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脉冲振荡技术 (IOS)阻力和流速依赖 (dR/dV′)对气道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德国IOS肺功能仪对正常、吸烟和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共 72例进行阻力 /流速依赖 (dR/dV′)和FVC曲线有关指标检测、比较 ,并做回归分析。结果 dR/dV′正常组分别与吸烟组和COPD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 ,但COPD组与吸烟组无差异 (P >0 0 5 ) ;dR/dV′与FEV1、V50 和V2 5分别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0 1) ;采用“正常组的均值+1 6 5标准差”作为异常判别标准对正常组的误检率为 4 17% ,对吸烟组和COPD组共 4 8例阳性率为 4 1 6 7%。结论 dR/dV′可以作为判断有无气道阻塞比较特异的指标 ,但可能无法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群颈围、小腿围对其血压、血脂、血糖的影响。方法 2019年7—11月选取960名≥40岁来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人员为研究对象,在体检套餐的基础上增加颈围、小腿围的测量。血压、血脂、血糖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和临床上认为与因变量关系密切的变量纳入进行二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不同体质指数、有无血脂异常、有无血糖异常、有无高血压的中老年人,其颈围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体质指数、有无血脂异常、有无血糖异常、有无高血压的中老年人,其小腿围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校正了性别、年龄、吸烟、饮酒、体力活动、体质指数、血压、血糖、血脂、颈围或小腿围后,结果显示,颈围增粗(OR=2.142,P<0.001)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颈围增粗(OR=1.970,P<0.001)、小腿围缩小(OR=1.894,P<0.001)均是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小腿围缩小(OR=0.460,P<0.001)是血糖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建议体检项目增加颈围、小腿围的测量,一旦发现颈围增粗和(或)小腿围缩小,及时关注血脂、血糖、血压水平,从而改变饮食、生活方式,增加运动量以及必要的药物干预,以最大限度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劳动能力鉴定中残气肺总量比(RV/TLC)诊断标准对评定老年矽肺患者肺功能损失分级的合理性.方法:采用德国MasterScreen肺功能仪对185例0 期老年矽肺患者进行肺功能测定,记录相关指标,作对比分析.结果:肺功能指标单项异常率依次为RV/TLC84.3%,DLC043.2%,FVC20.5%,FEV120.5%,FEV1/FVC 11.9%,后四者(DLCO、FVC、FEV1和FEV1/FVC中一项或一项以上异常)总异常率达54.1%,与RV/TLC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判断矽肺肺功能损伤分级分布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但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RV/TLC单项检查异常率明显高于其他指标总和的阳性率;对老年矽肺患者采用此标准作为判断肺功能有无损伤很可能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4.
纤维支气管镜冲洗治疗重症肺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的应用已日趋广泛,对提高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00年1月-2003年3月我院对经祛痰、雾化吸入、拍背、使用广谱抗生素等积极处理,效果不佳的重症肺炎患者,采用纤支镜冲洗加用药物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胸水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PFE)的原发病、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 2 3例PFE的临床特征。结果  2 3例胸水均为渗出性 ,4例伴血嗜酸粒细胞增多 ;10例在病程中伴发气胸 ;原发病中恶性胸腔积液占 2 6 1% (6 /2 3) ,同期非PFE者恶性肿瘤占 32 6 % (5 8/178) ,PFE与非PFE渗出性胸水的恶性肿瘤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结核性胸膜炎占 2 1 7% ,其中初次胸穿即为PFE者仅 1例。结论 PFE原发病以气胸、恶性肿瘤和结核为多 ;它的出现并不能肯定为良性疾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改进后的舌下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疗法治疗儿童过敏性哮喘护理方法 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方法 选择2007年10月-2008年4月过敏性哮喘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重点突出做好患儿及家长认知与行为的干预,提高治疗依从性;对患儿的治疗过程进行全程动态连续性观察,制订个体化健康宣教计划.比较2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治疗前后儿童哮喘控制测试总分值、治疗前后脉冲振荡(IOS)肺功能检测.结果 将2组患儿治疗护理前后的治疗依从性、肺功能检测报告、儿童哮喘控制测试结果 经统计处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舌下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疗法配合改进后的护理方法 能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及使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常规胸部X线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2例(145例次)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常规胸部X线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根据临床上有无发热或合并其内科疾病将其分成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对内科处理有影响的X线表现如肺浸润,气胸,纵隔气肿,充血性尽力衰竭共36例次,占24.8%,并发症组66例次中占21例次(21/66),无并发症组79例次中占15例次(15/79),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经治疗效果不佳者应常规作胸部X线检查,以便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8.
院外延续管理对舌下特异性免疫疗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舌下特异性免疫疗法治疗过敏性哮喘患儿的院外延续管理的方法及内容,旨在为患儿进行有针对性的长期医疗护理服务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将218例过敏性哮喘患儿,按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的方法,观察组在出院后给予建立档案信息、实施跟踪管理、评价动态效果等院外延续管理的方法实施医护服务,将两组患儿治疗初期与治疗一年后的健康行为及各项治疗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患儿及家长的哮喘相关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遵医行为较对照组要好,肺功能及哮喘控制评分等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结论:院外延续管理能改善过敏性哮喘患儿的健康行为,提高特异性免疫疗法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自发性气胸发病时间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通过对自发性气胸发病时间规律的分析,研究气温、气压、湿度等气候因素对自发性气胸发病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内在联系.方法 选取201例自发性气胸病人,观察其发病时间有无积聚性,分析月平均气温、气压、湿度与月发病例数的关系.结果 自发性气胸的发病有积聚性,每年的1、7月较高,4、11月较低,呈双峰集中趋势;月平均气温相对年平均气温的离均差值与月发病例数呈直线正相关(r=0.597,P=0.04).气压、湿度和自发性气胸的发病无相关(P>0.05).结论 自发性气胸的发病时间有积聚性,其发病和气温有一定关系,过高或过低的气温均可使自发性气胸的发病增多.在温州地区自发性气胸发病集中在1、7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司帕沙星及洛美沙星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茶碱缓释片药动学的影响。方法 36例老年COPD患者口服茶碱缓释片10 0mg ,q8h×9d ,d 4起Ⅰ组18例合用司帕沙星片2 0 0mg ,qd ;Ⅱ组18例合用洛美沙星胶囊4 0 0mg ,q12h。于d 4、10采集血样,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检测茶碱的血药浓度,用PKBP N1程序求得药动学参数。结果 合用司帕沙星后茶碱血药浓度较合用前明显升高(P <0 .0 1) ,AUC及cmax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 .0 1) ;而合用洛美沙星后其血药浓度较合用前稍有升高(P >0 .0 5 ) ,药动学参数除tmax有统计学意义(P <0 .0 5 )外,其余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司帕沙星对茶碱的药动学有显著性影响,而洛美沙星对茶碱的药动学情况基本上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