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护理病历书写缺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自2006年11月开始使用PDCA进行病历书写缺陷管理.每3个月为一轮PDCA循环,重点改进发生率最高的及上一轮PDcA改进效果不明显的共5个护理缺陷.结果 1年后比较PDCA管理前、后的终末护理病历质量控制得分,经统计学处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对护理病历缺陷的管理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同一护理操作在不同专科的操作耗时是否具有差异,为寻找更合理的护理人力配备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6个普通科室(普外科、神经内科、消化科、骨科、心内科、血液科),及在每个备选科室随机抽取6名护士,每名护士对4个护理操作项目(口腔护理、静脉输液、静脉抽血、测血压)各操作5次(即每个操作项目在每个科室共测算30次),测算4项常见护理技术操作所需时间。结果不同专科的护士进行口腔护理、静脉输液、静脉抽血3项护理操作的耗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不同专科护理操作耗时不同,护理人力配备不应简单以床护比衡量,应该按不同科室实际护理时数配备护理人力。  相似文献   
3.
产后尿潴留,是指自然分娩产妇在产后6小时以上不能自动排尿或排尿甚少,残余尿量>100m L。常见于初产妇,是产后常见的并发症[1]。目前国内正常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为12%,而产钳助产者可达到25%~30%[2]。国外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为1.7%~17.9%[3]。我科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为19.40%,发生率较高,严重的影响了产妇子宫收缩导致产后出血增多,延长住院时间,给产妇增加痛苦,同时也是造成产褥期泌尿系感染的  相似文献   
4.
5.
不同专科护理操作耗时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同一护理操作在不同专科的操作耗时是否具有差异,为寻找更合理的护理人力配备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6个普通科室(普外科、神经内科、消化科、骨科、心内科、血液科),及在每个备选科室随机抽取6名护士,每名护士对4个护理操作项目(口腔护理、静脉输液、静脉抽血、测血压)各操作5次(即每个操作项目在每个科室共测算30次),测算4项常见护理技术操作所需时间.结果 不同专科的护士进行口腔护理、静脉输液、静脉抽血3项护理操作的耗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不同专科护理操作耗时不同,护理人力配备不应简单以床护比衡量,应该按不同科室实际护理时数配备护理人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水平在老年脓毒症患者急性肾损伤(AKI)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年龄大于70岁的126例脓毒症AK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A组:1.4 mg/L〈CysC〈2.1 mg/L,49例;B组:2.1 mg/L≤CysC〈2.8 mg/L,36例;C组:Cys C≥2.8 mg/L,41例。比较并分析血乳酸、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肾小球率过滤(eGFR)、肌酐清除率(Ccr)、血肌酐(Scr)及尿量与CysC的关系。结果随着血清CysC值的升高,BNP、Scr升高,LVEF、eGFR、Ccr及尿量降低(F=3 582.13、3 894.61、777.43、1 956.73、1 100.09、4 327.48,P均〈0.05),而血乳酸虽有升高但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34,P=0.06);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ysC与Scr、BNP呈正相关(r=0.732、0.613,P均〈0.05),与LVEF、eGFR、Ccr及尿量呈负相关(r=-0.421、-0.865、-0.804、-0.689,P均〈0.05)。结论血清CysC与肾、心功能密切相关,可以作为预测老年脓毒症AKI患者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早期系统肠道刺激对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将94例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47例。干预组实施早期系统肠道刺激,对照组按护理常规。比较两组患者观察期结束时的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天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发病率、ICU住院天数、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结束时的干预组患者APACHEⅡ评分为(14.60±7.95)分,低于对照组和干预前评分(18.38±8.24),(19.57±2.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68,-4.841;P<0.05);剔除死亡患者后对照组干预前后的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9.47±2.28),(15.34±1.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77,P<0.01);干预组干预前后及两组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为(7.66±6.89)d,低于对照组(11.96±8.1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3,P<0.01),但ICU 住院时间、MODS 发病率、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预防性的实施早期肠道刺激可改善患者病情,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抑制乳腺癌耐药蛋白(ABCG2)表达对乳腺癌细胞耐药性的逆转作用,为乳腺癌基因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透射电镜和纳米粒度电位分析仪对磁性纳米颗粒(polyMAG)的粒径、电位进行表征,利用凝胶电泳阻滞实验检测polyMAG 与siRNA的结合情况,并用polyMAG携载不同浓度(5、10、20、50、100 nmol/L)ABCG2-siRNA,将其转染入乳腺癌细胞耐药株(MCF-7/ADR)后,采用CCK-8检测siRNA转染后细胞的存活率,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ABCG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Calcein-AM/PI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结果:polyMAG粒径约100 nm,呈正电荷,表面电位29.6 mV。当polyMAG与ABCG2-siRNA的比为1:1和1:2时ABCG2-siRNA可完全结合。当20~100 nmol/L polyMAG-siRNA干扰ABCG2表达后,细胞存活率较未转染组明显降低(P < 0.05)。20 nmol/L polyMAG-siRNA转染组ABCG2 mRNA表达显著下调,约为未转染组的1/8(P < 0.05),且凋亡细胞较其他组明显增多;50 nmol/L polyMAG-siRNA转染后可明显干扰ABCG2蛋白表达(P < 0.05)。结论:polyMAG-siRNA能高效干扰ABCG2表达,增加MCF-7/ADR细胞对阿霉素敏感性,逆转细胞耐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修订版患者分类量表(RMT—PCS量表)在ICU护理工作量测量的应用,计算实际需要和动态需要护理人力,为科学合理的配备护理人员提供依据。方法于2010年4—7月在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病区用随机抽签法抽取了20d的全部住院患者,共29位,151人次,用单盲法应用修订版患者分类量表进行记录,记录每位患者24h的护理需求量(护理活动项目及发生频数),每人次为一份完整的记录表,并用SPSS11.0统计软件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用患者分类量表测算护理工作量配备护理人力与用床护比配备护理人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96,P〈0.05);同一病区总床位不变而不同时间段其护理时数不同,所需护士数也不同。结论按修订版患者分类量表测算护理工作量实时配备护理人员较按照床护比规律循环配备人力科学,并为护理管理者提供科学的护理管理依据,避免人力资源浪费,把有限护理人力用于患者需要上,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监护病房常见护理风险因素与防范措施。方法:针对护理风险因素,加强护士风险防范意识,完善管理体制,改善住院环境及医疗设备,合理医疗收费。结果:重症监护室无护理安全事故发生,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高。结论:通过提高监护室护士风险防范意识,完善管理体制,合理收费,可以有效地防范监护病房常见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从而减少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