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8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鼻内孔缩小术治疗重度萎缩性鼻炎56例,手术前后行组织病理学,鼻粘膜细胞学及鼻粘膜组织化学检查,并相比较,结果表明,术后3个月有效率为89%,术后2年有效率为80%远期10年以上,有效率为63%,并对鼻内孔缩小术的理论依据,缩小程度及手术的优点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两例舌骨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颈部疼痛,舌骨大角区域最为明显。活动舌骨时症状加重。治疗方法主要是切断患侧舌骨大角,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随着抗菌素的不断广泛应用,胺基甙类抗菌素所产生出的耳毒作用,日渐增多。对儿童的危害极大,现就有关问题介绍如下: 一、何种抗菌素能引起耳聋引起感觉-神经性耳聋的抗菌素以由链丝菌产生的低聚糖抗生素为主,如双氢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B等。其中以新霉素的耳毒性最大,链霉素及卡那霉素次之,庆大霉素引起的耳聋最轻。万古霉素、紫霉素、瑞斯托霉素及多粘菌素B等胃肠道外全身应用是否能引起耳聋,目前看法不一,春雷霉素也对听力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鼻内窥镜实施鼻息肉手术65例,术式包括;窦口鼻道复合体手术,鼻息肉并中鼻甲手术及功能性前组筛手术。术中,术后水出现并发症。术后全部患者恢复了正常鼻通气,术腔宽阔光滑,引流通畅。  相似文献   
5.
收治复发性甲状舌管囊肿患者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4~36岁。16例均为甲状舌管囊肿手术后复发,施1次手术者4例,2次手术者6例,3次手术者3例,4次手术者3例。复发时间均在手术后1年内,16例患者颈部皮肤均可见手术后癫痕。约在舌骨水平以下能触及类圆型囊性包块,可随吞咽运动。周围粘连,界线不清,手术次数越多者粘连越重。囊性包块穿刺抽出淡黄色水样或粘性液体。诊断为甲状舌管囊肿术后复发。治疗方法,采用平阳霉素10m尽用Zml生理盐水溶解,用空针抽净囊内液体,然后将平阳霉素溶液注入囊肿腔内,注入量略少于抽出之液体量。一周…  相似文献   
6.
面中部骨折由于其解剖特点及病理复杂,往往病情危重,处理棘手。鼻内窥镜技术近年来有了飞速发展,不但应用于鼻窦外科而且也扩展到鼻神经外科领域。将鼻内窥镜技术应用到面中部骨折这种损伤大,范围广,破坏严重的手术中,无疑是有益的偿试。报告8例面中部骨折病人,其中鼻额筛复合骨折6例,击出性骨折(眶底暴折)2例。治疗中结合鼻内窥镜技术,从而获得了术前诊断明确,术中操作细致,准确,术后恢复迅速的满意效果,均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7.
笔者曾收治1例因声门下错构瘤出血而死亡的病人。报告如下。 患者,女,34岁。因声嘶、呼吸困难逐渐加重1个月来诊。患者呈Ⅱ度吸气性呼吸困难,双侧声带轻度充血,闭合不严。声门下偏右侧有棕黑色结痂堵塞,初诊为“萎缩性喉炎”。入院后立即行直达喉镜检查,并试取声门下结痂以缓解呼吸困难。钳取出声门下结痂  相似文献   
8.
伴有鼻息肉的鼻窦炎,传统的治疗方法不甚满意。鼻内窥镜技术近几年来在国内外有了迅速的发展,三年多来,我们对60例伴有鼻息肉的鼻窦炎患者,实施了经内窥镜鼻窦手术,术后6个月~1年随访,效果满意。参阅“FESS-95广州标准”治愈48例,占80%,好转12例,占20%,总有效率100%。还就内窥镜鼻窦手术的麻醉。中鼻甲的处理,窦口鼻道复合体手术、功能性前组筛窦切除术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强调了手术后及时、合理的处置,是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正> 婴幼儿鼻炎较为少见,由于西医目前无理想的治疗办法,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药方剂《鼻炎汤》治疗婴幼儿鼻炎,效果较为满意,现将记载完整的18例分析如下: 一、一般资料: 本文观察的18例患儿,男10例,女8例,年龄:6个月以内者10人,6个月~1岁2人,1岁~2岁4人,2岁~3岁2人。其中最大者3岁,最小者出生1天。  相似文献   
10.
<正> [病例]男,28岁.无明显诱因而于入院前4个月左耳流黄色水样物,继而出现左耳右上方肿胀.在当地医院切开排脓2ml而自愈.因可疑胆脂瘤型中耳炎而收入院治疗.既往无中耳炎及局部外伤史.入院后检查,左耳廓无畸形,外耳道干净,鼓膜完整.左耳后发际内皮肤有瘢痕,触之凹陷.乳突X光片显示颞骨有一个直径约1.5cm的圆形密度减低区,边缘清楚.纯音测听及声阻抗无异常改变.局麻下手术,发际内瘢痕处切开,暴露颞骨后见有骨质缺损,破坏区域大小与X光片显示相符.其内充满结缔组织样物,实质性,无包腹.分离后完整取出,见颞骨残留一个1.5cm×2.0cm×1.0cm空腔,基底已暴露硬脑膜,用带蒂颞肌充填空腔。病理报告:纤维组织胶原化,其内有少量炎细胞及血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