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在输血信息管理系统上构建全自动血型配血分析仪数据接收管理模块的可行性.方法 在输血信息管理系统上建立全自动血型配血分析仪数据和图像接收管理模块,将云密钥管理系统和输血信息系统对接,操作员通过手机扫码登录系统,及时完成输血相容性实验报告、发血报告的电子签名,同时通过移动签署系统使临床取血者在移动平板上实现电子签名.结果 输血信息管理系统上可接收全自动血型配血分析仪实验数据,并可将ABO血型、Rh血型、交叉配血、抗体筛查、质量控制等输血相容性实验结果及微柱凝胶卡实验结果原始截图显示在报告单上,实现数字化、无纸化用血安全管理.结论 实现并确保了输血相容性实验报告的数字化和无纸化管理,实现整个用血安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可追溯性和合法性,进一步保障了临床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2.
在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建立网络型医院输血管理系统(BIS),对临床输血采用全程信息化管理,为输血安全管理起到快捷、准确、安全、高效、创新的作用。输血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已有不少文献报导,而且都各自有不同的特点[1-4]。本院建立的网络型输血管理系统与血站输血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 IS )、检验科信息管理系统(L IS )实现了无缝衔接,并将四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临床医生在 H IS开出电子输血申请医嘱时,系统会从L IS里提取患者最新相关的检验结果,并将数据置到电子输血申请单中;输血科只要拿到患者输血申请单申请号,并在BIS上读取申请号,临床医生为患者申请输血信息,便会自动录入到BIS中;输血科根据临床需要,通过BIS向血液中心发出请求发放血液制品品种和需要的数量,血液中心根据库存情况通过BIS将血液配额结果反馈给医院输血科。现将本院网络型输血管理系统的建立及应用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法联合纳洛酮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以西药抗感染、氧疗、控制心力衰竭及并发症。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方,并联合纳洛酮静滴。14 d后评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PaC02)、平均肺动脉压(mPAP)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肺性脑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