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鼻蝶治疗垂体瘤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120例在本院治疗的垂体瘤患者,在显微镜下经鼻蝶手术切除垂体瘤,对手术后的并发症给予及时和有效的处理。对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显微镜下经鼻蝶治疗乳素腺瘤、生长激素腺瘤、皮质激素腺瘤、混合腺瘤的患者的治愈率分别为86.11%,90.00%,92.00%,78.57%,明显高于无功能腺瘤的治愈率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显微镜下经鼻蝶治疗垂体瘤与肿瘤的内分泌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2.
血管网状细胞瘤又称血管母细胞瘤,好发于小脑,伴有视网膜血管瘤,肝、肾、胰腺囊肿或血管瘤者称为von Hippel-Lindau(VHL)病。我们收治1例,具有家族遗传史,报告如下。 患者女,41岁。因行走不稳3个月于1997年10月2日入院。查体:双侧指鼻实验欠准稳,Romberg征阳性。MRI:双侧小脑半球及小脑蚓部共8处占位性病变,直径1.0~1.5cm,增强明显,诊断“脑囊虫病”。腹部B超:多囊胰,多囊肾。入院后行左小脑半球一处病变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为“血管网状细胞瘤”。2000年3月17日,患者又因头痛、双眼视物不清1周入院。眼底检查:双侧视网膜血管瘤。MRI提示小脑蚓部及右侧小脑半球两处原实质性肿瘤发展成带肿瘤结节的囊性病变。入院后行两处囊性肿瘤切除术。  相似文献   
3.
郭锁成 《临床医学》2009,29(8):43-44
目的探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HSS40)对中枢性低血钠的治疗作用。方法23例中枢性低血钠患者每目氯化钠补充量为:生理需要量+2/3缺失量,折合HSS40125~500ml。对尿崩症患者,同时应用抗利尿激素(ADH)。结果23例病人,输注HSS403—5d后,19例血钠达到正常(大于或等于135mmol/1)。4例病人血钠较治疗前升高,但未达到正常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对中枢性低血钠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脊液溶血磷脂酸(LPA)含量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脑积水的关系。方法选取经临床和辅助检查确诊的aSAH患者72例,于发病1、7、14、28d测定脑脊液中LPA含量,观察LPA含量与脑积水发生在时程上的相关性。结果 72例SAH患者中有23例(31.9%)发生脑积水,平均发生时间为(12.6±9.7)d。发病7d时aSAH患者脑脊液中LPA含量与发病1d时相比明显升高(P=0.002),14 d时开始下降,28d时与发病1d时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931)。发病7、14d时脑积水组脑脊液LPA含量显著高于无脑积水组(t1=11.15,P1=0.000;t2=4.90,P2=0.001),1、28d时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t1=1.126,P1=0.286;t2=0.726,P2=0.484)。结论脑脊液aSAH LPA水平在SAH后7~14d明显升高,且在时程上与脑积水的发生有明显关联;脑脊液LPA可能参与了aSAH后脑积水的形成,检测脑脊液LPA含量对预测aSAH后脑积水的发生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胆道手术中十二指肠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医源性创伤,一旦发生倍感棘手,处理得当与否,直接影响手术效果。本文收集我院10年来遇到的3例十二指肠损伤病例,做回顾性临床分析。 1 病例资料 1.1 探查胆管末端时Baker’S扩张器戳穿十二指肠的后壁。例1 男38岁,因胆总管结石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在以Baker’S扩张器探查胆总管时“脱空感”不明显而多次插试,导致十二指肠后壁穿通伤,经修补成功。 1.2 分离十二指肠与肝胆广泛性粘连时损伤十二指肠前壁。  相似文献   
6.
颅内血肿术后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是影响其预后的原因之一 ,术后高钠血症 (高渗性脱水 ) ,可致神经系统症状加重 ,治疗困难 ,死亡率较高。本文对我院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6月收治的 12例颅内血肿术后并发高钠血症病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男 9例 ,女 3例 ;年龄 2~ 72岁 ,平均 3 4.8岁 ;动脉瘤 1例 ,动静脉畸形 1例 ,重症颅脑损伤 8例 ,高血压脑出血 2例 ;12例均经CT证实颅内血肿形成 ,血肿量均超过 40ml,需急诊血肿清除 ,其中 10例同时去骨瓣减压 ,1例动脉瘤颈夹闭术 ,1例动静脉畸形切除术 ,7例术后第 2天行气管切开术。2…  相似文献   
7.
在抗炎、解痉、给氧基础上,加用钙通道阻滞剂异扑定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32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主要是双侧颈内动脉远端或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近端狭窄或闭塞,伴脑底部和软脑膜烟雾状细小血管形成,表现为脑缺血或出血的临床症状。烟雾病的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2003-07—2012-01作者采用联合血管重建术治疗成人缺血型烟雾病1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积水型脑囊虫病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积水型脑囊虫病73例,回顾分析其治疗过程。结果:对诊断明确的73例脑积水型脑囊虫病患者实施了脑室或脑池囊虫摘除术,术后进行抗脑囊虫病治疗,其中13例脑积水症状改善效果不佳,二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均未出现新的神经损害症状,脑室恢复正常。结论:脑积水型脑囊虫病一旦诊断明确,应积极手术切除脑囊虫,解除梗阻性脑积水术后再进行抗囊虫治疗,必要时再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临床效果明确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腰池—腹腔分流术治疗假脑瘤白塞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例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假脑瘤型白塞氏病患者行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术后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早期缓解,复视、外展神经麻痹及视力下降3~6个月恢复(1例视力下降术后无改善)。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假脑瘤型白塞氏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