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本文应用回转式粘度计和生化自动分析仪,对40岁以上的医院工作人员的血液粘度、血脂、血糖等指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血粘度增高与血脂、血糖、红细胞聚集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保留或切除输卵管对微创治疗输卵管妊娠患者生育潜能影响,以探寻提高术后妊娠率的方法。方法行微创治疗的15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其中腹腔镜下行输卵管保守术120例(试验组),腹腔镜下行输卵管切除术30例(对照组)。分别测定治疗后的生殖激素水平、卵巢体积及生育结局,比较2组患者生育潜能的不同。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比较,卵泡刺激素( FSH),黄体生成素( LH),雌二醇( E2)的水平均显著升高,而卵巢体积及窦卵泡数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120例,宫内妊娠25例(20.83%),重复异位妊娠37例(30.83%);对照组30例,宫内妊娠14例(46.67%),重复异位妊娠8例(26.67%)。2组宫内妊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2, P <0.01)。结论腹腔镜下保留输卵管比切除输卵管术后宫内妊娠率明显增高,输卵管切除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卵巢储备功能,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宜选择保守性手术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3.
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早期诊断指标及减少误诊与漏诊方法。方法:对分娩前高度怀疑胎盘早剥,而产后得到证实的6 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为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子宫敏感性增高及胎心改变是出现最早、最普遍的现象,发生率分别为96 .77%和93.5 5 % ;动态观察过程中子宫局限性压痛可从无到有,从不明显到明显,最终阳性率达80 .6 5 % ;B超检查阳性率仅为5 3.2 3%。结论:依据早期特征性表现可及早诊断胎盘早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与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375例疑似宫颈癌患者液基细胞学检测和阴道镜检查结果,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阴道镜对低级别病变(CINⅠ)和高级别病变(CINⅡ、CINⅢ、癌变)符合率分别为64.41%和67.44%;液基细胞学检查对低级别病变和高级别病变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3.37%和81.25%;阴道镜对低级别病变诊断符合率高于液基细胞学检查;对高级别病变的诊断,液基细胞学检查符合率高于阴道镜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镜检查和液基细胞学检查各有利弊,两者联合可以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由于盆腔炎发病率及 输卵管手术史上升,异位妊娠发病率亦有上升的趋势。微创  相似文献   
6.
1981年随机选某厂接触氯乙烯的工人19人,建筑工人18人、按常规方法培养人外周血和制备染色体标本,采用BrdU掺入后,33258—Haechst加黑光灯照射处理和Giemsa染色法,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频率的测定.该车间空气中氯乙烯浓度平均26ppm(2.7—151.9ppm).接触氯乙烯工人16个不吸烟者SCE平均为6.43±1.35交换数/细胞,0.14±0.03交换数/条染色体.对照组8名不吸烟者为6.51±2.27交换数/细胞,0.14±0.04交换数/条染色体。接触组与对照组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妇科收治的9例剖宫产术后切口瘢痕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既往有人工流产史者6例,主要表现为停经(88%)及不规则阴道流血(100%),血β-hCG介于1899~35276mIU/mL之间。B超均提示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可能。7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成功,1例患者经腹式手术切除妊娠组织成功,1例患者经阴式手术切除妊娠组织成功。结论血β-hCG水平和B超对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诊断帮助较大,多数可保守治疗获得成功,但需充分备血及做好手术切除子宫的准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早产儿胎盘组织炎症反应程度及其病程进展对早产儿脑室内出血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3月至2009年9月三所医院分娩的493例早产儿临床资料,对其胎盘组织绒毛膜羊膜炎症反应进行分级分期,利用头颅B超、CT和MRI等影像学手段对脑室内出血诊断并分级。结果产妇绒毛膜羊膜炎患病率为30.0%(148/493),早产儿脑室内出血患病率为20.9%(103/493)。在校正了早产儿胎龄、性别、体重、胎膜早破以及分娩方式等因素后,胎盘Ⅱ级和Ⅲ级炎症,以及胎盘Ⅱ期和Ⅲ期炎症分别是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比值比分别为1.33(95%CI:1.02~1.87),2.01(95%CI:1.54~2.73),1.33(95%CI:1.02~1.87)和2.01(95%CI:1.54~2.73)。结论早产儿胎盘绒毛膜羊膜炎组织病理不同分期、分级与早产儿脑室内出血患病风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10.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1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14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患者资料的分析,观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行剖宫产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2年3月至2008年11月14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孕妇、胎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同时选择同期剖宫产无子宫肌瘤患者154例作为对照比较。结果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观察组)的产时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低体重儿发生率高,早产儿增多,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并非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剖宫产时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是可行的。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明显增加了产时并发症的可能性,且剖宫产术中对子宫肌瘤核除术可以改善术后子宫缩复,减少盆腔感染,减少肌瘤患者日后因肌瘤复发而再次手术给病人带来痛苦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