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分析管理的动力原则在社区护士上门服务绩效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4年8月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7个服务站点,通过建立的上门服务绩效考核应用体系分析实施管理动力原则后的考核得分和上门服务项目次数等内容。结果实施管理动力原则后的上门家访工作内容的次数超过实施前,其中实施前以管理护理、疾病护理、换药、皮肤护理及注射用药等刚性护理为主,而实施后则以身体检查为主。实施管理的动力原则2个月后社区上门服务次数及考核得分均有不同,联合义诊或健康教育总次数及站内义诊或健康总次数与实施前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护士上门服务绩效考核中应用管理的动力原则提高了上门服务项目的次数,同时家访工作的内容也有所提高,站与站及个体的总体绩效差异均能衡量,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服务质量及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我院老年脑血管患者在临床上的跌倒效能和相应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 回顾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167例老年脑血管患者病例.以跌倒效能量表(MFES)、跌倒危险评估量表(MFS)、平衡功能量表(BBS)和步态评估量表(TGA)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老年脑血管患者的跌倒效能分值为(7.91±2.38)分.其中,患者的“上下楼梯”以及“坐车”的得分最低; “近距离拿东西”以及“从座位上起落”的得分最高.患者的右上肢肌力、Berg平衡功能以及步态等对其跌倒效能的影响最大.结论 在老年脑血管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对其平衡和步态进行改善,并进行健康心理辅导,能显著的降低患者的临床跌倒.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家庭病床服务模式在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调查分析某社区166例家庭病床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的效果。结果:病情稳定后继续家庭病床治疗136例(81.93%);无效28例(16.87%),送入医院治疗;2例(1.2%)死亡。双向转诊88人次。结论:家庭病床服务模式在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有效、方便、经济,但需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充分支持。  相似文献   
4.
郭碧平  郭志飞  肖璐 《全科护理》2014,(15):1396-1397
[目的]以延续护理在临床上对脑血管意外伤害康复期的病人进行干预,对其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将160例脑血管意外伤害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病人以传统门诊随访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病人以延续性的护理进行干预。对两组病人预后的依从性和生存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病人经延续性护理干预后,作息、用药、康复锻炼、复诊的依从性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病人的生存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性的提升,观察组病人的Barthel指数(BI)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采用延续护理对脑血管意外伤害康复期的病人进行干预,能有效地提升病人的依从性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9例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观察其护理效果,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显效29例,有效10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结论:对急性期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进行生命体征观察,并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