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正过去几十年,胰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胰腺癌具有高度侵袭性,预后较差,发病率与死亡率基本相当,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最具挑战的恶性肿瘤[1,2]。性别、年龄、吸烟、肥胖、糖尿病可能与胰腺癌发病有关,但确切病因仍不清楚。近来MiR-21在基因调节及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受到广泛的关注,在直肠癌、胃癌、乳腺癌及肺癌报道较多[3-6]。本研究拟选取胰腺导管腺癌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miR-21、Bcl-2、C-myc及PTEN在胰腺导管腺癌癌细胞内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肝胆疾病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活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肝胆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外周血中γ-GT含量以及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外周血γ-GT升高例数均多于对照组,并且呈现出结石性胆囊炎>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慢性乙肝;γ-GT升高组患者CD3+、CD4+、CD4+/CD8+、NK,含量均明显低于γ-GT正常组;CD8+含量明显高于γ-GT正常组.结论 肝胆疾病患者的外周血中γ-GT水平明显升高,且γ-GT水平越高、机体免疫功能越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腹腔镜门奇静脉断流术联合脾切除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巨脾患者的效果。方法 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症合并巨脾患者被分为两组,每组43例,其中对照组行开腹,而观察组实施腹腔镜下门奇静脉断流术联合脾切除术。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80.8±23.1)ml,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86.4±35.7)ml,P<0.05】,术后住院日为(6.0±1.3)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8.6±1.5)d,P<0.05】;观察组术后7 d外周血WBC为(8.9±1.4)×109/L,PLC为(132.0±28.9)×109/L,对照组分别为(7.2±1.8)×109/L,PLC为(125.6±30.3)×109/L,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门静脉直径为(1.2±0.1)cm,血流量为(911.7±261.7)ml/min,对照组分别为(1.2±0.2)cm,血流量为(888.5±191.5)ml/min,均较术前显著缩小或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2%(P<0.05)。结论 腹腔镜下门奇静脉断流术联合脾切除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巨脾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miR-21是调控胰腺导管腺癌潜在基因(PTEN、Bcl-2、c-Myc)的重要靶点及分析miR-21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Real-time PCR及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miR-21、PTEN、Bcl-2和c-Myc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和癌旁胰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用χ2检验分析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miR-21表达与PTEN、Bcl-2和c-Myc表达之间的相关性及miR-21表达与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用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计算累积生存率和Log-rank检验分析胰腺癌组织中miR-21表达与胰腺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关系。结果: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miR-21、Bcl-2、c-Myc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PTEN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miR-21表达与PTEN表达呈负相关,miR-21表达与c-Myc、Bcl-2表达呈正相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21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CA19-9水平、肿瘤位置无关(P>0.05),而与肿瘤的大小、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miR-21高表达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miR-21低表达组患者(P<0.05)。结论:在胰腺导管腺癌中miR-21可作为调控PTEN、Bcl-2和c-Myc的关键靶点;miR-21在胰腺癌组织中明显高表达且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诊断及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胆道镜、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联合在肝外胆道结石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对我院近10年收治的2187例肝外胆道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一镜""、二镜""、三镜"对肝外胆道结石的治疗成功率和并发症率,并比较分析其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引用情况。结果三镜联合治疗的患者其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均高于一镜以及二镜治疗组(P<0.05),但三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引流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镜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一镜和两镜治疗组,同时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一镜和两镜治疗组。结论采用胆道镜、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肝外胆道结石具有疗效好、并发症低以及安全性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