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8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系统评价氯己定全身擦浴对重症监护室(ICU)病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氯己定全身擦浴预防ICU病人多重耐药菌感染效果的中英文文献。由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质量评价及提取资料,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项研究共23 090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温水或肥皂水擦浴比较,氯己定能降低ICU病人多重耐药菌感染(OR=0.770,P<0.001)。其中氯己定全身擦浴能降低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OR=0.664,P=0.004)及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OR=0.442,P=0.034)的感染发生风险,但不能降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OR=0.852,P=0.193)及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感染发生风险(OR=0.888,P=0.537)。结论:现有证据显示,氯己定全身擦浴能降低ICU病人多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对提高肝多发占位穿刺活检诊断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来我科就诊的128例常规超声检查诊断性质不明的肝多发占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62例注射超声造影剂SonoVue行CEUS后行超声引导穿刺活检(CEUS组),66例只采用常规超声引导穿刺活检(US组)。男86例,女42例;年龄36~74岁,平均53.2岁。穿刺病灶共178个,大小0.5~2.9 cm,平均1.4 cm。对比分析两组穿刺活检结果。取材量满足病理诊断为取材成功。结果:穿刺≤2针即获较满意标本量者CEUS组明显多于US组(P=0.000 2)。CEUS组76灶中确诊72灶(94.7%);US组102灶中确诊为86灶(84.3%)(两组比较P=0.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微小恶性肿瘤(≤2 cm)的确诊率CEUS组94.6%,明显高于US组的78.1%。本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CEUS可准确分辨肝内病灶的坏死区,敏感反映病灶血流灌注情况。CEUS引导穿刺活检可有效提高经皮穿刺活检的确诊率、降低常规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的假阴性率,在肝多发占位穿刺活检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进行高频超声检查的浅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384例,观察肿大淋巴结的二维超声声像图及血流动力学特点,所有病例均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根据组织学病理结果分为良性淋巴结组和恶性淋巴结组,分析两组超声声像图的不同特点。结果良性淋巴结组118例(其中淋巴结炎44例,淋巴结核4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34例),恶性淋巴结组266例(恶性淋巴瘤33例,转移性淋巴结233例),高频彩色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9.06%(342/384)。恶性淋巴结组淋巴结的长径值及短径值为(3.3±1.4)cm、(1.9±1.2)cm,良性淋巴结组淋巴结的长径值及短径值为(2.1±1.3)cm、(1.1±0.5)c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01、9.298,P均<0.001);淋巴结长短径比值(L/S)<2(恶性淋巴结组占81.30%,良性淋巴结组占23.90%,χ2=210.10,P<0.001)及淋巴结内血流阻力指数(RI)恶性淋巴结组为0.74±0.16,良性淋巴结组为0.62±0.21,两者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8.011,P<0.001)。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作为鉴别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超声诊断学是一门发展迅速、涉及面广、诊断与治疗并重的交叉性边缘学科,在医学影像学中起着重要作用。现将传统超声教学法与现代超声教学法结合在一起,强调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相互融合,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及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充分发挥教与学的能动性,适应现代医学影像学教学的需要和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ool-tip冷循环射频消融系统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影响其生存期的预后因素.方法 对46例(共125个肝内转移灶)大肠癌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的复发和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模型和Log 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分析患者可能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分析可能影响生存期的21项单因素中,3项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初次RFA前癌胚抗原(CEA)值、治疗目的方案.与生存期相关的多因素有2项,分别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治疗目的方案.结论 超声引导下RFA治疗肝转移癌,影响治疗预后的因素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初次RFA前癌胚抗原(CEA)值、治疗目的方案.此结果有助于指导RFA治疗.  相似文献   
7.
在超声诊断学教学中,实践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关键环节。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教学和考核方法以及学生思维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仪器、独立完成超声检查以及规范的报告书写能力,探寻提高超声诊断学实践教学质量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窗超声造影(OCU)、多层螺旋CT(MSCT)及两者联合诊断胃癌的价值。方法:60例经胃镜活检和术后证实的胃癌患者术前均行OCU、MSCT检查,将TNM分期情况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T分期总准确率OCU为80.00%(48/60)、MSCT为71.67%(43/60)、两者联合为88.33%(53/60),3者对胃癌T分期的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于胃癌的T1、T2分期OCU(62.5%、77.8%)较MSCT(37.5%、55.6%)准确率高。N分期总准确率OCU为61.67%(37/60)、MSCT为73.33%(44/60)、两者联合为85.00%(51/60),3者对胃癌N分期的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N3分期准确率OCU为35.00%(7/20)、MSCT为75.00%(15/20),两者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分期单用两种检查及联合检查无显著差异。结论:OCU与MSCT联合诊断,可提高胃癌术前TNM分期,对拟定手术方式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利用组织多普勒和常规超声心动图评估乳腺癌患者赫塞汀心脏毒性。方法:80例接受赫塞汀化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赫塞汀总累积量14mg/kg,开始化疗前及每个疗程结束后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并测量相关参数。健康对照组40例。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ejection fraction,LVEF),二尖瓣口血流速度(早期速度E、晚期速度A及两者比值E/A);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指标有二尖瓣环左室侧壁处组织多普勒峰值速度(收缩峰速S’,舒张早期峰速E’,舒张晚期峰速A’及E’/A’)。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LVEDD、LVESD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别(P>0.05);LVEF在累积量达到12mg/kg,出现显著差别[(58.07±6.60)%vs(68.65±6.70)%,P<0.05],舒张功能指标E/A在累积量达到14mg/kg出现明显差别[(0.98±0.14)vs(1.19±0.13),P<0.05]。组织多普勒指标:S’在累积量达到10mg/kg出现明显差别[(8.70±1.97)cm/s vs(10.55±2.31)cm/s,P<0.05],E’/A’在累积量达到8mg/kg即出现明显差别[(0.87±0.28)vs(1.12±0.30),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80例接受赫塞汀化疗的乳腺癌患者第一次治疗前各指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较常规超声心动图能更敏感地监测乳腺癌患者赫塞汀化疗的心脏改变。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一种免疫相关的以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出血性疾病,多数学者以为本病与自身免疫有关。目前西医治疗CITP在远期疗效、禁忌症、毒副作用方面仍存在部分难以解决的问题。笔者近年来,应用院内自制消癜饮治疗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60例,并与成药对照组55例做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