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乳腺主要供血动脉与乳腺肿物大小、部位、性质相关性的初步研究。方法对各种的乳腺肿物患者行CDFI检查,扫查双侧乳腺胸外侧动脉(LTA)、胸廓内动脉穿支(IMAPS),测量并记录乳腺肿物大小、部位、数目及乳腺主要供血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峰值流速(PS)、阻力指数(RI)、内径],并选取经病理证实168例良、恶性乳腺肿物患者进行分组,分析乳腺肿物大小、部位、性质与供血动脉的相关性。结果乳腺外象限的肿物主要由LTA供血,乳腺内象限的肿物主要由IMAPS供血,个别位置靠近6点、12点方位的肿物可由LTA或IMAPS交叉供血,6点、12点方位肿物可由LTA、IMAPS单独或共同供血;恶性肿物组肿物供血动脉PS增高、RI减低,内径增宽,与健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肿物组患侧与健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肿物组中肿物直径>2 cm、直径≤2 cm及肿物单发、多发,其供血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健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反,恶性肿物组中不同直径与数目的肿物其供血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健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肿瘤供血动脉的来源与肿物位置有一定的相关性;供血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与肿物的良恶性存在相关性,与肿瘤大小、数目无明显相关性;应用CDFI测定肿物主要供血动脉的内径、PS、RI,可作为乳腺癌有价值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种超声技术与X线钼靶联合诊断乳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我院常规超声初拟诊为乳腺癌的94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常规超声、X线钼靶、超声弹性成像(UE)及超声造影4种技术单一和不同联合应用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差异。结果常规超声+X线钼靶+UE联合应用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3%、97%、93%、30.27、0.07及0.9590;其ROC曲线下面积诊断效能与常规超声+X线钼靶+超声造影联合应用相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的检出率分别为96.5%和98.2%,浸润性小叶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的检出率分别为77.8%和88.9%,导管内原位癌X线钼靶检出率为85.7%。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浸润性小叶癌的检出率较X线钼靶高;X线钼靶对乳腺导管内原位癌的检出率较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高。结论常规超声、UE、X线钼靶及超声造影对不同病理类型的乳腺癌检出率有差异,但常规超声+X线钼靶+UE/超声造影联合应用可全面获得病灶信息,为乳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可靠依据,且常规超声+X线钼靶+UE联合应用更经济、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常见浅表软组织肿块高频超声检查的诊断思路。方法:从解剖层次、与皮肤关系、边界、形态、回声、血流及病理等几方面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31例常见浅表软组织肿块的高频超声表现。结果:病例回声表现多样,其中66例(50.4%)呈囊性;49例(37.4%)呈实性;16例(12.2%)呈囊实性。结论:浅表软组织肿块的高频超声检查可以遵循一定的思路模式,在熟悉浅表软组织的解剖结构的前提下,根据肿块的超声声像特征,结合临床表现,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