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患者男,45岁。因上腹部间歇性隐痛3天,门诊对症治疗,效果欠佳,心电图检查提示:窦性心律不齐,电轴左偏,V2-3导联ST段抬高(急性前壁心肌梗死?),QT间期正常。于2002年4月13日急诊入院。入院后按急性心肌梗死即刻查心肌酶谱、血沉,电解质,同时给予心电监护,吸氧,静脉泵入硝酸甘油,肌肉注射肝素等处理,患者无明显胸痛、胸闷,无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45岁。因“上腹部疼痛,乏力,反复发作3d”于2002年4月13日门诊,急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电轴左偏,Q_Ⅲ征,V_1、V_2、V_3导联ST段抬高。门诊以“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收治入院。入院后给予心电监护,查体:BP 130/80mmHg,两肺呼吸音清晰,心浊音界无扩大,心率74次/min,律齐、无杂音。当日多次床边心电图V_2、V_3导联ST段抬高比前略增高,次日抬高的ST段略有下降,与入院时相似,无病理性Q波,3d来心电监护显示和记录的10余份心电图,  相似文献   
3.
<正>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已成为内镜治疗的基本技术之一,而我院有一例胃息肉患者,10年患病过程中胃镜下息肉切除术17次,剖腹胃息肉局部切除术1次,剖腹胃窦部息肉切除术1次,再发,再次行胃镜下高频切除术1次,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1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男,45岁,因上腹部间歇隐痛伴胸闷、心前区不适3d,于2002年4月13日入院。入院时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电轴左偏,QIII征,V1呈rsr’型,V2-4导联ST段抬高2.5~3.0mm(呈马鞍型),当时考虑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给予心电监护、吸氧、硝酸甘油5mg+5%葡萄糖50ml静脉微泵,1次/dx5d;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5000u,1次/d×3d,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片20mg,2/d,先后多次作心肌酶检查及观察心电图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5.
例1患者男性,45岁。因上腹部间歇隐痛伴胸闷、心前区不适3d入院。查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不齐,电轴左偏;QⅢ征,V1导联呈rsr’型,V2、V3、V4导联ST段抬高0.25~0.30mV(呈马鞍型)。当时考虑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给予心电监护,先后多次作心肌酶检查及观察心电图动态变化。第1天心电图每8h1次,以后每日1次,连续3d。  相似文献   
6.
例1患者男性,39岁。反复发作性心悸、胸闷10年入院。1997年上半年初发时曾到某市级医院就诊,心电图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给予静推心律平、异搏定注射液复律治疗。1997年12月第2次发作时收入本院。入院时血压偏低,90/50mmHg,查心电图示:心室率170次/分,节律规则均齐,宽QRS波时限≥0.12s,呈RBBB型,电轴左偏,部分导联ST段压低,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在心电监护下,给予静推异搏定5mg后即转为窦性心律。转律过程中可见室性期前收缩,转律后12导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男,45岁,因上腹间歇隐痛伴胸闷、心前区不适3d,于2002年4月13日入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褪黑素(MLT)对胰岛素抵抗(IR)大鼠皮下脂肪组织瘦素(Lep)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7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27)和对照组(CN组,n=10)。CN组以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以高糖膳食喂养6周复制IR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的20只IR大鼠随机分为胰岛素抵抗组(IR组)和褪黑素组(MLT组),每组10只。MLT组从第7周开始,给予MLT 10mg/(kg·d)灌胃,持续6周。第12周末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腹股沟处皮下脂肪组织Lep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与IR组相比,MLT组大鼠收缩压(SBP)、血清Lep、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二醛(MDA)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降低(P<0.01),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P<0.01)。三组大鼠FPG和2hPPG均在正常范围。各组间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组皮下脂肪组织Lep及其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N组和MLT组(P<0.01)。结论褪黑素可显著改善高糖膳食诱导的IR大鼠的IR和氧化应激状况,并能抑制皮下脂肪组织Lep及其mRNA的过度表达。  相似文献   
9.
例1 患者男性,45岁.因上腹部间歇隐痛伴胸闷、心前区不适3d入院.查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不齐,电轴左偏;QⅢ征,V1导联呈rsr'型,V2、V3、V4导联ST段抬高0.25-0.30mV(呈马鞍型).  相似文献   
10.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 ,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 ,关于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治疗问题 ,近年不断有报道提出新的见解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剂量多巴胺在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 30例 (均因对洋地黄效果不佳 ,或不宜使用洋地黄 ) ,其中男 19例 ,女 11例 ;平均年龄 72 .6岁 (6 0~ 88岁 )。临床诊断 :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 19例 ,肺心病 6例 ,风湿性心脏病 2例 ,扩张性心脏病 3例 ;合并心房纤颤 17例 ,心功能均为 3~ 4级 [1 ] ;其中急性左心衰竭 19例 ,全心衰竭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