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中,超声诊断甲状腺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55人员进行甲状腺超声诊断,比较彩超后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和恶性甲状腺疾病患者与手术病理诊断符合情况。结果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手术病理诊断为157例,超声诊断符合141例,诊断准确率89.81%;恶性甲状腺疾病患者手术病理诊断甲状腺癌30例,超声诊断符合26例,诊断准确率86.67%。结论超声诊断是健康体检中检查甲状腺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提早诊断出甲状腺疾病,在健康体检中应给予高度重视,保证人们的健康。  相似文献   
2.
阐述气、血、津液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疾病之间的联系,分析相关动物实验、临床病例及疗效结果,表明从气、血、津液三方面论治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疾病具有良好治疗效果。气、血、津液三者生于中焦脾胃,一源三岐,三者相互转化,功能上相互依存。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疾病的发生多与气、血、津液的功能异常有关,而冠状动脉微循环疾病的发生发展离不开气虚、气滞、痰浊、瘀血等因素。从气血津液的角度出发治疗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疾病是脏腑辨证治疗的一种延伸和突破,为临床上治疗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布鲁氏菌是兼性细胞内寄生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可引起布鲁氏菌病,这是一种人兽共患的传染性疾病。固有免疫是保护宿主抵抗细胞内布鲁氏菌感染的首要防御措施,机体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RRs)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如来自病原体布鲁氏菌的非自我DNA)来发挥固有免疫。研究发现在布鲁氏菌感染中发挥作用的DNA受体包括TRL9、AIM2、STING,DNA受体感知布鲁氏菌DNA后通过一系列反应产生细胞因子引起固有免疫反应。本文就布鲁氏菌感染固有免疫通路中STING受体的识别、激活、信号级联以及其在宿主体内调节所发挥作用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动脉疾病,临床上多表现为颈动脉中-内膜增厚或者伴有斑块形成,其中斑块类型多分为稳定性斑块、不稳定性斑块和混合性斑块。不稳定型斑块较为多见,且危害性较大。不稳定性斑块破裂会导致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后果不堪设想。如何安全高效的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当下的一个热点。邵静教授认为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主要病机为脉道痹阻,其病位在脉,与心、肝、脾、肺、肾脏腑功能密切相关。本病多属于本虚标实,虚实夹杂。邵静教授以“补气祛痰,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攻补兼施,在临床使用消溶稳斑方来治疗此类疾病。此方由黄芪、葛根、半夏、水蛭、佛手、郁金、地龙、甘松等药物组成。同时,对于此类疾病的治疗,除了药物以外也要联合心理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等三项方法,从而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文章从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医病因病机分析出发,对消溶稳斑方组方思想进行分析,结合消溶稳斑方已有的现代研究,进行颈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研究,并结合具体病例进行例证治疗,达到补气虚、化瘀血、祛痰浊的目的,血脉通畅,痹症自除。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收入的不断增加,我国在大力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逐渐进行社会主义保障体系的构建,医院作为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医院建设的质量与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保障体系构建,管理体系作为医院的核心构成,其管理能力与管理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医院医疗水平与竞争能力,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类医疗机构的数量不断增加,医院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日益承重的生存与发展压力[1]。为了充分发挥管理体系的作用,改变传统管理模式的不足,我们将精益管理引入到医院的日常管理之中,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增强自身的业务能力,为自身的发展开拓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因此对医院精益管理应用方式的科学探讨就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心脏病(IHD)是由于冠脉循环供血改变引起冠脉血流和心肌需求之间不对等而导致心肌细胞受损的一种多发性疾病。中药活性成分具有来源广泛、成分明确、多靶点的优势。为明确中药活性成分防治IHD病理机制,归纳了中药活性成分在防治IHD研究中几个关键环节(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及其自噬、炎症反应)研究的主要进展,分析了中药活性成分抗心肌细胞损伤和死亡的治疗策略及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对中药活性成分防治IHD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中医药防治IHD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神经型布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属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神经退行性炎症性疾病。最近的研究表明,特洛伊木马机制可能作为布鲁氏菌穿过血脑屏障的机制,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布鲁氏菌会造成神经胶质细胞的感染,受感染的神经胶质细胞会导致血脑屏障的损害和神经元死亡。本文就新近的一些关于布鲁氏菌与血脑屏障和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这些研究可能部分解释了布鲁氏菌感染后神经系统炎症发病的机制,进而对于理解该病的疾病过程和制定更为精确的治疗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布鲁菌病是一种全世界范围广泛流行的人畜共患病,导致动物流产、死胎,引起人体多个系统受累,严重危害畜牧业经济和人类健康。固有免疫是机体免疫防御的先行兵,在抵御病原体入侵机体占据不可忽视的地位。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 TLRs)作为参与固有免疫信号传导的重要成员,在抵御布鲁菌感染发挥重要作用,其中TOLL样受体9(Toll-like receptor 9,TLR9)可以识别布鲁菌未甲基化的胞嘧啶-磷酸-鸟嘌呤二核苷酸基序,不仅激活先天免疫引起转录因子和炎症因子等释放,还参与适应性免疫,诱导Th1型免疫应答,有效清除体内的布鲁菌。本文就布鲁菌病及TLR9在布鲁菌病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9.
目的:针对普通急诊患者候诊等待时间知觉延长造成的主观“看病难”问题进行行为经济学分析并提供建议。 方法:基于行为经济学的前景理论,解释候诊时间知觉延长的作用机制,构建急诊患者整体等待时间体验的分析模型并提出优化策略。结果:急诊流程问题使患者将自己置于损失选择框架中,从而造成候诊时间认知障碍。患者将就医前的状态作为参照点,导致非理性的候诊时间投资。对候诊时间较长事件的概率权重低估,加剧了患者负向情绪,延长了主观候诊时间。 结论:选择框架改变、损益参照点干预及概率权重偏差调整进行急诊患者的候诊认知管理有助于改善患者整体就诊时间评估。  相似文献   
10.
邵静教授认为老年不寐病位在心神,且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由于年老体衰,脏腑精气不足,气血虚衰,或久病络瘀,情志不遂,心神失养,发为失眠。治疗老年不寐应首辨虚实,次分脏腑,以培补为本,祛邪为标,杂合以治,缓缓图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应积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