆转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性二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搏定(VPL)是钙离子阻滞剂,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及其他系统疾病。1981年日本学者Tsuruo首次报告VPL能逆转肿瘤细胞对长春新碱的抗药性,从而使长春新碱的抗癌作用明显加强。我院对13例P170阳性的急性白血病用异搏定逆转其耐药性,其中2例获得成功,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1女,40岁,因头昏乏力1月入院。查体:贫血外观,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四肢散在瘀斑,胸骨叩击痛阳性,心肺听诊正常,肝脾不肿大。辅助检查:Hb59g/L,RBC234×1012/L,WBC35×109/L,BPC41×10…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复发难治性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性及耐药性的逆转。方法 :采用RT PCR法检测白血病细胞的多药耐药性 ,采用MTT法进行体外药敏及耐药逆转试验。结果 :35例患者中MDR1mRNA阳性表达例数为 2 6例(74.3% ) ,体外耐药逆转环胞素组逆转率 6 4.7%、异搏定组 41.2 %、两药合用组 76 .5 % ;临床耐药逆转环胞素组逆转率 14.3%、异搏定组 45 .8%、两药合用 37.5 % ;结论 :复发难治性急性白血病MDR1mRAN高表达 ,环胞素和异搏定单用及两药联合应用体外逆转效果明显优于临床疗效 ,耐药逆转药物的剂量及给药方式可能是影响逆转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