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1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应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收治住院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90例,按住院号末位数单双号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按常规实施护理,治疗组采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患者的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结果 ①治疗组痊愈率[77.8%(35/45)]及总有效率[100.0% (45/45)]较对照组明显提高[44.4% (20/45)、86.7% (39/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平均住院日[(12.1±1.5)d]、住院费用[(4523.0±185.0)元]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5.3±2.5)d、(6450.8±267.4)元],患者总满意度[100.0% (45/45)]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95.6%(43/45)]较对照组提高[48.9%(22/45)、44.4%(2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结论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能提高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疗效、患者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缩短其平均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别运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和SRM-H3B Ho:YAG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实施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治疗,分析两种方法可以获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于医院接受输尿管结石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44例开展实验研究,以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22,SRM-H3B Ho:YAG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和对照组(n=22,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结果:两组患者直径<1cm结石的一次碎石成功率、术后2周内结石排净率并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直径≥1cm结石的一次碎石成功率与术后2周内结石排净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差别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SRM-H3B Ho:YAG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是输尿管结石患者的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股静脉穿刺术在重症颅脑损伤输液中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杰  鄢琼 《浙江创伤外科》2001,6(4):267-267
静脉补液是救治重症颅脑损伤患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于1999.6~2000.10对55例重症颅脑损伤患采用股静脉穿刺置管输液,收到良好的效果。其操作简单,易于固定,穿刺成功率高且安全,危险性小、并发症少。现就其应用体会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鄢琼  蔡磊  王洪生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8):117-118,122
目的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临床培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60名在影像科学习的住院医师,采取综合教学法,强调重基础、多综合、大影像、小书本的带教理念,采用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与学科发展方向相结合、精选课程的带教方法,其考核结果与60名用简单带教方法带教的对照组住院医师比较。结果综合教学法组考核成绩为81.55±0.88,对照组成绩为77.64±1.24,综合教学组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t=19.19,P〈0.01)。结论综合教学法易于被学生所接受,提高了教学质量,使学生对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6.
口腔外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外科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轻者可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重者可造成肺栓塞而死亡。我院2004年1月—2005年3月共收治口腔外科患者204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4例,发生率1.96%。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例,男1例,女3例;年龄45~80岁。其中1例为上腭骨肿瘤切除术后,3例为颧弓骨折切复内固定术后。4例均于术中行下肢留置针输液,术后带镇痛泵回病房。留置针留置时间24~48 h。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肿胀、局部皮温升高、腓肠肌疼痛、足背动脉搏动减轻,其中有1例出现体温升高,最高达39.1℃。4例经彩色多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肢体运动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5月在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外科住院治疗的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纳入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n=42)和常规护理组(n=42)。两组患者均予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控制颅内压、预防感染、营养脑细胞及对症支持治疗。常规护理组予以颅脑损伤常规护理,康复护理组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两组干预疗程均为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肢体运动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21.06±4.31)、(16.72±3.87)分]均较干预前[(25.52±4.87)、(25.13±4.65)分]明显下降,Fugl-Meyer评分[(80.62±8.12)、(86.47±8.92)分]较干预前[(74.29±7.24)、(74.05±7.12)分]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康复护理组改善的幅度明显大于常规护理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日常生活、物质功能、社会功能和心理功能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康复护理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用于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可促进其脑功能的早期康复,改善神经及肢体运动功能,减少致残率,并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理论联合中医适宜技术在改善中风偏瘫患者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34例中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6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健康信念理论联合中医适宜技术。比较两组患者ADL、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得分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ADL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干预组FMA总分及上、下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干预组患者HADS焦虑、抑郁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6.7±1.3)分,高于对照组的(6.2±1.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信念理论联合中医适宜技术应用于中风偏瘫患者中,可有效提高患者ADL和运动功能,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翳风穴贴敷联合温针灸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面部Portmann评分、House-Brackmann分级、SF-36评分及症状恢复时间的影响。 方法 将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76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纳入本研究,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38例),对照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甲钴胺胶囊联合传统针灸治疗,观察组则行翳风穴贴敷联合温针灸治疗,比较2组患者面部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症状恢复时间,统计面部功能障碍情况,观察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RPA评分显著低于观察组,症状恢复时间长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17、7.180,均P<0.05)。对照组患者的H-B分级情况明显差于观察组(P<0.05),SF-36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71.05%)显著低于观察组(97.37%),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396,P<0.05)。 结论 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采用翳风穴贴敷联合温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颅脑损伤并发凝血功能障碍常造成伤口广泛渗血、迟发性颅内血肿和颅内血肿复发。2005年5月-2006年4月本院共收治颅脑损伤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8例,入院当时GCS评分为6~10分,主要表现为纤维蛋白原下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经治疗8例均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