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在ICU严重创伤牵引病人中应用两种不同牵引架进行牵引并对其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6年12月ICU收治的严重复合伤并下肢骨折病人125例病人,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本科研制的自行组装可调式牵引架进行牵引,对照组予布朗式架进行牵引,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牵引后骨折复位情况、舒适度及睡眠质量。[结果]研究组病人骨折复位情况与对照组牵引效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人的舒适度和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自行组装可调式牵引架可以达到有效的牵引效果,并提高病人舒适度及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
邬庆莲 《医学信息》2010,23(17):3219-32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配合纤支镜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治疗吸入性肺炎(AP)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5例AP并AKDS患者分为干预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及纤支镜灌洗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白细胞计数及体温恢复正常、肺部阴影消退及脱机时间、死亡率。结果干预纽氧合指数升高,体温、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及肺部阴影消退时间快(P〈0.05)。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及纤支镜的BAL治疗AP并ARDS患者,促进机体的康复是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对危重型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吸衰竭及气道峰压的影响。方法:将机械通气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观察2组气道峰压、人机对抗及呼吸衰竭纠正时间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平均气道峰压为(41.18±10.66)cmH2O,治疗组为(29.23±9.07)cmH2O;对照组100%出现人机对抗,治疗组仅为40%;对照组呼吸衰竭纠正时间为(6.42±1.73)h,治疗组为(3.31±1.08)h。2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多卡因能解除支气管痉挛,降低气道峰压,减少人机对抗,值得在哮喘机械通气治疗的初期及早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碘伏联合红外线照射与氧化锌软膏治疗阴部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7例阴部湿疹病人,2009年住院患者设为对照组30例,2010年住院患者设为实验组27例,分别给予氧化锌软膏和碘伏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阴部湿疹。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6%,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59%,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碘伏联合红外线照射优于氧化锌软膏治疗阴部湿疹。  相似文献   
5.
邬庆莲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4):219-219
收治行体外循环术后患者218例,男119例,女99例,年龄3个月~75岁。其中室间隔缺损56例,房间隔缺损61例,动脉导管未闭34例,瓣膜置换39例,法洛四联征12例,冠状动脉搭桥16例。体外循环术中采用血流降温至鼻咽温24~28℃(其中14例采用常温体外循环,未行降温),术毕复温至35℃,返回ICU病房采用监护仪肛温探头持续监测体温。  相似文献   
6.
体外循环术后患者体温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邬庆莲 《柳州医学》2008,21(2):111-112
体外循环术后,由于术中机器转流、血液降温与复温、全麻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等原因,极易发生体温不升、发热、反跳性高热等体温异常变化。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们对218例体  相似文献   
7.
8.
舒适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围手术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邬庆莲 《中外医疗》2010,29(31):165-165
目的讨论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对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对97例先天性先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的术前访视及术后体位、沟通、排泄舒适护理干预,有效减少患者术后的疼痛不适和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干预,降低了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诱发性排痰法协助心脏手术后患儿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方法 将98例心脏术后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实验组应用诱发性排痰法,对照组使用常规的经鼻负压吸痰法.对比两组患儿在咳嗽后痰鸣音消失情况、动脉血气分析Pa02、PaCO2数值及术后肺不张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 实验组有效咳嗽排痰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肺不张的发生率为2%,与经鼻负压吸痰法比较,两者Pa02、PaCO2数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诱发性排痰法能有效地协助患者咳嗽排痰,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有效预防阻塞性肺不张发生,提高术后康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呃逆是膈肌的一种短暂痉挛现象,因同时伴有吸气期声门突然关闭,而发出一种短促的特殊声音,俗称"打嗝".术后病人发生的呃逆多为暂时性发作,少部分成为顽固性呃逆.呃逆给病人造成极大痛苦和精神紧张,膈肌和肋间肌痉挛消耗大量能量,加上不能正常进食、营养摄入减少,更使患者能量贮备耗竭.由于影响呼吸易引呼吸性碱中毒,致病情加重.本文将心脏直视手术后出现呃逆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