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临床对照研究,探索重型颅脑损伤伴意识障碍病人在长期留置尿管过程中确切的集尿袋更换的最佳间隔时间,从而降低长期留置尿管病人尿路感染率.方法收集病例,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留置尿管后实验组病例第一次更换集尿袋时间为1周,留置尿管时间超过1周后,更换集尿袋时间改为每周2次;对照组病例每天更换集尿袋一次.与化验室相结合,对两组病例的尿液进行细菌培养,对比两组病例的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的差异.结果在1周内两组病例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χ2=2.29,P>0.05,差异无显著性;10天内尿液培养阳性率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0.50,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集尿袋的更换在初置尿管后一周更换一次,频繁更换集尿袋会造成密闭引流系统的开放,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随着尿管留置时间的延长,集尿袋每周更换两次为宜.  相似文献   
2.
护理临床思维能力是指运用理论、智力和经验对患者存在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和实施护理措施的决策能力[1]。一个医学生从高等医学院校毕业后,只是获得了10%的医学基础知识,其余90%要通过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才能取得[2]。新毕业护士规范化培训是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院校结合模式在高级护理专业学生培养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将2008级高级护理专业中的16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在入学初期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名,对照组护生采取传统教学法教学,观察组实施院校结合模式教学,对两组护生第三学年理论及实践能力、自我能力评价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生第三学年的理论和临床实践技能考评成绩、护生自我能力评价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校结合模式对于高级护理专业护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较传统教学方法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促进压疮愈合的有效方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9月~2013年8月收治的压疮二期以上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正常鼻饲流食,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瑞高作为肠内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压疮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不同时期压疮愈合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能有效的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抵抗力,减低感染,促进压疮愈合。  相似文献   
5.
加强护患沟通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说过:“与人相处的学问,在人类所有的学问中应该是排在前面的,沟通能够带来其他知识不能带来的力量,它是成就一个人的顺风船。”也有专家说:“沟通的素质决定你生命的素质。”由此可见,沟通在人的工作和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作为以人文关怀为核心内容的医疗服务行业,其服务品质的衡量标准是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而满意度的高低,则是由患者及家属在与他们的期望值进行比较后得出的。如何了解和把握患者和家属的期望值,尽可能地使护理服务的实际达到患者的满意,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把患者看成社会人,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认识到心理、社会和情感因素在护理中的作用,广泛开展护患沟通,逐渐建立一种主动合作的新型护患关系,营造和谐的护患环境。  相似文献   
6.
留置尿管病人集尿袋更换时间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临床对照研究,探索重型颅脑损伤伴意识障碍病人在长期留置尿管过程中集尿袋更换的最佳间隔时间,从而降低长期留置尿管病人尿路感染率。方法: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留置尿管后实验组病例第1次更换集尿袋时间为l周,留置尿管时间超过l周后,更换集尿袋时间改为每周2次;对照组每天更换集尿袋1次。对两组病例的尿液进行细菌培养,对比两组病例的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的差异。结果:在l周内两组病例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X2=2.29,P>0.05,差异无显著性;10天内尿液培养阳性率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X2=10.50,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集尿袋的更换在初置尿管后每1周更换1次,频繁更换集尿袋会造成密闭引流系统的开放,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随着尿管留置时间的延长,集尿袋每周更换2次为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管漏尿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40例留置导尿管患者的病历资料,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留置导尿管出现漏尿的常见原因为腹压过大、导尿管引流不通畅、尿道松弛、气囊注水量不够和夹管时间不当。经序贯选用尿管,患者漏尿明显好转。结论:留置导尿管后应密切注意患者的导尿管情况,及早发现和处理漏尿,采取相应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序贯选用导尿管在神经内科留置导尿患者漏尿预防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240例神经内科留置导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选用常规型号导尿管,观察组序贯选用导尿管,比较两组漏尿情况。结果:导尿后第5~11周观察组漏尿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序贯选用导尿管可预防或减少留置导尿患者漏尿,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尿路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教学模式对护生临床综合能力培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大专院校高护专业2个班级16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按班级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8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院校结合教学模式,即在校期间,专业课程由临床"双师型"教师承担,实习后临床教师继续负责所授专业带教计划的制定与落实,比较两组护生临床综合能力及对教学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护生在临床实践能力、表达与沟通能力、自学能力、实践目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校结合教学模式有利于护生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值得推广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百草枯中毒患者救治流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116例百草枯中毒患者应用救治流程进行护理的经验。采用了院前急救、院中抢救室急救、ICU救治、急诊病房护理四位一体的救治流程组合,病死率由原来的64%下降至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