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思密达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研究思密达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 方法  我们于 2 0 0 1年 5月~ 2 0 0 2年 3月在儿科门诊及住院病人中选择了 14 5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6天总有效率分别为 98%和 90 %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治疗组平均恢复时间为 3d ,对照组为 4d(P <0 0 1) ,同时在主要观察指标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结果 提示口服思密达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与对照组疗效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  思密达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能缩短病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小儿出血性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通常用泼尼松常规剂量口服的方法治疗,有一定疗效。本文根据1999年全国小儿血液会议制定的ITP诊疗常规,应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取得了较单纯口服泼尼松更加明显的效果。我科2002—2005年对64例ITP患者采用的甲泼尼龙  相似文献   
3.
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炎支原体(mycop lasm a pneumon iae,MP)是引起人类呼吸道疾病的常见病原体。近年来,临床诊断MP呼吸道感染的病例数逐渐增多[1]。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现将我院2005年11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147例确诊为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对象2005年11月至2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5岁以下儿童反复喘息发作与呼吸道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我科住院治疗的525例5岁以下反复喘息儿童按年龄分三组:A组30天-1岁,B组1-3岁,C组3-5岁。收集急性喘息发作期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同时检测: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AV)、乙型流感病毒(IBV)、副流感病毒(PIVs)、嗜肺军团菌Ⅰ型(LP1)、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OX)、肺炎衣原体(CP)9种呼吸道病原体Ig M抗体。结果呼吸道病原体Ig M检测阳性者233例(阳性率44.38%);MP检测阳性率最高,达24.38%;其次是ADV和RSV,阳性率分别为10.10%和9.90%。不同年龄组喘息儿童病原体检测种类亦不相同。A组以RSV检测阳性率最高,达18.10%,显著高于其他组患儿(P0.01);B组和C组患儿以MP检测阳性率最高,分别为31.15%和25.22%,高于A组(P0.05)。结论儿童喘息反复发作主要与呼吸道感染有关,MP、ADV和RSV是本地区引起5岁以下儿童喘息发作的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镜和上消化道钡餐(GI)在小儿上消化道疾病的检出率以及胃镜在儿童消化系统疾病诊治中的优点。方法:分析我院在2003年1月至2004年7月间对疑似上消化道疾病281例分别作GI和胃镜检查,(其中GI212例,胃镜69例)。结果:GI组中查出十二指肠球炎23例,GU5例,DU19例,胃窦炎26例,阴性结果139例;纤维胃镜组中查出CSG29例,十二指肠球炎5例,CSG伴十二指肠球炎3例,GU3例,DU12例,急性胃炎4例,胃窦炎5例,胃窦及球部息肉2例,食管及胃内异物3例,阴性结果1例。并且做了即刻尿素酶实验查HP。结论:和GI相比,纤维胃镜有较高的疾病检出率,并且对疾病的诊治更加高效、准确、及时。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喘息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6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分为伴喘息组(A组,32例)和无喘息组(B组,30例),另选取健康儿童30位作为对照组(C组),检测三组儿童血清中IL-10、IL-17和VEGF的浓度.结果 肺炎支原体肺炎伴喘息组和无喘息组患儿血清IL-17和VEGF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炎支原体肺炎伴喘息患儿的IL-17和VEGF的水平高于不伴喘息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肺炎支原体肺炎伴喘息组和无喘息组患儿的IL-10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炎支原体肺炎伴喘息患儿的IL-10的水平低于不伴喘息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L-10、IL-17和VEGF可能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导致喘息样发作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铅暴露对7~12岁儿童甲状腺激素及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根据血铅水平将368名7~12岁儿童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320例)。对两组进行甲状腺激素、血清生长激素(GH)、生长激素结合蛋白(GHB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检测,并对两组进行体格发育水平和智力水平检测。结果观察组促甲状腺素(T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游离甲状腺素(FT_4)/TSH、NSE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_3)、总甲状腺素(TT_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_3)、FT_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H、IGF-1、IGFGP-3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GH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身高、体质量、胸围、肺活量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智力发育水平明显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铅暴露影响儿童甲状腺激素水平、智力发育及体格发育相关的激素。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婴幼儿喘息发作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28例下呼吸道感染婴幼儿分为初次喘息组(65例)、反复喘息组(83例)和无喘息组(80例)。收集患儿入院当天或次日空腹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MP-Ig M,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 E),欧蒙印迹法检测血清常见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 Ig E),并且收集患儿特应性体质表现及过敏性疾病家族史临床资料。结果初次喘息组和反复喘息组患儿MP感染阳性率及血清TIg E水平高于无喘息组(P0.05);反复喘息组患儿s Ig E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初次喘息组和无喘息组(P0.05),且这部分患儿特应性体质表现及过敏性疾病家族史与发病密切相关。结论 MP感染与婴幼儿喘息密切相关,MP是诱发婴幼儿喘息发作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过敏原、特应性体质和过敏性疾病家族史是婴幼儿反复喘息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钱胜华  陶虹  于莹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2):2175-2176
目的观察猪血清免疫球蛋白口服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89例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46例,治疗组给予口服猪血清免疫球蛋白加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对两组患儿用药72h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痊愈 显效 有效)、痊愈率分别达86.05%和37.2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疗效相应为65.22%和13.04%(P<0.05和<0.001),两组患儿服药后止泻、止吐、退热、脱水纠正时间差异有显著性,且未见不良毒副反应发生。结论猪血清免疫球蛋白口服液可用于治疗婴幼儿急性轮状病毒肠炎,是一种特异性强,疗效高,见效快,安全无毒副反应的制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