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14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苦碟子抗肿瘤作用的实验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苦碟子对动物移植性肿瘤的作用。方法 以小鼠移植性肉瘤180(S180)和艾氏腹水瘤(EAC)为模型,观察苦碟子的抗肿瘤作用,并分别计算出抑瘤率和生命延长率。结果 不同剂量的苦碟子对小鼠肉瘤S180的抑制率分别为39.86%,38.14%和35.7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苦碟子也能延长荷艾氏腹水瘤(EAC)小鼠的存活期,生命的延长率分别为41.27%、29.79%和17.88%(高剂量组和中等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苦碟子在动物体内可能具有抗肿瘤作用,可作为一种有前途的抗肿瘤药物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具有扶正固本,养阴润燥和滋补强壮功效的百合科黄精属植物药玉竹的提取物玉竹多糖对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抗氧化系统作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玉竹多糖抗衰老的可能作用途径。方法:实验于2004-07/2005-05锦州医学院免疫教研室完成。①取昆明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玉竹多糖治疗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每只颈背部皮下注射50g/LD-半乳糖0.5mL,连续6周。同时低、中、高剂量玉竹多糖治疗组分别腹腔注射0.5,1,2g/kg剂量的玉竹多糖(玉竹为百合科黄精属植物药,药用根茎,由锦州医学院免疫教研室采摘,经中国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潘兴瑜教授乙醇回流脱脂、水提纯、浓缩、醇沉、除蛋白、离心、真空干燥等程序,得到玉竹多糖;玉竹产自锦州凌海市温滴楼乡岩井寺工区)溶液0.5mL,正常对照组和衰老模型组小鼠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mL。②给药6周后,麻醉下将小鼠摘除眼球取血,常规分离血清,在4℃下30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待测。用分光光度计检测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水平,并将小鼠称质量并剖取小鼠胸腺和脾脏,用电子天平称质量,以脏器湿质量(mg/g)表示小鼠脾指数和胸腺指数,用MTT法测定脾淋巴细胞转化指数,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脾T淋巴细胞亚群,观察玉竹多糖对免疫功能的影响。③多组间样本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昆明种小鼠5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衰老模型组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丙二醛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剂量玉竹多糖治疗组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高于衰老模型组,丙二醛水平明显低于衰老模型组(P<0.01,0.05);中、低剂量玉竹多糖治疗组与衰老模型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水平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②衰老模型组小鼠胸腺指数和脾指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0.05);低、中、高剂量玉竹多糖治疗组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均明显高于衰老模型组(P<0.05~0.01),以中剂量玉竹多糖治疗组作用最明显(P<0.01);3个剂量玉竹多糖治疗组之间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差异不明显。③衰老模型组小鼠脾T和B淋巴细胞转化刺激指数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高剂量玉竹多糖治疗组小鼠脾T淋巴细胞转化刺激指数和各剂量玉竹多糖治疗组小鼠脾B淋巴细胞转化刺激指数明显高于衰老模型组(P<0.05)。④各组小鼠脾脏中CD4 细胞数差异不明显(P>0.05);正常对照组和各剂量玉竹多糖治疗组小鼠脾脏中CD8 细胞数明显多于衰老模型组(P<0.05~0.01),CD4 /CD8 比值则明显低于衰老模型组(P<0.01)。结论:①玉竹多糖可能通过提高衰老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强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降低丙二醛含量,从而减轻衰老小鼠机体组织损伤程度,以延缓衰老。②玉竹多糖对亚急性衰老小鼠免疫器官的功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改善机体的免疫失衡状态,从而增强机体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延缓衰老。  相似文献   
3.
玉竹提取物A对1型糖尿病小鼠的免疫干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百合科黄精属中草药玉竹经水醇法提取而来的玉竹提取物A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1型糖尿病小鼠血糖、T淋巴细胞亚群及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①实验于2004—05/2004—12在锦州医学院医学实验中心完成。选用C57BL小鼠60只。随机抽取9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小鼠(只注射等体积枸橼酸钠缓冲液),其余小鼠应用4昏/L链脲佐菌素溶液,按40mg/kg剂量腹腔注射制备1型糖尿病模型,1次/d,连续5d,以血糖≥11Ammol/L,尿糖卅以上2周,为造模成功,低于此值弃去,造模成功36只。将其随机分为4组,每组9只:模型组,玉竹提取物A1,2,4g/kg组。②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mL,1次/d,共4周;玉竹提取物A1,2,4g/kg组,分别按1,2,4g/kg剂量腹腔注射0.5mL玉竹提取物A(由锦州医学院免疫教研室潘兴瑜教授提供,玉竹的干燥根茎经水醇法提取而得),1次/d,共4周。③用药4周监测血糖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用药后1型糖尿病小鼠脾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用药后1型糖尿病小鼠血清白介素4、白介素10、干扰素1水平变化。④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造模失败15只。正常小鼠9只及造模成功小鼠36只进入结果分析。①空腹血糖水平:用药前各组差异不明显(P〉0.05),用药后,玉竹提取物各剂量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0.01)。②CD4^+T淋巴细胞含量和CD4^+与CD8^+T淋巴细胞比值: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玉竹提取物各剂量组(P〈0.05~0.01),CD8^+T淋巴细胞含量:模型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玉竹提取物各剂量组(P〈0.05-0.01)。③血清白细胞介素4和10水平:模型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玉竹提取物各剂量组(P〈0.05—0.01)。血清干扰素1水平: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玉竹提取物各剂量组(P〈0.05-0.01)。结论:玉竹提取物A经腹腔注射能明显降低1型糖尿病小鼠血糖,其机制与恢复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平衡,调节发病过程中细胞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百合科黄精属中草药玉竹经水醇法提取而来的玉竹提取物A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1型糖尿病小鼠血糖、T淋巴细胞亚群及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①实验于2004-05/2004-12在锦州医学院医学实验中心完成。选用C57BL小鼠60只。随机抽取9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小鼠(只注射等体积枸橼酸钠缓冲液),其余小鼠应用4g/L链脲佐菌素溶液,按40mg/kg剂量腹腔注射制备1型糖尿病模型,1次/d,连续5d,以血糖≥11.4mmol/L,尿糖以上2周,为造模成功,低于此值弃去,造模成功36只。将其随机分为4组,每组9只:模型组,玉竹提取物A1,2,4g/kg组。②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mL,1次/d,共4周;玉竹提取物A1,2,4g/kg组,分别按1,2,4g/kg剂量腹腔注射0.5mL玉竹提取物A(由锦州医学院免疫教研室潘兴瑜教授提供,玉竹的干燥根茎经水醇法提取而得),1次/d,共4周。③用药4周监测血糖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用药后1型糖尿病小鼠脾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用药后1型糖尿病小鼠血清白介素4、白介素10、干扰素γ水平变化。④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造模失败15只,正常小鼠9只及造模成功小鼠36只进入结果分析。①空腹血糖水平:用药前各组差异不明显(P>0.05),用药后,玉竹提取物各剂量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0.01)。②CD4 T淋巴细胞含量和CD4 与CD8 T淋巴细胞比值: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玉竹提取物各剂量组(P<0.05~0.01),CD8 T淋巴细胞含量:模型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玉竹提取物各剂量组(P<0.05~0.01)。③血清白细胞介素4和10水平:模型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玉竹提取物各剂量组(P<0.05~0.01),血清干扰素γ水平: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玉竹提取物各剂量组(P<0.05~0.01)。结论:玉竹提取物A经腹腔注射能明显降低1型糖尿病小鼠血糖,其机制与恢复CD4 和CD8 T淋巴细胞亚群平衡,调节发病过程中细胞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苦参碱对人肝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传统中药苦参的主要成分苦参碱对人肝癌细胞体外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探讨其对肝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4-05/2004-11在锦州医学院免疫与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完成。选用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分设苦参碱0.5,0.75,1g/L浓度组,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顺铂组)。①苦参碱对人肝癌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将对数生长期的人肝癌细胞调至5×108L-1,按每孔100μL接种到96孔板内,培养24h后加入不同浓度(0.5,0.75,1g/L)的药物,继续培养72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最后用酶标仪测A值。实验同时设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顺铂组),每组设6复孔。②苦参碱对人肝癌细胞周期的影响:将对数生长期的细胞用苦参碱(0.5,1g/L)处理48h后,消化并收集细胞,冲液后固定,4℃过夜。次日再冲洗2次,染色,调整细胞浓度至1×109L-1,流式细胞仪检测,按FACSort软件多正态拟合程序进行曲线拟合分析,计算DNA含量,得出细胞周期(G1、S、G2 M)的百分比。③苦参碱对人肝癌细胞DNALadder条带出现的影响:将对数生长期的细胞用苦参碱(0.5g/L、1g/L)处理48h后,消化并收集细胞,调整细胞浓度至1×109L-1,然后按细胞DNA提取试剂盒说明操作,提取细胞DNA,8g/L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有无DNAladder条带出现。结果:①苦参碱在0.5,0.75,1g/L浓度时均能明显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7.24%、26.05%和50.77%,存在着明显地浓度依赖关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②苦参碱0.5,1g/L浓度组G0~G1期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呈浓度依赖关系(36.96±1.98,48.41±3.12,27.30±1.11;t=-7.37,-11.04,P<0.01)。③苦参碱(0.5,1g/L)作用后可使人肝癌细胞发生凋亡,直方图上显示典型的细胞凋亡峰,凋亡率分别为10.21%、18.01%。④提取细胞DNA、电泳,可见苦参碱1g/L组出现典型的梯形条带,苦参碱0.5g/L组梯形条带不明显,而对照组未见梯型条带。结论:苦参碱对人肝癌细胞有明显地抑制作用,并存在着明显地浓度依赖关系;苦参碱可能是通过将人肝癌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抑制其增殖,通过诱导人肝癌细胞发生凋亡等,发挥其抗肝癌作用。  相似文献   
6.
改良鸡胚培养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胚培养法是常用的病毒培养法之一,一般选用白色壳薄的受精卵,以便在检卵灯下画出气室界限,于胚胎附近大血管处作好标记,避开大血管接人病毒。现以尿囊腔接种法为例,采用一种改良法,可不受上述限制。  相似文献   
7.
文章总结了对采用VSD负压封闭式引流治疗皮肤缺损和压疮病人的观察和护理体会。本组所有病例实施负压引流术后,通过加强一般护理、故障处理和康复指导,未出现感染病例,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9.
玉竹提取物A对1型糖尿病小鼠血糖及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1型糖尿病(DM)的发生与细胞因子作用的关系及玉竹提取物A(EA-PAOA)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小鼠(下称STZ小鼠)血糖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昆明小鼠60只,对EA-PAOA进行急性毒性实验。采用STZ小剂量多次注射诱导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正常对照组与DM对照组各1组,实验组分三个剂量腹腔注射等体积EA-PAOA,用药4周监测血糖变化,4周后应用EL ISA法检测外周血血清IL-4、IL-10、IFN-γ含量。结果:急性毒性实验显示EA-PAOA毒性作用很低,LD 50=14.5124g/K g;DM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L-4、IL-10降低,IFN-γ升高;实验组与DM对照组比较血糖明显降低,IL-4、IL-10升高,IFN-γ降低。结论:1型DM的发生与细胞因子IL-4、IL-10降低,IFN-γ升高有关,EA-PAOA安全范围大,可调节STZ小鼠发病过程中细胞因子水平,干预1型DM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毒素休克小鼠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与肝细胞凋亡的关系及其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36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r/,=6)和5个实验组(5个时间点,n=6)。实验组应用LPS腹腔注射建立小鼠内毒素休克模型,并分别于LPS给药后0.5h,2h,6h,12h,24h测定肝组织匀浆NO水平,并取肝细胞分离纯化,通过流式细胞仪观察各组肝细胞凋亡情况,同时采血分离血清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结果肝组织匀浆NO水平从0.5h到6h逐渐升高,6h达高峰(P〈0.01),6h到24h逐渐下降至接近正常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结果正常对照组凋亡率为2.33%,LPS五个时间组凋亡率平均分别为10.34%,21.65%,26.12%,30.12%,36.51%,LPS组肝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AST和ALT水平在LPS注射2小时开始升高,并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结论NO的大量产生早于肝细胞坏死和肝细胞凋亡,可能在内毒素休克早期诱导肝细胞凋亡和肝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