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对枕神经痛的影响,探讨枕神经痛的治疗方案。方法:枕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19例、神经松动术组22例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组21例。电针治疗组采用电针针刺玉枕、风池、天柱、完骨等穴;神经松动术组采用C2神经松动术治疗;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组将两种方法结合治疗。均每日治疗1次,治疗2周。治疗前后评价视觉模拟量尺(VAS)评分、头痛6点行为评分(BRS-6)并评价疗效。结果: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各组患者VAS评分、BRS-6评分均降低(P0.05),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组较其他两组降低更明显(P0.01,P0.05)。电针治疗组、神经松动术组和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95%(15/19)、68.18%(15/22)和90.48%(19/21),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组总有效率高于电针治疗组和神经松动术组(P0.05)。结论:电针、神经松动术以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均能改善枕神经痛患者的症状,疗效确切。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疗法对于枕神经痛的疗效优于单纯电针疗法或神经松动术疗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对兔坐骨神经损伤后下肢运动功能以及Ras相关C3肉毒素底物1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80只新西兰家兔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夹脊电针组、神经松动术组、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组。每组36只,再按取材时间点分为治疗1周、2周、4 周后共3个亚组,每个亚组12只新西兰家兔。模型对照组、夹脊电针组、神经松动术组、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组均采用钳夹法造成坐骨神经损伤模型,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神经松动术组行神经松动术治疗,夹脊电针组进行夹脊电针治疗,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组进行夹脊电针和神经松动术治疗。于治疗1、2、4周后采用趾张反射评分和改良的Tarlov评分评定5组大鼠新西兰家兔的下肢功能恢复情况。并于治疗1、2、4周后,每组均抽取12只新西兰家兔放血处死后取坐骨神经和相应节段脊髓(L4-L6段),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Ras相关C3肉毒素底物1 mRNA及蛋白的表达。 结果 治疗后1、2、4周后,夹脊电针组、神经松动术组和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组新西兰家兔的坐骨神经功能均优于模型对照组同时间点,但均弱于正常对照组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组各时间点的坐骨神经功能均优于夹脊电针组和神经松动术组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CR灰度分析,治疗1、2、4周后,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组节段脊髓和坐骨神经中Ras相关C3肉毒素底物1mRNA的表达量高于夹脊电针组和神经松动术组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Western blot灰度分析,治疗1周后,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组节段脊髓Ras相关C3肉毒素底物1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夹脊电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4周后,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组节段脊髓Ras相关C3肉毒素底物1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夹脊电针组和神经松动术组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Western blot灰度分析,治疗2、4周后,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组坐骨神经中Ras相关C3肉毒素底物1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夹脊电针组和神经松动术组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神经松动术结合夹脊电针治疗可促进坐骨神经损伤后轴突再生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损伤的坐骨神经和相应脊髓节段Ras相关C3肉毒素底物1基因以及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正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断裂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运动创伤性疾病~([1])。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恢复ACL组织学完整的主流方法~([1]),但同时手术创伤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韧带、肌腱上的本体感受器,影响膝关节的动态稳定性。Gross等~([2])报道本体感觉的减弱会导致姿势的反射性不稳,增加了关节损伤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