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1.
目的观察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镜下表现特征,探讨结核性胸膜炎镜下不同表型对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4月-2013年7月60例确诊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内科胸腔镜下表现特征。结果 6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镜下主要表现为4种类型:胸膜弥漫性充血水肿、糜烂;粟粒性结节型(多发或散在的小结节型,个别融合成大结节,直径1~2 cm);胸膜肥厚、胸膜腔呈多房改变;纤维苔素沉积及粘连。结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内科胸腔镜下表现形态多样,以结节、弥漫性充血水肿为主,内科胸腔镜检查安全,创伤小,诊断率高,对结核性胸腔积液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一套简便易行的活体神经分离和神经放电记录技术。为进一步研究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呼吸运动神经功能奠定基础。方法10只SD大鼠,350~450g,腹腔麻醉,颈部正中切口,于体视显微镜下分离同侧膈神经及舌下神经,分离并切断双侧迷走神经。用神经记录电极引导神经放电,多导生理仪记录放电,应用分析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分别以臂丛和二腹肌后腹为标记点,可较顺利分离膈神经和舌下神经。记录60S,膈神经放电面积(36.3±3.2)μV.s,峰峰值(42.6±8.30)μV,最大值33.5μV,最小值-19.5μV;舌下神经放电面积(18.7±4.2)μV.S,峰峰值(33.6±9.30)μV,最大值27.9μV,最小值-22.0μV。结论鉴于大鼠神经分离和在体记录技术存在一定手术操作和记录技术的难度,呼吸运动神经功能研究受阻。为此,我们建立了一套简便易行的神经分离和在体神经记录方法,为研究呼吸运动神经放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肺部CT增强对不同大小、密度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调查病理确诊孤立性肺结节患者204例,以病理结果为参考标准,比较CT增强峰值在不同大小、不同密度SPN良恶性分布差异,并探讨其在不同病理类型SPN中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CT增强在实性和/或直径在2~3 cm的SPN鉴别诊断价值较高(OR值分别为5.15,95%CI:2.62~10.14和5.39,95%CI:1.89~15.39),在部分实性、直径≤2的结节中良恶性鉴别能力较差;CT增强峰值是否≥15 HU在不同病理类型SPN中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T增强阳性率随着直径增大及密度变实而逐渐增加。结论 在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中,应参考结节的密度、直径及可能的病理结果,合理选择CT增强扫描。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福鼎市分级诊疗实施状况,分析其运行影响因素,对今后实施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模式提供借鉴。方法收集高血压病、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炎3个病种门诊分级诊疗实施前(2015.10~2016.09)与实施后(2016.10~2017.09)门诊量、住院双向转诊实施3年(2015.10~2017.12)数据,通过访谈了解福鼎市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实施状况、发现的问题,并利用逻辑树进行相关原因分析。结果 3个病种门诊分级诊疗实施前后总门诊量、福鼎市医院职工医保门诊量无明显变化,3个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城乡居民医保门诊量有明显提高;住院双向转诊实施3年,福鼎市医院收治由基层转诊的病例数共202例,呈逐年增长趋势,却无向下及向上转诊病例。分级诊疗落实存在"片面化"、双向转诊执行"单向化"等问题。结论在改变公众就医观念,改善基层医疗条件的同时,需建立"互联网+"信息平台推动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执行的"真实化"与"双向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