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CR)在床旁新生儿各部位X线摄影、尤其是新生儿胸部摄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份床旁CR片,利用曝光条件的宽容度,设置最佳参数,综合运用计算机图像后处理和空间处理技术等,对影像细节进行调节,并与传统X线摄影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R照片对比度良好,层次清晰度高,摄影失真度小,废片率为1%,普通片为9%。结论CR在床旁新生儿各部位X线摄影,新生儿胸部摄影时,有助于提高图像质量和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杨泽年  郭天畅  张婷 《中外医疗》2009,28(18):23-26
目的利用16层螺旋CT对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成像(冠脉CTA),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25例受检者能屏气时间≥18S,控制心率在(65±10)次/min,行16层螺旋CT冠脉CTA检查,利用血管分析软件对图像进行后处理,主要采用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对冠脉CTA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其中21例患者的冠脉CTA结果与冠状动脉导管造影检查(CAG)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采用相对值或绝对值时间法重组心脏客积数据。对128例患者中512支血管进行成像质量分析:质量优.良、中和差分别为22.5%(115支),41.0%(210支),24.4%(125支)和12.1%(62支),可用于诊断评价的血管为87.9%(450支)。21例与CAG进行对照,共分析冠状动脉血管84支,CTA诊断血管狭窄程度≥50%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6%、89.6%、86.8%和93.5%。结论利用16层CT行冠脉CTA,虽然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比不上更多层数的高挡CT,但充分做好病人扫描前准备和合理的扫描,重建方法,仍可迟到较高的检查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胆固醇性肺炎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病理证实的胆固醇性肺炎的胸部CT表现,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4例胆固醇性肺炎,2例表现为肿块样病灶,邻近胸膜增厚,其中1例中度均匀强化,1例呈多环状强化,2例表现为肺段不张,其中1例周围见多发肺大泡及纤维灶,1例并有散在斑点状钙化,增强后中度不均匀强化。结论胆固醇性肺炎CT表现缺乏特异性,最终确诊需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肾实质钙质样密度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螺旋CT扫描发现的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肾实质钙质样密度病变。结果31例中肾囊肿并钙化13例,肾结核并钙化8例,髓质海绵肾4例,肾癌并钙化3例,肾乳头坏死并钙化2例,上述各种’肾实质钙质样密度病变各有不同的CT影像特征。结论了解各种不同性质肾实质钙质样密度病变有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碘对比剂在先天性小肠闭锁的X线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准确、实用的检查方法。方法对20例用碘对比剂造影的先天性小肠闭锁的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用碘对比剂均能显示小肠闭锁情况,其中十二指肠闭锁8例,空肠闭锁5例,回肠闭锁7例。未发现不良反应,不影响先天性小肠闭锁诊断。结论碘对比剂在先天性小肠闭锁造影检查中实用、安全,能达到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CTA对心肌病并发心绞痛患者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疑似肥厚型心肌病并心绞痛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共540节段冠状动脉,所有患者均通过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A扫描技术和冠状动脉造影技术检查,比较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肥厚型心肌病并心绞痛患者的诊断结果。 结果 冠状动脉CTA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诊断血管狭窄程度完全符合的共有384节段,完全相符率为71.1%。通过冠状动脉CTA检查诊断发现,患者血管狭窄程度正常的节段与血管狭窄程度为重度的节段的敏感性高于血管狭窄程度为轻度和中度的节段(P<0.05);但从阳性预测值方面看,血管狭窄程度为轻度的节段的阳性预测值却低于正常、中度、重度的节段(P<0.05)。两种检查方式对非钙化斑块和混合斑块的诊断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钙化斑块诊断率方面,通过冠状动脉CTA的诊断率高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P<0.05)。 结论 对于患有肥厚型心肌病并心绞痛的病人,可用冠状动脉CTA检查其是否有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CTA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情况可作出精确的判断,且安全、快速,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对比磁共振磁敏感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和CT检查在诊断小儿颅内出血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确诊颅内出血的患儿23例发病3天内进行头颅磁共振SWI成像和CT横切位扫描检查,对SWI成像和CT检查图像进行分析评分比较。结果 23例共有出血灶69个,SWI成像发现出血者23例,出血灶共69个,检出率为100%;CT扫描发现出血者21例,出血灶共29个,检出率为91.3%。两者对小儿颅内出血检出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WI对小儿颅内出血的敏感度高,其检出率明显高于CT,对颅内出血的小儿的诊断和治疗有显著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易损斑块利用64排CT进行诊断的效果,分析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本院冠心病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64排CT进行诊断,按照诊断结果将患者进行分组,进行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64排CT对于易损斑块诊断的符合率为88.57%;易损斑块MMP-9、IL-6、TNF-α、Hs-CRP水平明显高于非易损斑块;MMP-95.231ng/L、hs-CRP3.583 mg/L、UAP是易损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64排CT对于冠状动脉易损斑块具有良好诊断价值,且能够了解冠状动脉易损斑块危险因素,有助于指导临床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B超诊断小儿肠套叠并在监视下进行水压灌肠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肠套叠患儿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儿均经B超诊断为肠套叠,然后观察组应用B超监视下行水压灌肠治疗,而对照组应用X线监视下进行空气灌肠治疗,记录B超检查小儿肠套叠的有效性,并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成功率。结果本组90例B超诊断为肠套叠的患儿,确诊率为100%。观察组复位成功率为93.33%,对照组复位成功率为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肠套叠的患儿来说,应用B超进行诊断确诊率高,且无辐射,并在B超引导下进行水压灌注整复,成功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癫痫患者脑白质结构的特点.方法 选择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51例癫痫患者,分为癫痫组和健康对照组,癫痫组又分为影像检查阴性组、颞叶癫痫组[颞叶局化性脑皮质发育不良(focal cortical dysplasia,FCD)合并海马硬化(hippocampal sclerosis,HS)组].健康对照组与癫痫组均进行全脑弥散张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扫描,DTI数据则通过基于成像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tract-based spacial statistics,TBSS)进行统计.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影像检查阴性组大脑白质纤维的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均显著降低(P<0.05),径向扩散系数(radial diffusivity,RD)值显著升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该组与健康对照组的平均弥散率(mean diffusivity,MD)值和轴向扩散系数(AD)值在各脑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颞叶癫痫组大脑白质纤维的FA值显著降低(P<0.05),RD值和MD值显著升高(P<0.05);影像学阴性组与颞叶癫痫组之间的FA、AD、RD和MD值在各脑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颞叶癫痫组内,病灶分布于大脑白质左侧相对于病灶分布于右侧的FA值在各脑区内均显著降低(P< 0.05),RD值均显著升高(P<0.05),2组MD值和AD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论是影像表现阴性的癫痫患者还是颞叶癫痫患者,其大脑白质纤维束均存在广泛性的损伤;颞叶癫痫病灶虽然局限,但可影响大脑网络连接,且颞叶癫痫波及的相关大脑网络连接所在的脑区还是比影像学阴性表现组广泛,即特发性广泛性癫痫的脑区范围明显局限,并且受病灶偏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