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9 毫秒
1
1.
目的:分析有机磷农药中毒引起迟发性神经病的治疗。方法:将45例有机磷农药中毒迟发性神经病的临床肌电图发病初期及恢复期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30例患者复查肌电图,其中5例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15例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4例患者有失神经电位,1例患者电静息。结论: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迟发性神经病经积极治疗3~6个月逐渐恢复正常,少数重症患者可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相似文献   
2.
临床对于鱼钩刺入皮肤者,一般常采用手术切开的办法取钩,但是组织损伤往往较大。笔者用下述方法处理,病人痛苦小,手术简单易行。先除去露在体外针钩上的残饵、线结,用碘酊、酒精将体外鱼钩和局部皮肤严格消毒。消毒后,用2%普鲁卡因沿钩住部位行局部浸润麻醉。再用持针钳或止血钳钳紧鱼钩的钩柄,往钩尖方向用力,待钩尖从皮肤穿出后,再钳住钩尖,如同用弯三角针缝合皮肤一样顺势拔出即可(见图)。然后在针眼处覆盖敷料,几天后撤去。  相似文献   
3.
超早期溶栓联合神经保护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尿激酶(UK)溶栓溶栓治疗的疗效、最佳时机、安全性及神经保护剂对溶栓疗效的影响。方法: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起病6小时内30例,6~12小时15例,根据起病时间及是否使用神经保护剂分为A、B、C三组,快速静脉商注尿激酶50~80万单位,另设对照组30例,分别对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疗效进行定。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显著,A、B组(〈6小时组)P〈0.01,C组)6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后抑郁对神经功能康复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治疗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对100例脑卒中的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治疗前后行汗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进行评定其疗效。结果:治疗组(HAMD)评分治疗后(3.9)较治疗前(20.12)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后(14.1)与治疗前(19)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组MIHSS评分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症治疗可促进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我院从1997年以来采用尿激酶对急性脑梗死在有效时间窗口内(0~6h)溶栓治疗取得较满意效果。但在溶栓后,一定时间内出现血管再闭塞,为防止此类现象发生,我们在溶栓后加用低分子肝素对预防脑再梗死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1)所有病例均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1];(2)发病≤6h;(3)年龄≤70岁;(4)无意识障碍;(5)头颅CT或MRI检查正常,均为首次发病;(6)溶栓治疗前血压<2413kPa(1kPa=7.5mmHg);(7)无出血性病史,出凝血时间、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均正常;(8)近期无大手术史及…  相似文献   
6.
目的:早期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预防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方法:60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早期应用高压氧及药物综合治疗,50例患者用药物治疗进行对照。结果:昏迷时间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缩短;迟发性脑病治疗组发生率3.3%,对照组发生率38%;治愈率治疗组97%,对照组5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应用高压氧加药物综合治疗和充足的疗程是预防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一颗牙齿     
医生都知道,治病应该了解病因、正确诊断。老人往往只有症状、病因要凭医生专业和临床经验去分析、找出来,这就好比猜谜。我遇到一个似是而非的“谜中谜”经过一年多,病因仍然让人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最后答案竟是病人自己“亮”出来的。  相似文献   
8.
一段往事     
1972年夏季怀化大旱,我们地区西医学习中医班的全体学员被抽调参加地革委会组织的各抗旱工作队。乌宿是沅陵县的穷山区,我随张志洪队长(后任地委纪检书记)一行下到该区清水坪公社莲花池大队。因我是医生,张队长便安排我到大队卫生所帮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