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高氧保存液对大鼠供肝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肝脏非循环离体灌注模型,分别以乳酸钠林格氏液和高氧乳酸钠林格氏液对大鼠肝脏低温保存0、1、3、6h,随后进行常温灌注30min,测定灌注流出液氧自由基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肝细胞内Ca^2+浓度;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在同一时段,高氧乳酸钠林格氏液组大鼠肝脏细胞内Ca^2浓度及流出液MDA含量较乳酸钠林格氏组低,而SOD含量较高。光镜、电镜观察两组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也有一定的差别。结论高氧乳酸钠林格氏液对大鼠供肝保护作用优于乳酸钠林格氏液,即高氧保存液对供肝有更好的保存作用。  相似文献   
2.
Roscovitine对增生期肝癌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剂Roscovitine对增生期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SMMC-7721,经过Roscovitine作用后,对SMMC-7721细胞的形态、生长情况、细胞周期时相的分布、凋亡以及CDK2、Caspase-3、bcl-2 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MTT提示:Roscovitine对SMMC-7721细胞的增生有抑制作用,作用效果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并促进细胞的凋亡;流式细胞仪发现G0期、G1期的比例增加,细胞出现凋亡;R-T PCR显示CDK2 mRNA表达水平降低,凋亡相关基因bel-2表达降低,Caspase-3 mRNA水平表达升高.结论 Roscovitine可以抑制增生期肝癌细胞的生长、增生,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诱导细胞的凋亡,凋亡机制与bcl-2、Caspase-3的表达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yclin dependent kinase,CDK)对原发性肝癌(肝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株SMMC-7721分别予浓度为0μmol/L、2μmol/L、4μmol/L、8μmol/L、16μmol/L、32μmol/LCDK抑制剂rosco-vitine干预72h,分别通过倒置显微镜、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流式细胞仪、逆转录PCR法观察SMMC-7721细胞的生长、增殖,细胞周期时相的分布、凋亡以及CDK2、半胱氨酸蛋白酶-3和BCL-2mRNA的表达。结果:予roscovitine干预72h后,光镜下可见随着roscovitine浓度的增加,部分细胞核固缩、胞体折光性减弱、胞浆内可见有颗粒和核碎片形成,其中以32μmol/L组的改变最为明显。四甲基偶氮唑蓝法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roscovitine对细胞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roscovitine对细胞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经roscovitine干预后肝癌细胞G0期、G1期及凋亡细胞的比例增加。逆转录PCR发现,随着roscovitine浓度的增加.CDK2mRNA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mRNA水平降低,半胱氨酸蛋白酶-3mRNA表达升高。结论:CDK表达降低可抑制增殖期肝癌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的凋亡,凋亡机制可能与BCL-2、半胱氨酸蛋白酶.3的表达改变有关。CDK在肝癌细胞增殖及凋亡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肝脏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GJIC)对大鼠体内肝卵圆细胞(HOC)增殖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n=6)、模型组、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PB)组.模型组大鼠按每天20 mg/kg剂量灌喂2-AFF,连续4 d,第5天不灌喂行2/3肝切除,术后次日按每天20 mg/kg剂量继续灌喂5 d (2-AFF/PH);PB组予以0.8 g/L PB饮水7 d,第8天按模型组处理,0.8 g/L PB饮水持续至实验结束.模型组、PB组在术后4 h,4,8,12和16 d随机取6只大鼠检测.采用组织病理技术观察肝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和细胞形态学方法计数HOC;切开标记/染料示踪技术(incision loading/dye transfer,IL/DT)技术确定GJIC:免疫组化及RT-PCR技术检测CX32蛋白及mRNA表达: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及RT-PCR技术分析CX43蛋白及mRNA水平.结果:对照组及模型组和PB组4 h未见HOC增殖.模型组4 d汇管区有HOC增殖反应,8 d HOC增殖达峰值,12 d HOC从汇管区向肝实质内浸润,16 d HOC增殖较12 d减少.与模型组比较PB组4-16 d各时点HOC明显增加(P<0.01);IL/DT显示各时点模型组大鼠肝脏GJIC均低于对照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PB组各时点GJIC进一步降低(P>0.01):模型组、PB组各时点CX32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PB组CX32表达在4 h,12,16 d时点减少(P<0.05),在4,8 d时点表达增多(P<0.05):模型组4 h-16 d时点CX32 mRNA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0.82±0.13,0.33±0.11,0.51±0.13,0.68±0.14,1.12±0.18倍,与模型组比较PB组4 h时点无显著差异(P>0.05),4-16 d时点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4 h-16 d各时点CX43蛋白表达分别为对照组的1.14±0.17,3.87±0.35,5.28±0.48,2.96±0.33,2.12±0.19倍,与模型组比较PB组CX43蛋白4 h上调(P>0.05),4-16 d明显减少(P<0.05).模型组4 h-16 d各时点CX43 mRNA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1.09±0.16,2.82±0.23,5.46±0.58,3.34±0.64.0.91±0.11倍.与模型组比较PB组各时点CX43 mRNA表达上调(P<0.05).结论:改变大鼠2-AAF/PH模型肝脏CX32、CX43的时空表达模式,降低肝脏肝细胞及HOC与其偶联细胞的GJIC,可解除HOC生长抑制,促进HOC的增殖.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大鼠肝卵圆细胞(HOC)增殖模型肝脏缝隙连接蛋白32,43(CX)的表达及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GJIC)的功能,探讨HOC增殖的可能机制.方法: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6),模型组.模型组大鼠按每天20 mg/kg剂量灌喂2-AFF,连续4 d,第5天不灌喂行2/3肝切除,术后次日按每天20 mg/kg剂量继续灌喂5 d(2-AFF/PH).模型组在术后4h,4,8,12和16d随机取6只大鼠检测.采用组织病理技术观察肝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和细胞形态学方法计数HOC;切开标记/染料示踪技术(incision loading/dye transfer,IL/DT)技术确定GJIC;免疫组化及RT-PCR技术检测CX32蛋白及mRNA表达;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及RT-PCR技术分析CX43蛋白及mRNA水平.结果:对照组及模型组4 h未见HOC增殖.模型组4d汇管区有HOC增殖反应,8d HOC增殖达峰值,12d HOC从汇管区向肝实质内浸润,16d HOC增殖减少较12 d减少;IL/DT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各时点(4h,4,8,12和16d)染料扩散距离低于对照组(84.5±3.4,60.6±3.3,108.6±4.2,150.6±2.6,199.6±3.7μm vs 250.0±5.0 um,P<0.01),GJIC功能降低.模型组各时点CX32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4 h下调,4d达低峰(2.85±0.39),8d后逐渐恢复;RT-PCR显示模型组CX32 mRNA在4h开始下降,4d达低峰(0.33±0.11),8 d后逐渐恢复,16 d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CX43蛋白表达在4 h上调(P>0.05)、4-16 d明显升高;RT-PCR显示模型组4h CX43 mRNA上调(P>0.05),4 d表达明显升高,12 d达高峰(5.46±0.58),16 d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Solt-Farber方法成功建立了HOC增殖动物模型;大鼠2-AAF/PH肝脏CX表达呈时空特异性变化,使肝脏GJIC功能抑制.肝脏的GJIC抑制可能启动了HOC增殖.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开腹胰体尾联合脾脏切除术和3D腹腔镜胰体尾联合脾脏切除术治疗胰体尾良恶性肿瘤的围手术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2月已行胰体尾联合脾脏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3D腹腔镜胰体尾联合脾脏切除术组(A组=32例)和开腹胰体尾联合脾脏切除术组(B组=40例)。比较A、B两组术前临床资料、麻醉ASA等级评分、手术相关变量、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住院总费用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手术时间分别为(5.8±0.8)h和(4.2±0.9)h,A组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83,P=0.000);两组病人术中失血量分别为(272.7±72.2)ml和(460.2±259.0)ml,A组病人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55,P=0.000);A组病人术中输血量和麻醉ASA等级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8.8±2.7)d和(15.9±2.6)d,A组显著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07,P=0.000);A组病人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与B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病人住院总费用显著多于B组,分别为(5.97±1.33)万元和(5.08±1.72)万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15,P=2.484)。结论 3D腹腔镜胰体尾联合脾脏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相比,虽住院总费用稍多,但术中输血少、术后恢复快,有助于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是体内引起血液凝固的强有力的启动因子,在止血、组织修复、血栓形成等一系列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人们发现TF能够识别和调控细胞信号转导,促进血管新生、炎症反应,调节细胞黏附和运动,与恶性肿瘤侵袭、转移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将对TF在恶性肿瘤转移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正慢性氟中毒及砷中毒是2种常见的地方性疾病,近年来,已经陆续发现在我国的一些地区氟、砷联合中毒而导致的一些疾病~([1])。相关临床研究证实~([2,3]):氟中毒或者砷中毒均可能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目前,脂质过氧化在脑损伤中的作用尚未完全肯定,尤其是氟、砷联合中毒与其单独元素中毒有何区别,上述两种元素如何相互作用的,均需进一步地进行研究。本研究以临床实验研究的形式,探讨了慢性氟、砷中毒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选择性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抑制剂1400W对缺氧条件培养的人肝癌SMMC-7721细胞株iNO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组分别加入选择性iNOS抑制剂1400W 50(50μmol/L组)、100(100μmol/L组)、200(200μmol/L组)μmol/L的培养液培养;对照组不加选择性iNOS抑制剂1400W培养液培养,缺氧条件下培养24 h后,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NO含量;RT-PCR检测iNOSmRNA和VEGFmRNA水平。结果50μmol/L组、100μmol/L组、200μmol/L组NO含量分别为(28.77±2.1)、(21.63±3.0)、(17.23±2.4)μ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3.68±4.3)μmol/L](P均〈0.01);50μmol/L组、100μmol/L组、200μmol/L iNOSmRNA水平分别为0.212±0.009、0.169±0.012、0.136±0.00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246±0.009(P〈0.05或P〈0.01);50μmol/L组、100μmol/L组、200μmol/L VEGFmRNA水平分别为0.429±0.038、0.309±0.022、0.249±0.01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598±0.040(P〈0.05或P〈0.01)。结论选择性iNOS抑制剂1400W可抑制缺氧条件下培养的人肝癌SMMC-7721细胞株iNOS和VEGF表达。提示选择性iNOS抑制剂1400W对肝癌新生血管的形成具有预防和潜在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甙对大鼠肝卵圆细胞增殖模型肝脏缝隙连接蛋白32、43表达、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功能和肝卵圆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三七总皂甙调节肝卵圆细胞增殖的可能机制。方法:实验于2004-07/2006-02在江西省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健康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体质量150g左右,随机分成对照组(n=6)、模型组(n=38)、三七总皂甙组(n=37)。三七总皂甙注射剂(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惠赠)。②实验方法:模型组大鼠按20mg/(kg·d)剂量灌喂2-乙酰氨基芴,连续4d,第5天不灌喂,行2/3肝切除,术后次日按20mg/(kg·d)剂量继续灌喂5d;三七总皂甙组大鼠按模型组建模时,即第1次2-乙酰氨基芴灌胃前1h予以三七总皂甙25mg/(kg·d)腹腔内注射,并持续实验结束。模型组、三七总皂甙组在术后4h,4d,8d,12d,16d随机取6只大鼠检测。对照组大鼠未作特殊处理,作正常对照。③实验评估:采用组织病理技术观察肝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和细胞形态学方法计数肝卵圆细胞;切开标记/染料示踪技术确定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技术检测缝隙连接蛋白32蛋白及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blot及RT-PCR技术分析CX43蛋白及mRNA水平。结果:肝功能衰竭导致模型组大鼠死亡8只,三七总皂甙组死亡7只,共66只进入结果分析。①大鼠肝卵圆细胞的活化、增殖情况:对照组,模型组和三七总皂甙组4h未见肝卵圆细胞增殖。模型组4d汇管区有肝卵圆细胞增殖反应,8d肝卵圆细胞增殖达峰值,12d肝卵圆细胞从汇管区向肝实质内浸润,16d肝卵圆细胞增殖较12d减少。与模型组比较,三七总皂甙组4,8,16d减少(P<0.05),12d增殖肝卵圆细胞增多(P<0.05)。②大鼠肝脏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的变化:各时点模型组、三七总皂甙组大鼠肝脏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均低于对照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三七总皂甙组各时点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升高(P<0.01)。③大鼠肝脏CX32、CX43蛋白及CX32、CX43mRNA表达:模型组、三七总皂甙组各时点CX32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三七总皂甙组4d表达上调(P>0.05),余时点均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CX32mRNA水平4h~16d各时点均低于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三七总皂甙组4h上调(P>0.05),4~16d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三七总皂甙组CX43蛋白表达上调,模型组4h~16d各时点CX43蛋白均高于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三七总皂甙组在4h下调(P>0.05),4d、8d时点表达下降(P<0.01),12,16d时点升高(P<0.05,P<0.01)。模型组CX43mRNA4h~16d各时点均高于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三七总皂甙组CX43mRNA水平与蛋白趋势一致,呈现表达峰值低、持续时间长的特点。结论:三七总皂甙可使大鼠2-乙酰氨基芴喂食 肝切除术模型肝脏的肝卵圆细胞增殖峰低、滞后、持续时间长,其机制与调节大鼠2-乙酰氨基芴喂食 肝切除术模型肝脏的缝隙连接蛋白时空表达模式改变肝脏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