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乳腺微创旋切术在青春型乳腺巨大纤维腺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7月~2016年1月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乳腺外科住院的37例乳房巨大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病历资料,进行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辅助切除肿块,通过6个月~3年彩超随访,评价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在乳腺巨大纤维腺瘤切除治疗中的效果。结果 37例乳腺巨大纤维腺瘤患者均成功切除(100%),病灶直径5~9.1cm,术后出现术区血肿1例,活动性出血0例,气胸0例,皮肤损伤0例,切口感染0例,乳房切口微小,乳房外形基本无改变,硬块感率2.7%,患者满意率97.3%。术后彩超随访,术区未发现异常表现,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在青春型乳腺巨大纤维腺瘤切除中采用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的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美观、创伤小、并发症少,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真核表达质粒pRc/CMV2-FHIT对结肠癌细胞株SW480增殖和侵袭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携有FHIT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Rc/CMV2-FHIT转化大肠杆菌DH5α并扩增,抽提纯化质粒并进行酶切鉴定,pRc/CMV2-FHIT体外转染SW480细胞(SW480-FHIT),筛选稳定转染的细胞并扩增培养,以转染了空质粒pRc/CMV2的SW480细胞(SW480-pRc/CMV2)和正常SW480细胞为对照,用RT-PCR检测FHIT的表达情况,并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法)和细胞侵袭实验分别检测FHIT基因转染前、后SW480细胞增殖和侵袭活性的变化。结果 pRc/CMV2-FHIT的酶切鉴定证实含有目的基因FHIT;SW480-FHIT细胞的RT-PCR产物经凝胶电泳有明显的阳性条带,而对照组则无;MTT实验结果显示重组质粒转染组SW480细胞的增殖明显受到抑制;Transwell体外侵袭实验显示转染pRc/CMV2-FHIT能明显抑制SW480细胞的体外侵袭力(P<0.01)。结论 应用基因转染技术重表达FHIT基因能有效抑制细胞的生长、增殖及侵袭活性,为以FHIT为靶向的结肠癌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研究甲状腺髓样癌中Bcl-2和CD44v6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甲状腺髓样癌患者36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进行检测,分析Bcl-2和CD44v6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两组患者Bcl-2均阳性表达,阳性表达均率为100.00%(36/36)。转移组中阳性表达者18例,阳性表达率为90.00%(18/20);无转移组患者中阳性表达患者8例,阳性表达率为50.00%(8/1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l-2在甲状腺髓样癌中高表达,可作为甲状腺髓样癌的标记物;CD44v6蛋白过度表达同颈部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对疾病诊断及预后判断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克隆人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构建其真核表达质粒pRcCMV-FHIT。方法提取人外周血总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扩增人FHITcDNA全长开放阅读框序列,PCR产物与中间载体pGEM-T连接后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然后对单菌落进行菌落PCR、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和测序。用EcoRI将目的片段切下,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Rc/CMV2的相应位点,构建表达质粒pRc/CMV2-FHIT,将该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后进行菌落PCR、酶切鉴定。结果测序结果表明从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所获得的FHITcDNA含有781个碱基,与Genbank(NM_002012.1)序列完全一致。pRc/CMV2-FHIT经酶切鉴定与预期结果一致。结论成功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RcCMV-FHIT,为进一步研究脂质体转染FHIT基因对结肠癌细胞株SW480凋亡作用的影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直肠黏膜环切术、直肠黏膜柱状缝扎、直肠周围硬化剂注射、肛门环缩术四联经肛门入路手术治疗重度直肠脱垂,评定疗效。方法选取本科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Ⅲ度直肠脱垂患者共19例进行四联手术治疗。结果其中痊愈17例(89.5%),明显好转2例(10.5%),效果满意。结论应用四联手术治疗重度直肠脱垂,方法可行,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7.
背景与目的:miR-19b-3p在胃癌、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中均呈高表达,其可能作为肿瘤早期诊断及评估患者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利用TargetScan靶基因预测软件筛选出的微管相关肿瘤抑制基因1(microtubule-associated tumor suppressor gene 1,MTUS1)可能为miR-19b-3p的靶基因,发现MTUS1的3’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可能是miR-19b-3p的结合位点。探讨miR-19b-3p是否通过靶向MTUS1表达影响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ncer,MTC)细胞凋亡。方法:MTC-TT细胞分为anti-miR-19b-3p组、anti-miR-NC组、pcDNA-MTUS1组、pcDNA组、anti-miR-19b-3p+si-MTUS1组、anti-miR-19b-3p+si-NC组、miR-19b-3p组和miR-NC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miR-19b-3p和MTUS1的表达水平,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TUS1是否为miR-19b-3p的靶基因;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Bcl-2、Bax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miR-19b-3p在MTC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MTUS1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转染anti-miR-19b-3p或pcDNA-MTUS1后可显著增强MTC细胞凋亡能力,促进Bax、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抑制Bcl-2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MTUS1是miR-19b-3p的靶基因。抑制MTUS1表达逆转了抑制miR-19b-3p表达对MTC-TT细胞凋亡的作用。结论:沉默miR-19b-3p表达可上调MTUS1表达从而诱导MTC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12月本院乳腺外科收治的48例乳腺癌患者为实验组;选取2011年1月至6月乳腺外科收治的39例乳腺癌患者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均施行乳腺癌根治术,术后根据术中所见及病理结果辅以化疗及免疫、内分泌治疗。对照组住院期间及出院后行常规心理安慰;实验组住院期间及出院后行全程心理干预。对两组的心理指标、远期并发症、医疗依从性、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焦虑和抑郁症状评分相近,均稍有偏高;1年后再次评分均显著升高,且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治疗依从性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而远期并发症和复发率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有效消除其不良的心理社会适应,作为手术、放化疗、免疫和内分泌治疗之外的必要支持和补充措施,它可以通过提高上述治疗措施的效果来提高患者的生活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戈舍瑞林在绝经前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期间卵巢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绝经前乳腺癌患者46例(末次月经在入选前1年内),随机分为观察组(戈舍瑞林+常规化疗23例)和对照组(常规化疗23例),所有患者既往未接受任何化疗药物,所有患者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保乳术后均行以含蒽环+紫衫化疗药为主的化疗8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及基础窦状卵泡数(bAFC)的变化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两组患者在化疗前bFSH和bAF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化疗结束后6个月、12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前后bFSH和bAF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化疗前后bFSH和bAF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绝经前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期间,戈舍瑞林能有效地降低化疗引起的卵巢功能损伤,保护年轻女性的生育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启动子调控的NK4基因重组腺病毒表达系统,探讨NK4基因对结肠癌生长、侵袭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Ad HTERTp-NK4重组腺病毒载体感染结肠癌细胞HTC116,分别以RT-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NK4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量:MTT和体外侵袭实验观察NK4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及侵袭转移能力的抑制作用.建立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重组腺病毒Ad HTERTp-NK4对裸鼠结肠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 Ad HTERTp-NK4重组腺病毒载体感染HCT116细胞后,HCT116细胞内NK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Ad HTERTp-NK4重组腺病毒感染后,HCT116细胞生长抑制率和侵袭抑制率分别为47.14%和40.63%,与Ad HTERTp-GFP(空载体)组(2.75%和2.3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局部注射Ad HTERTp-NK4重组腺病毒载体后,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肿瘤生长受抑,抑瘤率为47.3%,与空载体组(4.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TERT启动子调控NK4基因靶向治疗系统可有效抑制结肠癌的增殖及侵袭转移,在结肠癌的基因治疗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