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
目的:了解"一带一路"国家的卫生合作意向及需求、优势和障碍,为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卫生合作提供参考。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法,调查"一带一路"暨"健康丝绸之路"高级别研讨会上受邀参会的中外嘉宾共217名,了解其所在国家或机构开展"一带一路"卫生合作的情况,其中有效问卷209份,有效率为96. 3%,问卷采用SPSS22. 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受访人员中,外方有"一带一路"卫生合作意愿的占外方调查人数的91. 7%,中方为73. 2%;中外双方卫生合作需求主要为健康产业、医疗卫生服务和传染病防控领域;中外双方认为合作便利性和长期的伙伴关系是国家间卫生合作的优势,但优惠政策方面存在分歧;最大的障碍为文化差异,还存在交流平台缺乏、法律法规压力和政策不稳定等障碍。结论:中外双方的卫生合作意愿较高,合作空间广阔,中外未来的卫生合作重点将集中在合作需求均较高的健康产业、医疗卫生服务和传染病防控领域。卫生合作中应利用已有伙伴关系和合作便利性的优势因素,克服文化差异和交流平台缺乏等阻碍因素,促成卫生合作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武冈市农村地区心脑血管疾病(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CVD)住院病例的预测模型,并对CVD住院病例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分析,为医院合理配置CVD科室医疗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利用Stata 14.0软件对武冈市2013年1月~2016年12月农村地区CVD住院人次月度数据构建季节性自回归移动平均混合模型(seasonal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SARIMA),并对2017年武冈市农村地区CVD住院病例进行预测分析。  结果  通过模型构建最终拟合的CVD住院病例预测模型为SARIMA(2,1,1)x(0,1,0)12。Ljung-Box Q检验结果显示残差序列为白噪音序列(Q=11.12,P=0.680),说明所建模型拟合度较好,且2017年的预测结果与观测结果基本一致,总体相对误差在-1.2%左右。预测结果显示,夏季为每年CVD住院高峰期。  结论  SARIMA模型可以对武冈市CVD住院病例进行较准确的短期预测,医院可以根据不同月份CVD就医需求合理配置院内CVD科室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基于卫生交流合作视角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类指标体系,以便对沿线国家进行合理分类。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构建初始的分类指标体系,采用Delphi法对初始指标进行筛选;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确立了国家分类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4个:卫生需要与供给、贸易现况与潜力、双边关系、合作风险;二级指标25个,如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双边传统药物进出口总额、高层互访次数、文化差异等。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可以为政府部门选取卫生合作的优先对象或重点领域、医药企业采取合适的经营策略、相关学者开展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梳理中泰卫生状况及卫生合作现况,探讨中泰卫生合作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及对比分析,探索两国卫生需求的差异和优先领域;采用PEST分析中泰卫生合作外部环境;SWOT分析中泰开展卫生合作的内、外部因素。结果:在卫生状况方面,中国在传染病防控、卫生资源供给方面较有优势。在卫生合作方面,中泰医疗卫生合作主体主要是国家政府,合作领域主要在传染病防控、传统医药和卫生人才培养等方面;医药产品贸易合作主要以西药及医用敷料为主。在外部环境方面,中泰双边关系较好、文化差异不大、国家战略契合。结论:传染病防控、卫生人才培养、医药贸易是未来中泰两国卫生合作的重点领域,全民健康覆盖、传统医药、跨境医疗方面的合作未来也具有较大合作空间,建议中泰卫生合作在这些领域优先开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影响中非卫生合作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深化中非卫生合作提供参考。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法,对2018年中非卫生合作高级别会议的中国与非洲国家参会代表进行调查;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92.3%的调查对象支持中非卫生合作;83.3%的非方代表和73.2%的中方代表有卫生合作意向;中非双方合作意向重点领域为疾病防控和医学人才培养。通过政府协议或接洽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合作途径;影响非方合作意向的主要因素是合作支持度、伙伴关系和医学人才培养,而影响中方合作意向的主要因素是资金的便利性和合作渠道。结论:中非卫生合作未来应该以疾病防控和医学人才培养为合作重点。中非双方应在政府引导支持下,巩固伙伴关系,加强产品质量与认证,疏通合作渠道,促进资金融通、技术交流与信息共享,进一步深化中非卫生合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非洲视角,探究中非卫生合作的态度、需求及主观影响因素,为深化中非卫生合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参加2018年中非卫生合作高级别会议的非洲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医药企业代表等进行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34份,接受调查对象来自35个非洲国家。超过90%的非洲代表对中非卫生合作表示肯定,81.5%的非洲代表所在单位具有合作意向,意向合作的重点领域是疾病防控(56.2%)、医学人才培养(55.2%)等;认为最有效的合作途径是通过政府协议或接洽(89.4%),影响中非卫生合作的主要因素是伙伴关系(87.3%);最容易开展卫生合作的国家依次为其他非洲国家、中国等(P0.001);影响合作难易程度的因素是政府和民众的支持(P=0.001)、安全风险(P=0.029)。结论:中非卫生合作影响因素多元化,政府作用占主导,可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增进伙伴关系,畅通合作渠道,加强产品质量与认证,提升合作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非医学院校大学生对心肺复苏知识的认知现状与需求情况,探讨普及其心肺复苏知识的可行性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对徐州市581名非医学院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CPR相关知识,影响其获取CPR知识的主要因素,对CPR知识的需求、希望培训的方式及施救意愿。结果非医学院校大学生心肺复苏知识认知水平较低;自身获取此类知识的意识较低为主要影响因素;93.5%的学生希望专业的培训,84.3%的学生选择理论讲解结合模拟操作的培训方式。结论非医学院校大学生对心肺复苏知识的掌握状况不佳,需多途径提高其急救意识,结合其感兴趣的培训方式,开展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进一步普及非医学院校大学生急救知识和救助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