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健康体检是筛查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健康体检,可以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发现一些不易察觉的早期疾病,以便及时干预、终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但有不少体检者由于对体检的一些关键环节重视不够,出现种种疏漏,影响体检结果准确性,造成体检后健康指导的偏差,致使体检的目的难以达到.  相似文献   
2.
3.
近年来,我院在医院健康教育工作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多层次、双向互动的全方位立体管理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5.
<正>钾是生命活动必需的电解质之一。低钾血症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最常见的电解紊乱。血钾的正常值为3.5~5.5mmol/L,<3.5mmol/L时为低钾血症,如果血清钾浓度相对较低,可引起消化道症状、心律失常及传异阻  相似文献   
6.
<正>乙型脑炎疫苗的免疫程序为8月龄初次免疫,2岁加强免疫。为了解湖北省十堰市2~13岁健康儿童中流行性乙型脑炎抗体水平状况,2010年5月份在湖北省十堰市城区各学校、幼儿园随机抽查917名2~13岁健康儿童开展了乙型脑炎抗体水平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以湖北省十堰市2所小学、3所幼儿园的2~13岁健康儿童为抽查对象,分为2~7岁、8~13岁2个年龄组,共采集917名儿童血清。儿童免疫接种史来源于接种  相似文献   
7.
重型颅脑损伤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并发症多。气管切开是抢救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急救措施,它能够支持呼吸,改善通气和氧合,帮助患者减轻急性呼吸道阻塞,气管切开是抢救生命的首要措施[1]。但气管切开后易使细菌直接侵入,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及各种并发症发生[2]。我科2007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和急性白血病胞质(Brain and acute leukemia cytoplasmic,BAALC)蛋白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半定量检测BAALC蛋白在58例AML患者(初诊24例、完全缓解28例和复发6例)的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BM-MNCs)的表达水平。15例非恶性血液病患者以及AML细胞系KG1a和HL-60分别作为阴性和阳性对照。结果KG1a和HL-60细胞BAALC均为阳性高表达,非恶性血液病对照者BAALC表达均为阴性。BAALC阳性率在AML初诊组(83.3%)与复发组(100%)均高于完全缓解(CR)组(7.1%)和阴性对照组(0)(P〈0.001);AML初诊组和复发组的BAALC蛋白相对含量明显高于CR组和阴性对照组(P〈0.01),且CR组和阴性对照组之间BAALC表达阳性率和相对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ALC蛋自在AML中表达水平异常增高,提示BAALC可能与AML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实行护理管理记分办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我院护理部于2000年6月在全院实行了《护理管理记分办法》(下称记分办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记分办法涵盖的内容 1.1 劳动纪律。包括迟到、早退、脱岗、串岗、随便换岗等。 1.2 行为规范。包括仪表、仪容、言谈举止等。 1.3 医德医风。包括病人投诉及纠纷等。 1.4 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的落实等。 1.5 护理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的执行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者在静脉采血过程中出现晕针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收集与分析2008-2010年在我科健康体检采血发生晕针158例病例资料.结果:因心理、体质、疼痛及体位因素而导致晕针的137例,因环境、护士言行及操作技术因素而导致晕针的11例,其他因素10例.结论:掌握健康体检静脉采血晕针的常见原因,加强采血前、中、后的护理工作,可降低晕针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