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应用艾塞那肽注射液(商品名:百泌达)治疗超重及肥胖2型糖尿病,旨在观察其降低血糖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初发超重和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54例,诊断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诊断标准,体质量指数(BMI)≥24 kg/m2,其中男性30例,女性24例,年龄(46±9)岁,BMI(26.3±0.9))kg/m2,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8%~10.2%,糖尿病病程<15 d,均无任何治疗.目前无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发生,均排除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无胰腺炎及胃病史.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迄今尚无理想治疗方法。近年来,我科应用丹参川穹嗪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4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胰岛素无针注射方式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病人104例,采用奇偶数法分为有针注射组52例和无针注射组52例,比较两组病人疼痛及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无针注射组病人的皮下出血率(3.85%)、疼痛率(5.77%)、残留药物率(9.62%)和脂肪增生发生率(0)均明显低于有针注射组(15.38%、28.85%、32.69%、13.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病人运用胰岛素无针注射的方式,可减轻病人疼痛,降低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以减少尿微量白蛋白,被认为是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和早期肾病的首选药物.钙离子拮抗剂(CCB)降压疗效确切,但对糖尿病肾病病人是否有益尚无共识[1],笔者用西尼地平和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伴高血压病病人,以比较二者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在胰岛素日用量大于50 U的2型糖尿病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6年11月-2007年11月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66例,且已用人胰岛素治疗,日用量大于50U,血糖控制仍不迭标,糠化血红蛋白(HbAlc)>9%.加用二甲双胍1 500 mg/d,分3次口服,共治疗12周,同时用1周~2周时间调整,使空腹和三餐后血糖达标,同时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血糖、HbAlc、血脂、胰岛素用量和体重指数(BMI)等指标.结果 加用二甲双胍后血糖、HbAlc、血脂、BMI和胰岛素用量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二甲双胍在日胰岛素用量大于50 U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能明显减轻胰岛素抵抗,减少胰岛素用量,同时能降脂,降低体重,预防大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7.
<正>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因素。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有效降低血糖,缓解高血糖对胰岛β细胞的毒性作用。部分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可获得一段不使用任何降糖药物的缓解期。通过观察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在12周甘精  相似文献   
8.
我院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共收治以精神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糖尿病低血糖患者32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8例,年龄60~78岁,病程0·5~20年。均为2型糖尿病。1·2低血糖的原因:32例均为药物性低血糖。糖尿病用药情况:用胰岛素6例,胰岛素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