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各项指标与左心室肥厚、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对45例临床上已确诊有左心室肥大、心肌缺血的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观察组)和36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对照组)进行动态血压(ABPM)和动态心电图(DCG)同步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ABPM多项指标:即24h、白昼、夜间平均收缩压,血压负荷值,脉压增高,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2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DCG:室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ABPM多项指标与左心室肥厚、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患者心肌缺血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纳入52例OSAHS患者和21名健康体检者,应用多导睡眠监测系统(PSG)行至少7 h睡眠呼吸监测,长程动态心电图(Holter)同步记录心电动态变化,分析心肌缺血与呼吸紊乱指数(AHI)的关系。结果轻中度OSAHS组(5次/h≤AHI<30次/h)与重度OSAHS组(AHI≥30次/h)均表现为睡眠时心肌缺血负荷显著大于觉醒时,且OSAHS患者AHI与睡眠时心肌缺血负荷相关(r=0.667,P<0.01)。轻中度OSAHS组与重度OSAHS组分别根据有无心肌缺血情况,分为心肌缺血组和无心肌缺血组。轻中度组亚组分析显示,与无心肌缺血组相比,心肌缺血组清醒时与睡眠时的平均心率均显著增快[(83.33±6.86)次/min比(76.30±8.52)次/min;(64.71±6.94)次/min比(59.18±2.94)次/min,均为P<0.05]。重度组亚组分析显示,与无心肌缺血组相比,心肌缺血组睡眠效率(74.71%±8.32%比86.36%±6.33%,P<0.01)、最低血氧饱和度(52.36%±17.32%比64.80%±14.86%,P<0.05)、平均血氧饱和度(87.93%±4.80%比92.00%±1.73%,P<0.01)及总非快速动眼期时间/总睡眠时间(68.67%±4.19%比76.87%±7.16%,P<0.05)均显著降低,SaO_2<90%的时间及最长呼吸暂停时间[(236.65±132.72)min比(124.10±82.99)min;(71.63±15.94)s比(55.28±22.05)s,均为P<0.05]均显著延长。结论 OSAHS患者睡眠时的心肌缺血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轻中度OSAHS患者睡眠时心肌缺血可能由反复交感神经系统激活相关的改变所致,重度OSAHS患者的心肌缺血可能与低氧血症及睡眠结构紊乱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电图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碎裂QRS波(fragmented QRS com-plex,fQRS)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的价值。方法在急性心肌梗死后8周左右对每一位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及生化标志物检测,根据常规心电图fQRs的有无,将研究对象分为fQRS组和非fQRs组,分别统计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fQRs组24h室性早搏的发生数明显高于非fQRs组(3140±555 vs 1226±142,P〈0.01),复杂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fQRS组(34.4%VS10.7%,P〈0.05)。结论心电图12导联fQRS波可能可预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从未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动态脉压指数(APPI)与血压变异性(BPV)及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根据24hPPI将69例从未治疗的EH患者分为年龄、性别匹配的两组,低PPI组(APPI24h≤0.335)和高PPI组(APPI24h>0.335)。应用24h动态血压(ABPM)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并比较69例从未治疗的EH患者的APPI与BPV及心律失常的相关关系。结果:高PPI组24h、白昼及夜间的血压、脉压、收缩压变异水平均明显高于低PPI组(P﹤0.05),各时段早搏的每小时发生次数(bph)和复杂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低PPI组(P﹤0.05)。简单相关关系分析24hAPPI,24h、白昼收缩压水平,24h、白昼及夜间脉压均与收缩压变异性(SBPV)呈正相关(r分别为0.243,0.252、0.276,0.393、0.346、0.333,P﹤0.05),24hAPPI、SBPV与室性早搏的发生次数呈正相关。偏相关关系分析仅24hPPI与SBPV、室性早搏的发生次数呈正相关(r分别为0.351、0.457,P﹤0.05)。结论:从未治疗的EH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及BPV与APPI呈正相关,且相关性最好。  相似文献   
5.
短QT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短QT综合征(SQTS)是一种主要发生在年青人及新生儿的临床综合征。它以心电图上经心率较正的QT间期(QTC)小于340ms为特征。临床表现主要有眩晕、心房颤动、心悸及晕厥的反复发作,甚至出现心脏性猝死,但也可无任何症状。分子遗传学基础研究证明SQTS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目前已有3种与之相关的基因变异被确定:KCNH2(HERG)、KCNQ1及KCNJ2。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是迄今为止被证明唯一能有效预防SQTS猝死的治疗方法。另外,奎尼丁,丙砒胺可作为ICD的一种辅助治疗或可选择的治疗方法,在儿童及新生儿等ICD应用较困难的人群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宁波江东社区45岁以上中老年患者的心电图特点.方法 收集江东社区医院45岁以上中老年患者的常规心电图数据2 961份,按年龄分为45~59岁、60~74岁和≥75岁3组,比较总体、不同性别间及不同年龄段的异常心电图检出率.结果 心电图异常1 593例(53.8%);男女间异常心电图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异常心电图检出率在3个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异常心电图检出率在3个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总体及男女各自的异常心电图检出率前3位均为复极异常、窦性心动过缓和异位期前收缩;不同性别异常心电图中窦性心动过缓、起搏心律、窦房及房室传导阻滞、左心室高电压及左心室肥大、异常Q波和复极异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宁波江东社区45岁以上患者的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主要特点为男性大于女性,男性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多,而女性在60~74岁年龄组最多.对中老年患者在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及治疗康复等一系列社区医疗服务上具有一定的参考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从未经高血压相关治疗的中青年人群动态脉压(APP)及动态脉压指数(APPI)的特征及其与血压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未经高血压相关治疗而临床拟诊高血压的118例中青年门诊患者根据24h血压平均水平分成动态血压正常组(A组)和高血压组(B组);组内再根据诊所血压水平各分成2亚组(A1组、A2组及B1组、B2组),对组间及亚组间APP、APPI的特征及其与血压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白昼APP水平B组明显高于A组(P〈0.01),而24 h、白昼、夜间的APPI水平B组明显低于A组(均P〈0.01)。白昼APP水平A2、B1、B2组明显高于A1组(均P〈0.01),24h、夜间的APPI水平B2组明显低于A2组(均P〈0.05)。B组24 h、白昼、夜间APP及APPI与对应时的段MSBP成正相关(=0.812、0.836、0.747,0.604,0.651,0.436;均P〈0.01),APPI与对应时段的MDBP成负相关(r=-0.447、-0.398、-0.446;均P〈0.01)。结论 APPI在评价大动脉硬化方面较APP更稳定、可靠。联合应用(A)BP、(A)PP及(A)PPI三个指标综合评价血压变动及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可能更全面。  相似文献   
8.
老年SH患者ABPM指标与LVH、MI及心律失常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收缩期高血压(SH)患者的血压各项指标与左心室肥厚(LVH)、心肌缺血(MI)及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对45例临床已确诊有左心室肥大、心肌缺血的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观察组)和36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对照组)进行动态血压(ABPM)和动态心电图(DCG)同步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ABPM多项指标即24h、白昼、夜间平均收缩压、脉压、血压负荷值(收缩压)增高,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2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DCG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ABPM多项指标与左心室肥厚、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双腔心律失常指同一患者心房、心室异位节律点自律性异常增高,相继出现反复的心律失常,大多数情况下较严重的双腔心律失常对患者预示着很大的危险性,特别在有器质性心脏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率与死亡率均明显增加.本文对63例重症双腔心律失常者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病机制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aVR可用于一些心脏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性肺栓塞、房室肥大、心动过速等,但临床中aVR ST段抬高并不多见,本文主要对aVR ST段抬高的心电图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