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钝性扩皮送鞘降低超声引导联合改良赛丁格技术(MST)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并发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30例行PICC置管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生成的随机码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5例.观察组采取钝性扩皮送鞘,对照组采取手术刀片扩皮送鞘.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送鞘成功率、置管成功率,以及穿刺点疼痛、穿刺点渗血与渗液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原发肿瘤来源、穿刺血管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所有患者均成功置管,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5.7%(110/115),对照组为94.8%(109/11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7);观察组一次性送鞘成功率为100.0%(115/115),高于对照组(93.0%,107/11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观察组穿刺术中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置管后穿刺点渗血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观察组患者置管后穿刺点均无渗液发生,对照组4例(3.5%)有少量渗液(P=0.122).结论 采用钝性扩皮送鞘行PICC置管可明显提高一次性送鞘成功率,减轻患者术中疼痛,降低置管后穿刺点渗血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住院患者诊断知情与希望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3月收治于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69例,采用Herth希望量表和自制的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原发性肝癌住院患者希望水平和一般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患者诊断知情与希望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原发性肝癌患者知情组希望总分(38.2±4.6)分,不知情组总分(37.1±3.8)分,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知情组患者较不知情组患者希望水平更高,且患者诊断知情与希望水平呈正相关,患者诊断知情与“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维度相关,与“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采取积极的行动”维度无关。结论 原发性肝癌住院患者对诊断知情,有助于激发患者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从而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  相似文献   
3.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技术在儿童胰胆疾病中广泛应用,我科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3例先天性胰胆管异常患儿,经过有效的术前干预,分别在全麻下行ERCP,术后给予精心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毛月华  赵疃  胡守紫 《护士进修杂志》2020,35(8):679-681,686
目的调查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希望水平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17年10月-2018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390例HBV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HBV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希望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HBV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希望水平得分为(37.91±4.59)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患者的希望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文化程度(95%CI:0.923~1.994,P=0.000)、家庭人均月收入(95%CI:2.030~3.131,P=0.000)是HBV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希望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医护人员应将HBV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希望水平的影响因素作为干预措施的参考依据,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其希望水平,从而更好地提高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5.
赵疃  毛鑫群 《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7):103-105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单纯原发性肝癌(PLC)伴胆道病变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5例PLC伴胆道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围术期的护理方法.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14例患者完成了ERCP和多次TACE的治疗,未出现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经积极抢救和止血治疗后出血症状得到控制.结论:经ERCP联合TACE治疗PLC伴胆道病变患者过程中给予精心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寻找十二指肠乳头开口,在经内镜活检孔通道插入造影导管至胰管或胆管内,注入造影剂的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并发症有:急性胰腺炎、胆道感染出血、消化道穿孔等,而出现腹腔脓肿的情况并不多见。我科于2007年12月7日收治一例ERCP术后消化道穿孔合并腹腔脓肿患者,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住院病人希望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Herth希望量表和自制病人一般情况调查表分别对原发性肝癌住院病人希望水平以及一般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原发性肝癌住院病人总体希望水平得分为(37.99±4.51)分,总分平均分处于中高等水平;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工作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支付方式以及诊断知情与否的病人希望水平不同(P < 0.05~P < 0.01);病人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与希望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 < 0.05~P < 0.01)。结论原发性肝癌住院病人总体希望水平处于中高水平,医护人员应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原发性肝癌病人的希望水平,有助于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cMaster模式家庭治疗在改善中晚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生存质量中的作用。方法便利抽样选择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胆内一科2012年10月1日至2015年5月28日初次诊断为中晚期HCC并行肝动脉栓塞(transarterial embolization,TAE)或栓塞化疗(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的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家庭支持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家庭支持教育基础上,根据McMaster家庭功能模式量表(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AD)评价结果,在入院第2天、第3天对患者及其家属实施McMaster模式家庭治疗,并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检测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以及第4周生存质量状况,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McMaster模式家庭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生存质量各领域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cMaster模式家庭治疗4周后,观察组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均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Master模式家庭治疗有助于改善中晚期HCC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